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9-02-19冯臣/文
冯 臣/ 文
不断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保障事业单位良好的运作,还能够促进社会、国家良好发展。而立足于现实层面,对现阶段各地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不难发现该项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资产管理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致使管理作用未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对此,应切实有效地强化资产管理,使之适应于事业单位并且充分发挥作用,保证资产合理配置、使用、存放,最终实现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2015 年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所以,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并且不断强化资产管理。
(一)有利于完善经济制度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常是指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产的总和。作为国有资产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良好的运作与发展,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国家,促进国家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一目的,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产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根据事业单位整体运行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经营需要而科学合理地规划、整合、控制资产,以便实现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1]。又因为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举措,所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近些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加大了对公共财政建设的投入,这就使事业单位资产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事业单位资产能否用到实处,更好地为民为国造福还有待探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事业单位中存在一些素质不高的工作人员,采用非法渠道挪用单位资产,造成资产浪费和流失,如此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资产应用效果。而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统筹事业单位资产并且根据上级的要求而合理分配运用资产,将资产用到实处,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还能够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合理,有效地遏制薪酬混乱的现象,如此也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发展[2]。
(三)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政府已逐步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这一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诸多,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配置资产以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要求。此种情况下,切实有效地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那么管理人员势必能够考虑当前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总体局面,以实现公共财政目标要求为准,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监督资产,以此来使事业单位资产不断增值,为更好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帮助。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政策准绳。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财政资金一旦投入到资产购置成本之中,几乎脱离了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加之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有效地落实资产,最终影响事业单位资产的运用,甚至会被个别工作人员侵占。经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资产管理之所以未能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地实施,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3]。也就是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层并没有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资产使用、存放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制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而导致现阶段所实施的资产管理制度不适用,或者存在漏洞,不能明确管理标准,合理地约束和规范资产管理,致使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不合理地配置和控制资产的使用与存放,这很可能造成事业单位资产损失或者被某些工作人员侵占。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地落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当然,为了真正地做到这一点,需要管理人员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及工作需求合理配置、使用和控制资产。但对现阶段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不难发现部分地区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者并没有树立与时俱进的资产管理理念,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这是管理人员在具体落实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应付心理,甚至认为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要求财务部门在采购大型设备的过程当中,对设备予以验收、调研等,进而配置固定资产[4];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未能遵循资产管理制度,与事业单位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获得资产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最终造成资产账目不实,甚至诱发资产安全风险,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威胁。
(三)资产管理监管不到位
要想使资产管理的作用在事业单位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还应在事业单位内部成立审计机构及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贯彻落实资产工作,对资产配置、使用存放等予以监督和审计,从而保证资产合理运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事业单位良好发展。但在分析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的过程当中,发现诸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管不到位。也就是个别事业单位未在内部建立审计机构及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地落实监督工作和审计工作,未能发现事业单位内存在的违规出售或者超预算采购资产等行为,造成资产浪费;还有个别事业单位领导擅自出售或者报废资产,将公务用车或者办公楼借予他人使用,造成资产流失;还有个别事业单位内审计人员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执行工作的过程当中讲情面,包庇工作人员占用资产的行为等等[5]。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
面对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探究行之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和解决,真正强化资产管理,以便其管理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保证事业单位资产合理配置与运用,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的发展。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的建议是:
(一)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鉴于现阶段诸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有效约束和规范资产管理工作,应在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之际对这一问题予以有效处理。也就是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应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文件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而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之适用于事业单位能够明确管理标准,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资产管理工作,保证资产管理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地落实[6]。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对资产内控制度予以适当地调整,使之包含不相容岗位分离、审批授权、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规范内部控制工作,尤其是资产内控,为实现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而创造条件。
(二)创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理念
鉴于个别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我们应明确资产管理方向,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在强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之际,还应注意创新资产管理理念。也就是组织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层共同学习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技能,使之正确认识资产管理,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在后续的工作当中,能够将资产管理放到桌面上共同探讨交流资产管理问题,制定可行性的资产管理方案。明确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管理人员,以便其能够从责任出发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7]。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资产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应当制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加以考核,对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鼓励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强化管理能力,更加专业化、合理化、有效化地落实资产管理工作。
(三)利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产管理活动
为了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符合事业单位内部运作需求,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应注意利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产管理活动。具体的做法有:(1)岗位设置。对事业单位各部门支持和推进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进而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要求,根据资产管理的需求而合理设置采购岗位、保管岗位等等,并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以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会计核算工作、固定资产保管工作等均能分离开来并有效落实,避免一人负责多岗而贪污受贿。(2)资产采购报废审批方面。为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活动,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应当制定健全的、完善的资产采购、报废申请审批制度,规范资产采购流程和资产报废流程,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该流程来执行工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