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019-02-19高伟王艳
高 伟 王 艳
1. 青岛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2. 青岛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也推动了各建设项目的高速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施工现场为多工序、多工种交叉作业,不确定因素较多,受各方影响较大,稍有疏漏就容易给今后的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能有效提高工程作业效率,降低事故隐患,保障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保证。
二、施工现场管理
1、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
施工准备是组织施工的前提,是确保工程有序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准备应分阶段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及多样性等特点,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如: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部署施工力量及生产、生活区、对专项工程进行专家论证、对施工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培训等,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及优化,确保每一阶段施工处于可控范围。
此外,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工程项目高效、有序施工的关键,资源配置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配置、主要劳动力的配置和主要材料的供应等方面。这就要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工程量、施工进度要求及工序衔接等合理确定材料储备量及人员、机械进场计划,将资源进行适时调配并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使之更有效的形成生产力。另外,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材、机需求量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施工需求适时调整,力求均衡,如根据施工进度及天气情况调整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根据材料的生产周期及运输距离确定材料的储备数量。
2、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
由于建筑工程属于多领域的交叉平行作业,综合性较强,大部分操作环境为高空作业、地下施工、起重机械、施工用电、爆破作业等,且部分现场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全然不顾自己处在高危环境之下,这种情况,稍有不慎就会给今后的安全生产埋下巨大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安全防护知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尽可能降低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其次,文明施工是规范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卫生环境、科学组织施工,维持施工秩序的有效手段。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秩序对促生产、赶进度、保质量、降成本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口应设置安全、美观的大门并制定门卫制度,同时要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围挡,围挡应牢固、整洁,将施工现场隔开;门前三包,大门口设置明显标识牌;进行厂区道路的硬化处理,保证施工现场地面的平整,畅通、整洁、运输车辆不得将泥沙带出施工现场且不沿途撒漏;各种材料按平面布置整齐堆放,并设置标识牌;同时,应在现场设置排水系统,严禁泥浆、污水堵塞下水道或流入河道污染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为项目施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3、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的项目才能交付使用并投入生产。因此,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
首先,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项目部设专职质检人员,班组设兼职质检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进场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尤其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培训,确保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其次,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图纸会审由项目部主持,相关人员配合参加,主要为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规划,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结构及特点。审查要点为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出入,是否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要求、图纸技术参数是否齐全、有无错误等。图纸会审结束后,将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发现的问题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再次,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有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技术措施、操作方法、安全措施、质量标准、工艺参数、注意事项等,技术交底应形成记录并归档,技术交底记录需有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为了将施工图纸的要求及施工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作业人员,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最后,还应强化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并辅以专业检查。隐蔽工程、检验批及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若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及时通知工地负责人并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查看,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方案。
4、 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
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进度计划的编制应在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将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及机械进行均衡分配、合理衔接、以满足工期目标、降低工程成本、达到质量要求为目标进行,同时,应参照工程实施内容、施工工艺特点及关键节点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工期并实时把控,适时调整,发现问题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及时提出有效措施进行补救,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基础,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使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从而实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