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本土理论,拓宽艺术实践
——殷学明《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评介
2019-02-19卢军
卢 军
( 聊城大学 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聊城大学殷学明教授的专著《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于2018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本土化”的视野,在对中国古典艺术思想和观念细致考察、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运作机制、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及其实践价值等诸多艺术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国当下艺术再生产、再经典的类型、特征和规律。本书的出版将对当下中国“本土化”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艺术实践的拓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毋庸置疑,一部无愧于读者的优秀著作要么“接前人未了之绪”,要么“开后人未启之端”。很显然,《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力图能兼顾二者,注重研究的独立意识与独创精神。具体来说,在艺术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在艺术实践上,则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看,该书立足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本事艺术资源的全面梳理和整合转换,创造性地提出了极具本土性、现代性的本事迁移理论。在作者看来,本事迁移理论是基于当下中国艺术创作的现实,并依据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诗学理论等诸多古代的思想资源而建构一种本土化艺术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中的再创作、再生产与本事迁移的内在运作关系。无疑,本事迁移理论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现代转化的理论,又是中国艺术再生产的艺术理论。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事迁移理论是杨春忠教授最早命名。该书作者在杨春忠教授本事迁移理论构想的基础上,做了具体构建工作。不仅对该理论的哲学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背景做了深入考察,而且还提出了本事迁移理论发生论、生产论、通变论、方法论和批评论五部分体系建构的具体框架。可以说,本书在当代中国“本土化”艺术理论的话语体系建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该书紧紧围绕当下艺术再生产的现实,对当下艺术创作、批评以及再经典的诸多艺术问题做了深刻地回答,体现出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与把控力。该书作者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艺术存在方式,同时一时代也有一时代的艺术创作方式。如果说古典艺术崇尚高雅、首创是艺术创造,现代艺术导向消费、制造是艺术生产的话,那么后现代艺术追求类像、互文则是艺术再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艺术生产的方式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艺术生产似乎也变成了“古典形式”即艺术生产者从艺术发现到艺术加工再到艺术成品的创作方式已成为历史,而从艺术成品到艺术成品的互文性创作即艺术再生产方式悄然成为时代的主流。可以说,本书在对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尤其是艺术再生产等当下艺术实践的拓展研究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价值。
二
众所周知,凡著书立说不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纵观全书,该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本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该书认为,中国艺术理论尤其是诗学理论的现代转换形成了两条相对明晰的路向:一是围绕着缘情重塑中国艺术理论;二是引入叙事再造中国艺术理论。沿着这两条道路,中国艺术理论逐渐形成了缘情理论和叙事理论。然而随着中国艺术理论多元发展以及中国话语意识增强,学界对此又进行了反思:第一,缘情理论在突显中国特色的同时是否遮蔽了中国艺术理论全貌?第二,在西学为用的叙事理论之外,中国有没有本土事的理论?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理论可以从古代理论资源中转化而来,也可以从西方理论思想中借鉴而来,更可以从当下的现实的问题中直接生发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的生命主要在于要有现实的问题意识和本土的历史意识。《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就极具本土性与创新性特色,这既是对西方艺术理论泛滥的反拨,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以及自身艺术实践的回归。
第二,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该书引古证今、纵横捭阖,基本做到了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的完美融合。从作者对“本事”、“本事迁移”以及“戏仿”、“经典”等概念术语的阐发来看,该书作者特别注重考证研究。从作者对“艺术生产”、“艺术再生产”以及“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的论证来看,该书作者特别注重逻辑研究。换句话说,该书作者既注重细部的微观研究,又注重逻辑的宏观研究。在作者看来,“本事”是中国古代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在汉代刘歆《六艺略》中提出。所谓“本事”就是原初发生的事件,它是人类诗性记忆与诗性生存的基础。“本事”不仅推动艺术发生和变化,而且也构成艺术的品性和特质。艺术的时代性以及艺术的个性就是由于艺术内外都有独特的本事形成的。所谓本事迁移就是指原初事件随着文化观念、时代风貌以及价值取向的变化而有所迁变的现象。由于艺术本事情境转变,艺术品性和风格自然也会随之转变。后现代语境下的戏仿、拼贴、改编、重写以及跨媒介艺术再生产等诸多艺术问题都与本事迁移密切相关。
第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20世纪以来,面对西方艺术理论此起彼伏的发展,中国本土的艺术理论可谓是捉襟见肘的。季羡林先生在《东方文论选》序中不无遗憾地指出:“反观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现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王国维也许是一个例外。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该书积极响应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的号召,其研究特色就集中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上。以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学界相对忽视中国自身的艺术实践问题而过多地引入西方艺术理论,这不仅造成了中国艺术理论的过剩和危机,而且也造成了理论对实践有效阐释的丧失。在作者看来,任何实践都是理论的实践,同样任何理论也都是实践的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也应遵循这一法则,并且二者相互推动、相互生成,艺术才能真正和谐发展。
也正基于此,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特别注重两方面的融合:一是概念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力求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二是文本与理论的相结合,特别强调理论是文本的理论,文本是理论的文本的观念,即研究要从文本中阐释出理论,理论要在文本中显示出意义来。
三
从根本上说,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揭示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的运作机制以及内在规律,从而为艺术经典、再经典提供审美的原则与方法。可以说,该书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既有对传统艺术观念、思想的继承,又有对现代艺术理论的吸纳。更重要的是,该研究不仅对中国艺术理论有独特的认知,而且对中国古代艺术以及当下艺术为何迁移也有着独特的发现。在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我们会对中国古代艺术以及当下艺术创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当然也不可否认,该书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本事的学理性、广延性是否在中国语境中是最融洽的?中国古代以及现实语境中还有没有更宽泛、更本土的概念来解释中国艺术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人在日常之事中被异化、沉沦,又如何唤醒人们对事的审美感受的?“事”的诗意性到底在哪里?尽管这些问题该书作者也有所意识,但很显然该书在“事”的诗意性阐释方面还有继续挖掘的空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该书在建构本土理论与拓宽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界还是有一定贡献的,值得我们观览。(卢军: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