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新产业小微企业投融资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9-02-19谢梓钦
谢梓钦/ 文
一、小微企业发展背景
珠三角地区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桥头堡,一直以来具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同时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布局合理,作为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和水路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显著。
(一)小微企业总体现状
小微企业的投融资需求整体呈现出“短、小、频、急、散”的特征,这与金融机构求大求稳的风控理念矛盾。虽然通过建立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试点、推进银企互动、提高授信,组建“增信资金池”,对银行下达硬性指标等服务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助推小微企业经营发展。
但部分小微企业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融资成本过高是小微企业放弃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当然,小微企业自身财务不规范、缺乏担保物或担保人等原因,也是银行不愿意放贷、提高贷款利率的理由。同时,小微企业也没有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的灵活性,多层次进行融资。
在多数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发展规模得不到满足的现在,几乎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扩大、完善企业结构,很少有小微企业愿意向外投资。
(二)相关小微企业政策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征费方面看,财政部于2011 年印发通知,于2012 年起两年内免征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收费及其他收费等共计22 项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税收是我国用来调节、监督经济的重要手段。2014 年4 月9 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为促进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自2014年起两年内将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从6 万元上调至10 万元,而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 万元的小微企业则按其所得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府同样对小微企业通过建立基金进行支持,由于多数小微企业初创时常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中央特别设立基金150亿元分五年进行支持引导。基金的对象主要是各新兴、具民族特色的小微企业。基金的运作将采用“母基金”方式,通过购买小微企业的债券、股票等进行市场化投资的同时与其形成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2014 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继续落实现有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出多项新政策。政府方面,相关部门推动了小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同时精简了小微企业的审批程序,为其扫除障碍。融资方面,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融资服务,同时设立相关基金,扶持小微企业。
二、深圳地区小微企业投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在深圳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型小微企业多以软件信息服务和租赁商业服务为主,相关小微企业从事以上两个行业占据样本量的90%以上,成立的年份多为2014- 2015 年,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深圳政府对于其支持更是广为人知。先天优势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让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其中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的销售额位于100- 300 万之间,而小微企业自身的资产总额则多居于1000- 2000 万元,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小微企业一定的盈利能力与自身资产规模,这与政府政策扶持以及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
(二)小微企业投融资现状
调研的小微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制,且在注册企业时的资金来源以其他企业合资以及自己积累为主。从侧面反映出,小微企业在创立之初,并不偏向选择银行借贷方式。
区别于注册资金来源,当小微企业步入正轨时,企业愿意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民间融资和P2P 借贷依旧占比较大。其中多数小微企业更是持比较态度,视民间融资与银行融资的金额和利率等贷款条件而定。
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相比,小微企业的投资现状更显艰难。调研发现,多数小微企业因为自身实力、外部政策、融资状况等原因拒绝对外投资,将融资、盈利所获资金尽数用于自我规模扩张,只有少数小微企业愿意对外投资。
三、小微企业投融资现状成因分析
(一)融资层面
从企业本身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具有产业效益不够稳定,业绩难以衡量,缺乏担保制度等特点,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并不是很好的投资选择。此外,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存在管理上的制度缺陷,并且不具备完善的财务制度,银行等金融贷款机构对于这部分企业很难全面清楚地掌握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准确了解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加上企业自身融资规模不大,单次从银行处获取的贷款数额较小,进而使其贷款频率与次数增多,增加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的工作量。
贷款分为两种:强担保和纯信用。强担保,要求小微企业抵押房产、由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或者由优质关联公司、控股股东为其担保。而纯信用不需要企业提供任何担保,或仅需法人代表、股东担保。贷款方式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条件,导致小微企业必须要有较为强力的担保制度。
从投融资市场来看,虽然其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规模不大,无法进行大规模资本运作问题,不利于投融资体系的健全。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银行贷款融资和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其中银行放贷审查严格,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市场利率。而民间融资利率的实际年化利率更是高达20%- 40%,远高于6%- 7%的主流利率。当小微企业无法在银行获得贷款,又急需资金周转时,不得不选择进行民间融资的高利率资本。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的融资失败率高、融资成本高。
政府提供的融资服务虽然从小微企业贷款等角度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依旧存在政策上的局限。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融资市场,离不开资本市场作为支撑和平台,我国在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等金融场所内,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缺失,使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的价值。
结合深圳地区高新产业小微企业的状况来看,多数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信息缺失严重,财务制度缺乏标准等问题,使得小微企业通过后续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难度加大。
同时,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政策得不到充分落实。最新的政策补贴或资金资助等很难及时传达给企业,使企业无法享有政府提供的融资服务。
(二)投资层面
自身实力不足且缺乏投资理念,大多数小微企业在获得融资或盈利之后均会将资金用于扩大自身产业规模,鲜少选择投资其余项目。小微企业可能由于自身经营决策失误或者其仍处于发展期,自身的资金链仅够维持企业日常运营,企业实力不足,加之行业需要开拓或者竞争激烈,企业资金回笼过慢,管理层并无太多的投资意向。
深圳地区的高新产业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创业气氛良好,如若企业选择的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势必行业内竞争激烈,不得不将资金投入自身项目,转而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如若进入的是一个新兴行业,企业决策者也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自身,借此来开拓市场,抢占先机。换言之,多数企业的投资理念还是选择对内投资,缺乏对外投资的理念。
另外,从金融服务体系的角度来看,虽然深圳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战略意义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但对高新产业小微企业来说,其外部的投资选择及环境并不是特别出色。国家保障小微企业的投资政策扶持缺乏、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投资风险较高、可供投资项目难以把握、资金链约束等原因,使得小微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需步步谨慎。
此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在外部环境上给予企业更多的发展压力,使得小微企业对外投资变得难上加难。而企业自身业务也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背景下,更多地应该考虑如何解决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
四、加强高新小微企业投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推动与引导作用,创造有利于高新产业型小微企业生存的金融市场,确保小微企业“有款可贷”,拓展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
此外,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的有效性;充分借助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金加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及时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改善小微企业后期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应当只关注小微企业的起步阶段,更应该在小微企业的后期发展中提供实质性支持。政府可以建立有关高新产业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以解决小微企业创始之初的融资问题以及后期对于投资项目的咨询服务,对需要扶持的银行实行贴息或者低息贷款,提高小微企业投融资的服务质量。
(三)完善小微企业担保制度和信用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在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纯信用贷款并不能让小微企业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而高新产业型小微企业缺乏足够的担保物。政府部门应当从根源问题出发,可尝试由相关主体与企业共同出资建立融资担保机构,或是由政府出面成立相关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并出台相应的体系政策,确保银行与担保机构在风险上立场一致。
(四)规范小微企业自身财务信息制度
财务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而目前的小微企业多半存在会计信息真实性有待考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杂乱、企业纳税信息缺乏标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小微企业缺乏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企业而言,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和会计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负责人定期抽检企业对内财务报表,确保明确分工、权责明晰。只有给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提供正确透明的财务信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才愿意提供资金。
在政府层面,应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组织小微企业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借助银企对接平台,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息公开力度。适当定期组织专业财务人员在小微企业进行实地指导,规范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理念,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