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介入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2019-02-19陈滨
陈 滨
(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冠心病是多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医学名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使动脉血管腔变窄甚至阻塞,进一步造成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或坏死,引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临床病症,一旦发病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后果难以预估。临床治疗冠心病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药物治疗只能稳定病变斑块,控制症状发展,想要彻底根治则需手术介入扩张变窄血管或搭桥,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本质相同。本文36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研究介入护理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7例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择期手术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排除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对碘、造影剂及试验药物过敏患者;排除无法耐受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男性265例、女性102例,年龄范围43-88岁,平均(62.5±4.5)岁;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前降支病变患者256例,前降支联合后降支病变患者21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手术方案,141例患者置入1个支架,102例患者置入2个支架,124例患者置入3个支架。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支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完善超声心动图、生化、X片、三大常规和凝血指标等检查。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先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基础上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推送球囊到达冠状动脉狭窄处,通过压力泵加压使球囊充分扩张,挤压病变斑块并解除狭窄,从而打开血管[1];后采用特殊导管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处,释放需置入的支架,置入后取出球囊和导管,完成手术。
1.2.2 介入护理 (1)心理护理:接受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普遍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术前由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手术目的、意义、操作流程可引导患者正确认识手术,了解手术优点和注意事项,同时还可消除患者家属的顾虑。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耐心和亲切,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压力等,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建立治疗信心,促进医患配合。
(2)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各项手术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术前检查注意事项,并陪同患者完成三大常规、超声心动图、生化、凝血功能等检查项目;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吸氧监护,准备手术介入器材、抢救药物和相关仪器等;术前用药指导,患者应在术前4-6h口服阿司匹林(300mg)或氯吡格雷(300mg)以避免形成支架血栓[2];术前完成碘和其他药物过敏试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叮嘱注意事项,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便,术前1d完成双侧腹股沟备皮准备并做清洁,术前6h禁食禁水且排空膀胱,以避免患者术中紧张[3]。
(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全程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包括血压、心电、体温等;积极配合完成消毒、穿刺和插管工作;手术时询问患者是否心慌、胸闷、胸痛等,对症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4)术后护理:①手术完成后患者应心电监护24h,护理人员持续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足背动脉减弱情况,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判断是否出现血栓。②加强巡房,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有无感染和渗血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冠状动脉痉挛现象,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沟通交流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4]。③术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注射液(4100IU),并口服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1次/d。观察有无皮下淤血、消化道出血、血尿及皮肤血肿等现象。患者术后24-48h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说话,平卧位禁止抬头,穿刺部位则使用桡动脉压迫器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不要移动或弯曲穿刺侧肢体以免出血[5]。④预防并发症护理,术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以及是否出血,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可导致血液回心减少引发低血压,应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并嘱患者及时进食避免低血压,避免血容量不足时使用血管扩张剂;观察患者腹股沟部位,及时处理出血或血肿等情况,观察记录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以预防假性动脉瘤,如有腹膜后出血现象立即采取措施,使用止血药代替抗凝药物,如颅内有出血现象则还需脱水治疗;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支架血栓,主要受患者情绪起伏、抗凝不当等因素影响,术后2周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予以疏导,避免紧张情绪刺激形成支架血栓。⑤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其他注意事项,如戒烟戒酒,避免情绪波动,术后30min即可食用易消化、低胆固醇、低盐类食物,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术后4h尿量应达到800ml,6-8h饮水1500-2000ml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出。依据患者恢复情况48h后可坐起,72h后若恢复良好则可下床适量活动,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并按时复查。
1.3 评价指标
术后统计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恢复情况,是否发生突发性心脏疾病。
2 结果
本研究中36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在全面精心的介入护理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统计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失败病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低血压、支架血栓、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无患者再次突发心脏疾病,恢复情况理想,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良好。
3 讨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机械性介入手段,通过微创介入,在冠状动脉造影条件下,将支架永久性的置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处,利用球囊扩张释放或者膨胀方式以支撑血管壁,保持患者冠状动脉管腔扩张开放,达到治疗血管闭塞预防心肌梗死的目的[6]。支架介入治疗血管闭塞具有一定安全性,但内支架置入术仍存在高难度和高风险,手术的成功依赖于手术医师的熟练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人员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术前准备、指导和术中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关键作用,对术后患者恢复意义重大[7]。医护人员的全面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中采取精心介入护理方法,全程重视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呵护的同时给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全面护理和指导。术前通过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流程、治疗意义等内容帮助患者科学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缓解术前紧张;护理人员指导并陪伴患者完成术前各项必要检查内容,仔细记录,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可以促进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术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手术,监控患者生命体征,辅助消毒、穿刺、插管等工作;手术中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感受和需求,利于患者放松心情,并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术后24h患者仍处于高危期,护理工作不容忽视,应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血压、情绪等变化,查看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若有出血或低血压要及时对症治疗;术后护理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低血压、术后感染、支架血栓都是容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加以护理,严格控制术后抗凝用药、抗血小板用药等;术后注意事项要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和交待,避免意外风险。结果表明,367例接受内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在精心的介入护理下均成功完成手术,并且在后期6个月随访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突发性心脏病发生,患者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全面精心的介入护理应用于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手术成功率高且具有一定安全性,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突发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