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概念
2019-02-19史少毅
史少毅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马克思恩格斯是 “统一战线”思想的创始人。恩格斯最早于 《唯理论和虔诚主义》中,针对封建主义宗教势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矛盾,提出了“统一战线”[1]概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移,马克思恩格斯将 “统一战线”的思想运用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这一思想由此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自身团结、争取同盟军,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最终消灭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中。作为具体斗争的理论指导与战略选择,“统一战线”思想则多以“联合”与 “同盟”的形式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是无产阶级团结多数力量,夺取政权的理论,而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则是其最重要的统战对象。当前,学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路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中的联盟包含无产阶级自身队伍的联合和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联合双重特征[2]。关于联盟的议题,谭元敏则关注到了统战中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3]。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论框架依然不够成熟,相关概念的阐述也并不明确。例如,关于统战对象的问题,大部分研究都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农民等联合的 “必要性”问题,但是并未就其联合的 “可能性”和联合的 “策略性”问题作深入阐释。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统一战线研究,尤其是涉及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的问题,虽然多以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作为其理论原点,却并未把握小资产阶级、农民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中的差异,这就直接造成统一战线概念使用的混乱。因此,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相关概念研究,有必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及其历史情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马克斯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中关于统战对象及其统战策略提出的内在理路和现实基础,避免统战理论研究脱离实际。
一、无产阶级的任务、困境与选择
什么是无产阶级?按照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注释的定义:“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4]400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中,他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分化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资产阶级借助大工业推动的世界市场发展,“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4]402。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从 “被压迫的等级”,到能 “同贵族抗衡的势力”,再到成为统治阶级的过程。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另一面一同产生并被资产阶级利用着与他的敌人,即 “封建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者和小资产者”进行斗争,成为炮灰。胜利的果实也不断被资产阶级劫取。然而,随着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的利益进一步趋向一致,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越来越呈现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因此工人阶级能够结成同盟。无产者们通过越来越强大的政党组织成为自为的阶级。由此无产阶级开始有了属于自己阶级的革命性。
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但他们没有财产。更进一步的是,无产阶级在各国遭受的压迫都是一样的,从这一点上说,无产者也失去了民族性。由此,无产阶级成为了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目标是要消灭一切私人保障体系,因为现有的私人保障体系是为资产阶级而设立。无产者没有财产,他们的目标是要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这就需要无产阶级首先获得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通过消灭人对人的剥削,从而消灭国家对国家的剥削。“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4]422
在共产主义社会新的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理想社会十分美好,如何跨出第一步,使无产阶级赢得革命,获得统治地位却是无产阶级在现实斗争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当工人没有被他们认同的目标联合起来时,他们依然处于竞争关系之中。竞争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因而很容易被资产阶级分化与控制。共产党应运而生,他们的目的就是要 “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4]423。他们呼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435即是首先从无产阶级内部团结开始。然而,阶级斗争说到底也是社会力量之间的较量,最后得胜的一方一定是力量大的一方。因此共产党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4]435。这也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的最初来源,而其统战的对象则是占社会大多数的两个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
二、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构成大量的是小资产阶级,有时也叫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从起源上来看,小资产阶级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支撑,随着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小资产阶级也投身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中,成为其中复杂构成之一。因此,小资产阶级也成为了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
(一)联合小资产阶级何以成为可能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小资产阶级生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国家 (如法国)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与在刚开始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 (德国)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两者的实践意义差别巨大。马克思恩格斯具体分析了这两类小资产阶级生存状态[4]425-429:
其一是在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获得统治地位的国家 (如法国)。在这里,小资产阶级是中世纪的城关市民和小农演变而来的。在与大工业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基本没有优势,地位也不稳定,并常常被抛到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因此,他们会替工人发声,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然而他们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封建社会的行会或宗法经济,既是反动,也是空想。同时,他们的阶级性格中并没有彻底的革命性,因此也会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中消失。但是不管如何,马克思恩格斯还是赞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社会弊病的揭露的。因此,对这一社会制度下小资产阶级的统战也成为了可能。
其二是在刚开始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 (如德国)。如果说法国的小资产阶级还依稀尚存对资产阶级批判的先进性,那么德国的小资产阶级则是彻底的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反动。此时 “真正的”社会主义成为了封建势力对付德国资产阶级的武器。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小资产阶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大工业资产阶级形成本质矛盾,一些小资产阶级也难逃被无产阶级化的命运。但是,工业资本主义在消灭小资产阶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间接促成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扩大。因此,对这一社会制度下小资产阶级的统战也成为了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对刚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熟的国家中小资产阶级联合可能性的分析,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联合小资产阶级的统战理论铺平了道路。
(二)联合小资产阶级的策略选择
小资产阶级始终不具有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他们在政治上摇摆软弱,随时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敌人。这是1848年以来小资产阶级利用无产阶级参与革命,又攫取革命成果所印证的,也是小资产阶级自身阶级特性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恩格斯提出了联合小资产阶级的原则,即 “工人政党必须尽量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5]554。在这个基础上,联合小资产阶级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disaster weather warning based on improved TITAN algorithm of Doppler weather radar
1.组织的独立性与武装的必要性
小资产阶级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会提出与无产阶级共同组党。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坚决反对。因为这种小资产阶级组党的行为,会严重损害无产阶级的自身利益。如何理解?当两者在面对资产阶级共同压迫的时候,存在着共同的敌人,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因此,两者可以取得暂时的合作。一旦需要流血斗争的时候,无产阶级因其彻底的革命性可以不怕牺牲以争取胜利,而小资产阶级却因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退缩不前,不愿给无产阶级提供支援,以保证损失最低化。而一旦斗争成功,他们又会催促工人继续回到劳动岗位,由他们自己享受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长期斗争中获得的独立地位不复存在,“重又沦为正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附庸”。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降低自己的地位,去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谋求在正式的民主派旁边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并且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工人协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问题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5]558。在预计到资产阶级民主派即将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攫取革命果实的情况下,唯一能够的解决方法是立即对无产阶级进行武装。只有这样才能 “逼迫他们接受一些条件,使得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统治一开始就种下覆灭的根苗,使他们的统治在以后很容易就被无产阶级的统治排挤掉”[5]559。
2.斗争的持续性与谈判的机动性
在冲突期间和斗争刚结束的时候,工人阶级应当设法保持革命的热潮,可以通过某些 “过火”的行为,扩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防止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弱化,甚至被掩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也不应放弃随时向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自己的要求,并通过武力迫使新的执政者做出保证。无产阶级在面对革命的每一次小胜利时都应保持时刻清醒,以自我成立 “工人政府”的形式,使得资产阶级民主派丧失工人的支持,也使其政府置于工人阶级的监督和威胁中。“从胜利的最初一瞬间起,工人的不信任态度就不必再针对已被打倒的反动党派,而是必须针对自己从前的同盟者,即针对那个想要独吞共同胜利的果实的党。”[5]560而一旦新政权巩固,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就会开始反对工人的斗争。此时工人阶级就要组织起来,参与到国民代表会议中,要使得 “工人的要求到处都必须针对民主派的让步和措施来决定”[5]564。
三、无产阶级与农民
农民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德两国。农民是法德两国最庞大的社会组成部分。然而数量的庞大并不代表其作为阶级的力量强大,农民需要被作为阶级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另一方面,革命的实践一再证明,一旦农民被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蛊惑、组织、利用起来,就会严重阻碍无产阶级革命。因此,农民必须成为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联合农民也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一环。
(一) 联合农民何以成为可能
恩格斯重点分析了法德农民问题。他将法德农民分为大农、中农、小农和农业短工,并认为其中能够与之进行联合的只有小农和农业短工。
在恩格斯的分析中,小农包含了仍然处于农奴状态的封建农民,也有被地租支配的佃农,更有被高利贷压垮的自耕农[6]29-30。小农虽然看起来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但实际上却与城市工人一样不自由。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小农自给自足,传统的生产与生活资料足以适应这种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而与外界交往的对象也仅限于与农业相适应的传统手工业之间的自然交往。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农民虽然看似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和一定的保障,然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又最终会使得小农落后的生产力消亡。农民除了维持原本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外,也被卷入了货币经济体系中。围绕土地衍生出的各种消费无法与土地所能带来的生产收益相适应,于是小农开始负债累累,其生产方式也逐渐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淘汰,小农将成为 “未来的无产者”[7]358-359。因此,小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
2.农业短工
农业短工也就是农业无产阶级。他们是中农、大农剥削的对象。对于农业无产阶级如何产生,恩格斯以纺纱机为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在传统农村,农业家庭以土地耕种作为生活及主要经济来源。当新兴的织造技术进入农村后,农民因其相对高额的工资而逐渐放弃土地耕种,其工作方式从农耕转变为农耕兼营纺织,再转变为纺织兼营农耕。土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闲置,佃农则开始租用成片土地。大租佃者因规模化种植,使得农业产品相较于传统自耕农的产品也更具有价格优势,这又进一步加速了纺织兼营农耕者最终放弃了土地。他们或是买一部织机,或是直接到佃农处成为短工,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形成实质分离,最终沦为农业无产阶级[8]。因此,农业短工就成了无产阶级的 “天然同盟者”[6]30。
毫无疑问,恩格斯肯定了农民,尤其是小农和农业短工的潜在力量。他认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走向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一股力量”[7]355-356。
(二)联合农民的策略选择
通过恩格斯的分析不难发现,农民经济地位与受教育程度的低下使其最终难以避免沦落为农业无产阶级,本质上是源于其生产力的落后。而代表着这一落后生产力的小农也必将在未来消亡。然而,如何与一个注定消亡而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具有重要政治能量的阶级联合,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的关键部分。
1.农业合作化
农民之所以将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消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个体经济形式无法适应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在恩格斯看来,唯一能够让小农和农业短工不成为资本家剥削对象的方法,就是要使得农民 “为了他们自己的共同利益自己进行大规模经营”[7]371,即合作化。在对农民进行分层的基础上,恩格斯的农民合作化方案也根据不同阶层农民而有所区别。针对小农,恩格斯提出 “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7]370。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需要将小农通过非暴力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小农进行自觉的集体化生产,形成与资本主义大生产相抗衡的优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立刻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淘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可能会因为合作社提供保障而牺牲一些社会资金,但长远来看,这项工作使得无产阶级避免了在小农遭受更多损失之后再来进行改造的花费。对于大农和中农,恩格斯也建议要把各个农户联合成合作社。然而,这里的合作化并不首先保护大农、中农的利益,而是要维护被他们剥削的雇佣工的利益。对于那些大土地占有者则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进行剥夺,至于剥夺的方式则需视政权掌握情况与大地主占有者的情况而定[7]374-375。
2.教育农民,批判小农思想
农民这一阶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视角中,始终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对象,同时又具有先进和保守的双重特性,归根到底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小农思想的共同作用。在封建专制时代,“压在农民头上的是整个社会阶层”[9],因此他们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一起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制度,保障了自己自由的土地,此时的农民是先进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农民的生产力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并逐渐被大工业生产所淘汰。此时的农民开始趋于保守,自耕自作的小农思想又开始涌动。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一块块被分割后的土地才使得他们越来越贫穷。他们期待有一股新的力量能够依旧让他们保持已经得手的小块土地。而他们选择的这个新力量却是旧社会的代表路易·波拿巴。历史也证明,农民不过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斗争的牺牲品。农民阶级之所以会被资产阶级利用,就是因为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阶级具有的 “潜在力量”。他们为了利用这股力量,故意使其教育贫瘠,知识落后,好让其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下继续为统治阶级所左右,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阻碍。因此,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随时教育农民,尤其是要批判小农思想,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处境在资本主义还统治着的时候是绝对没有希望的,要保全他们那样的小块土地所有制是绝对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手推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7]372。在联合农民的过程中,应当对于农民想要维持落后生产方式的小农思想保持警惕。通过党的教育,让他们放弃对于统治阶级的幻想。唯一能够使其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摆脱被牺牲命运的方式,就是要自我组织起来,摆脱割裂的土地带来的地理和心理的隔阂,组成合作社,形成真正的联合,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者。
四、结论
统一战线及革命的联合与同盟思想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的始终。无产阶级能否成功夺取政权首先需要体现在其能否团结大多数的民众、代表社会大多数的利益。因此,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自然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中的两个重要对象。从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的视角分析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联合的可能性以及策略选择,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原点,更有助于从根本上厘清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对于统一战线思想丰富与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