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2019-02-19石奋齐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边疆民族共同体

石奋齐 唐 倩

(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830054)

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文化的传播以及境外敌对势力向我国边疆地区输入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致使青年人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被解构的风险。加上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围绕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工作者,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1]这为开展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深刻阐明了民族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下简称为 “三个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引领新时代边疆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着 “三个意识”教育,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中探索实践路径,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解析

(一)构建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增强归属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国家意识就是每个人对本国以及一以贯之传承的文化的归属,对本国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的认同,是根植于对国家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意识形态。由于交通的便捷化和互联网的发达,人们与外界的交流接触日益频繁,获取信息迅速多样。西方敌对势力并没有放弃利用民族情感、宗教信仰等手段,削弱中国各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利用各边疆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边疆民族地区与内陆和沿海地区存在的差距,有意误导各边疆民族产生错误的民族观念,制造民族矛盾,对构建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祖国边疆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存在着较多的跨界民族,如果不加强国家认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构建,努力夯实国家认同的共同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必将成为构建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培育的巨大阻力。在这一背景下开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教育,对凝聚国家力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边疆地区各民族国家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显以公民身份为核心的公民意识,反对狭隘的民族意识

各民族人民是国家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享祖国各项发展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共同促进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国家要保证公民身份的平等和公民权利实现机会的均等,另一方面要求各民族成员加强公民间的相互联系和信任,遵从国家同利规则,抛弃 “民族本位”主义和 “民族至上”主义的狭隘观念。要关注由此产生的民族意识强化而公民意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边疆地区民族高校教育的实践中,要积极培育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主体人格意识;要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要在互惠合作、自我管理基础上建立公民之间的平等协作关系;要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享有平等权利的同时共同承担国家责任,成为优秀的中国公民。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民族的团结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各少数民族在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不仅创造了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习俗,而且因长期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早已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边疆地区艰苦的建设时期,各民族同胞携手并进、团结奋斗,共同建立了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和血肉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同休戚、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尊重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各族人民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继往开来与伟大复兴提供共同的价值基础与力量的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各民族自身利益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存亡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各民族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平等互助、和谐稳定的民族大家庭意识,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同胞。我国作为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积极培育边疆地区各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有效增进国家力量,让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团结。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各国在各个领域高度合作的帷幕下也在暗暗竞争。在当今世界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各国都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提升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凝聚力,尤其是在边疆地区,各国利用边疆民族朴素的情感拉拢人。因此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教育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作为边疆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努力应对和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

(一)西方文化入侵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带来影响

自从全球一体化发展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自信,甚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误用西方的 “官方知识”概念解释 “国家知识”[2]。我国的民族教育本身是为了增进各个民族加深祖国认同,却因为错用外来文化,破坏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成为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国家意识培育的阻力。

(二)分裂势力歪曲历史,弱化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目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道德领域形势复杂,这为妄图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拉拢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并支持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境外分裂势力提供了机会。他们为了达到自己政治目的,利用民族同胞对本民族的认同,人为挑起民族间的仇恨。一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危害,造成民族间的不信任,民族团结教育面临困境,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教育工作极其不利。由于我国当前对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史的研究比较欠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很难发力,我们急需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

(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解构危机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改革大发展阶段,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解构的风险。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借助 “言论自由”对历史妄加评论,在形而上的主观臆想下,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虚无、否定和歪曲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习近平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3]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极为不利。其次,一些民族群体中存在的 “相对剥夺感”心理解构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谓 “相对剥夺感”,是指当某人或某群体将其自身处境与其参照人或群体相比发现自己处于劣势,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因是与参照人或群体相比较,所以这种剥夺感是相对的[4]。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四十多年里,地区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经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以及不同民族对不同文化的接受程度的差异。最终这种现象造成了民族间的 “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现代的传媒手段和技术,相对剥夺心理会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集体中放大,这极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三、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具体实施路径分析

(一)创新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新形式

结合边疆地区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加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让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伟大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个人利益与狭隘的民族利益对国家对自身都是毫无益处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缺乏在理论中对西方渗透性思潮进行批判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要针对教育客体的行为习惯,制定一套全新的国家意识培育模式,利用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力巨大,我们要借助新媒体的端口,将国家意识培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接受国家认同,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国家意识培育环节。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社会机构联合,让大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锻炼与学习,从而强化国家意识。

(二)通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德国历史学家梅涅克说过:与民族的政治忠诚、政治效忠为特征的 “政治民族”相比,民族对文化的忠诚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因为,“政治民族只能属于一个主权国家,而文化民族则可能是主权民族国家之下的次群体,甚至可能是分布在不同国家甚至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之中”[5]。公民意识不能只用宪法的条例来规范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汉语薄弱的问题,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认识及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在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实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在2020年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因此,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高校除了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预科学习之外,还应该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辅导课程,通过开展汉语歌手大赛,汉语演讲比赛等形式,在大学校园营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让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通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较好的掌握,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进而能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有较全面的认识,提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认同,从而能够廓清思想意识领域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新疆的历史文化,识破社会上的错误思想并予以正本清源。

(三)用历史认同感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卫国史,应该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卫国史来培育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从实行改革开放到现在的新时代,是一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应该用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复兴史培育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以新疆为例,面对三期叠加的形势,“《纪要》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6]。在边疆地区高校,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纪要》,对学生树立正确的 “五观”,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结合新疆的历史和现实,在科学理性认知基础上对民族理论工作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巩固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文化的传播以及境外敌对势力向我国边疆地区输入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三个意识”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 “黏合剂”,是开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注重通过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形成各族人民共筑民族团结之鼎的内在驱动力,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边疆民族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科学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研究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