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9李廷廷

市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华能外部性会计信息

李廷廷/ 文

十九大报告中的第九部分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不难看出,国家已经将环保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很多高能耗企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对于这些负面信息的企业很少进行对外披露,即使披露也是信息量极少,影响了国家对环保领域的管治。因此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碳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对其关于碳会计方面的信息以及数据通过企业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董事会报告等向外界进行公示。目前国家没有强制性要求企业必须对该信息进行披露,所以在披露上,企业具有完全自主权。在披露方式上,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有两种类型,分为表内信息披露和表外信息披露。表内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碳会计相关数据与传统的财务报表相结合,将碳要素融入财务报表中。表外披露则是指将碳会计信息用文字性的描述进行披露,披露较为简单。

(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不应把营业利润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不仅要创造盈利,也要关注生态环境。该理论强调企业对环境的责任,将低碳减排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企业应为生产而消耗的生态外化环境付出代价,应进行技术改良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来平衡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是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人类的指导性理论,它实际上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协调起来,就转变成了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改为环保生产和理智消费,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上,同样强调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但不同于其他的是,它是一种将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相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社会可持续才是最终目的,只有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能通过价格进行交易。外部性理论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企业追求的目标基本上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排放污染气体,影响生态环境,造成环境的负外部性。这种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只能通过对企业征收相关税费或者给予相关处罚。

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一)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 年6 月30 日,主要经营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华能国际始终秉承“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践行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巩固清洁高效常规能源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新能源,持续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7 年,华能国际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供电煤耗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绩效值持续下降,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作为高能耗企业,企业的碳排放问题依然是环境问题的主因。

(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通过研究分析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可以发现其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华能国际的碳会计信息披露途径不够规范。公司仅在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董事会报告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对碳会计信息进行了披露,而没有将碳会计信息进行单独披露,这样的披露途径是不够规范的。

2.华能国际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较为单一。其披露形式主要是采用表外信息披露,只进行相关的描述性披露,并没有实际的数据统计意义。比如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道:“2017 年,公司全面完成了节能环保责任书年度目标,未发生违反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加强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大环保改造投入力度,公司煤机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实现低氮氧化物启动。部分技术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综合、百万机组及全部主力机型供电煤耗行业对标领先。”但是并没有将碳会计信息融入传统的财务报表中,也没有编制单独的碳会计财务报表或碳会计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单一,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碳会计披露的信息质量较低。比如华能国际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披露道:“华能国际将持续坚持高标准的达标排放原则,严格遵守排污许可条款,确保各类环保设施设备可靠,运行稳定。此外,公司将推进消除烟囱白色烟羽现象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储备,并将进行多方面的深入调研,指导电厂研究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要求,逐步形成既适合电厂消除白羽现象,又节约投资、降低能耗的技术可行性方案。”但是并没有具体数据信息的披露,使人无法准确了解目前减排的具体效果。

三、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企业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低碳经济的势在必行。在企业中推行碳会计信息披露,以此对相关业务加以核算,使碳排放权的相关利益与成本内部化,给排污严重的企业增加财务压力,给注重环保的企业增加经济收益,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碳会计信息的重视,主动参与到国家低碳建设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努力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势在必行。碳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碳会计方面的会计专业人才极度匮乏。而相关专业人才将有助于企业碳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企业应当及时储备并培养相关人才,可以先通过人才引进,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满足工作要求。

(二)规范碳会计信息披露的途径及方式

在碳会计信息披露途径方面,除了通过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进行披露外,应有专门的报表进行披露。设置碳会计报告,有助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对碳会计信息的详细了解,更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上,除了表外披露,企业还应该将碳会计信息进行表内披露,使披露信息具体化、数据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描述性的披露。应将碳会计信息融入财务报表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树立公众形象,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促使企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有用的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首先,企业应加强自我监督,应在企业内部设立碳会计管理部门以及碳会计审计部门,完善自我监督机制。企业作为碳会计信息公示的主体,只有主动进行碳会计信息的不断完善,不断加强碳会计的自我监督,才能确保向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出示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其次,社会方面可以建立严格的审计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例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有自主权选择自己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监督企业的碳会计相关事务。政府方面,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强制性要求企业每年必须接受政府委派的权威机构对碳会计相关事务进行审计,对审计不合格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剖析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问题中可以大概分析出目前我国各上市公司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几乎存在着共通。地球环境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础,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排放,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自觉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积极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领企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华能外部性会计信息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成功临界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关于网络外部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中电工程西北院设计的华能渑池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