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2019-02-18李杰黄伊琦李金秀何德利

卷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策略研究大数据

李杰 黄伊琦 李金秀 何德利

摘 要:在贵州历史发展长河中,古籍文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其数量庞大,记载的内容复杂多样,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基于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于大数据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贵州古籍;现存文献;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19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项目编号:20195201063)。

贵州自明朝建省以来,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根据古籍文献资料所记载,贵州的历史渊源还可以追溯得更远。在春秋时期,当时在贵州境内有着一个牂牁古国,并与中原来往密切。在这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更是积累了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文献古籍,明清以来的更是数不胜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籍文献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破坏,乃至失传;贵州古籍文献不仅是本土文化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象征。

如今,随着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为贵州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可通过手机终端访问各种类型的数据库,此类数据在线式上具有实时更新的特性。因此,可结合大数据背景下对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深度开发与利用进行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文献学和古籍数字化等方式相结合来深入研究贵州古籍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中笔者所论述的古籍文献主要是从《贵州通志·艺文志》、《贵州通志·人物志》、《贵州通志·宦迹志》等研究著作和“古籍馆”、“籍合网”等古籍数据库中调查研究得到。

1 贵州现存古籍文献资源的特点

1)古籍文献版本的多样性。由于古籍成书时间较早,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版本信息,如(清)傅寿彤的《孝经述》二卷(访册)有同治二年刻本和光绪二年于大梁重刻本两种版本。不同的古籍文献版本之间载体、字体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古籍数字化和信息化中必须根据具体问题来具体研究。

2)古籍研究的复杂性。古籍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在流传的过程中会被不同的学者再次进行研究,学者对其的研究成果又会产生新的古籍文献。因此,在研究现存贵州古籍文献中,必须考虑到该类复杂古籍文献的关联性。

2 贵州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现状

四十年来,中国在对古籍文献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而贵州省对于本土古籍文献的开发也不甘落后,在地方文献开发方面:贵州省图书有“贵州府县志”、“贵州地方文献”、“贵州省民国图书”等全文数据库。在民国图书方面:贵州省图书馆有民国时期图书共2.5万余册,数字化书目将近7000种。在数字资源方面:贵州省图书馆建成约40个数字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约150TB。其中包含有中国典藏古籍库、CNKI学术期刊、超星电子图书、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汉籍数字图书馆等。在缩微制品方面:贵州省图书馆共复制缩微品900余种。地方志、善本缩微品135种,如《大定府志》(道光)、《平远州志》(乾隆)民国时期图书645种,如《中国政治史》、《社会学原理》,期刊80种,如《新年代》、《贵州文史丛刊》。

数字化是古籍文献资源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古籍文献的原件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同时为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素材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古籍文献数字化资源利用率低、使用收费昂贵、更新不及时等一系列原因。正如此,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3 基于大数据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有着众多的古籍文献数据库,但是贵州古籍文献的影响力还是不够强。因此,要想更进一步加强对贵州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大数据背景下就是良好的契机,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和需求等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研究更新,提高贵州古籍文献的开发程度和提升利用效率。

3.1 统一标准化建设,成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大数据研究开发中心

大数据下必须加强数据库统一标准化建设,确保古籍文献数据资源安全可靠、标准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与此同时,不断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古籍数字化管理经验,加强与省内外各古籍文献收藏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等)的合作,统一数字化标准,从而成立具有可行性的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大数据开发中心,使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真正得到社会的认知和用户的认可。

3.2 依托大数据优势,实现现存古籍文献商业化发展

依托大数据发展优势,分析古籍文献与社会舆情的连接点来把握市场热点,从而引导商业公司与现存古籍文献大数据开发中心进行合作,开发出人民大众喜闻可见的古籍文化产品,如低廉的古籍文化饰品、装饰物等,借助市场的手段使广大民众熟知贵州本土历史古籍文化,进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贵州古籍文献得到全面的开发与利用。

3.3 建立完整意义上的贵州现存古籍文献大数据云平台共享体系

如今由于许多专家学者和普通用户对于古籍文献的需求性、精确度和全面性要求正在不断提高,这是大数据下背景下开发和利用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重大的挑战。

因此,就要充分发挥各单位的力量,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发展和完善大数据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研究重点,解决好古籍数字化标准建设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不断提升社会对大数据下贵州古籍文献开发与利用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建立完整意义上的大数据云平台共享体系。

4 结語

当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将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同时,大数据背景下对于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只有不断创新古籍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古籍文献的价值,才能推动贵州本土文化更好地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世界人民所熟知。

参考文献

[1]魏晓萍.数字人文背景下数字化古籍的深度开发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09):106-110.

[2]杨凡.大数据框架下古籍数字化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39(09):74-77.

[3]魏琼.“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3):108-109.

作者简介

李杰(1997-),男,苗族,贵州省纳雍县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

黄伊琦(1996-),女,汉族,贵州省七星关区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

李金秀(1996-),女,白族,贵州省盘州市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

何德利(1999-),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策略研究大数据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