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有效模式浅谈

2019-02-18王兴志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有效模式家校共育构建

王兴志

【内容摘要】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生们能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协同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同时,在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教育,更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能够更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情况采取措施。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针对初中生群体加强家校共育有效模式的构建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家校共育  有效模式  构建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限制自身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要给予更高的重视与关注。初中生的教育既离不开学校及教师的帮助,同样也离不开家庭中父母亲人的支持。家庭教育在初中生的成长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原生家庭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在学生的性格、心理健康、心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与学校的合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当代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一、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的意义

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展,能够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衔接与融合,不仅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与协作。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校和家庭的交流和沟通效果会更有效、更全面,对于初中生的学习而言,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其成长而言,更能够全面地促进健康成长;对于教师而言,不论是学科教育还是素质心理教育,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能够降低教师的教育压力;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家校共育能够帮助家长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孩子情况,能够帮助家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家庭和学校在各方面教育内容上的高效沟通,能够形成互补关系,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教育成果。初中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任何一方的教育。

二、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性保障方式

1.学校和家庭需要统一思想

虽然近年来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我国依然有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由老师进行教育即可,自己就不用再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教育的关心也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严重缺乏与孩子、与学校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漠视。此外,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学校教育也没有认识到与学生家庭构成共育模式的重要性,双方意识和观念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初中生成长和学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关注,这非常不利于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学习的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同等重要,在现代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家校的合作与共育,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保障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性,首先就要统一学校与家庭的思想与观念,为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互补奠定基础。

2.转变家长教育观,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性,仅凭统一学校和家长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目前,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及教育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价值,在保障家校共育有效性方面很多家长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善这一问题将是保障家校共育有效性的关键。要转变教育观、提高教育能力,学校有必要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家长提供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家长面授更多关于家校共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進一步让家长知道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方式。

3.家校沟通常态化

受时间精力的影响,讲座和培训都不可能得到常态化的开展,但初中生的情况每天都会有变化,需要保持时刻关注,因此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不能间断,必须要实现常态化的沟通才能保证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性。除了时间精力上的不足,青春期的初中生还有一些身体、心理上的问题与学生隐私有关,无法在讲座和培训上进行沟通,拓展沟通方式也是提高家校共育模式有效性的重要内容。解决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常态化问题是保证家校共育效果的关键性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可以通过微信、电话、QQ、家校通等多种方式拓展沟通方式,基于信息技术的沟通方式,降低了时间成本,不需要进行当面的沟通,这样既能实现家校沟通的常态化,又实现了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此外,通过微信等网络形式进行沟通,教师在家校共育模式上的疑惑、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等内容也能够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对于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有效模式家校共育构建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高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的“双重三明治”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