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2019高考全国Ⅲ卷理综32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02-18何凤梅黎晓璐孙孟龙贺晨旭陆祖军
何凤梅 黎晓璐 孙孟龙 贺晨旭 陆祖军
【摘 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分析 2019 高考全国 Ⅲ 卷理综 32 题涉及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内容,认为此题能较好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提出复习策略,利用概念图加强概念学习,利用“假说—演绎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2019 高考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154-02
2019 年高考顺利落下帷幕。全国 Ⅲ 卷理综 32 题的设计契合新课程理念,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本题涉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真题再现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
(2)现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现用两种玉米子粒作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二、试题总体分析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指出,生物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其中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属于考纲的二级要求,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应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该题实验材料为常见的粮食作物玉米,利用玉米子粒验证分离定律。题干简练,问题明确,问题和答案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考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明确涉及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实施以及对结果的分析能力。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判定玉米子粒性状的遗传方式,有利于选育种子,提高粮食产量,暗含社会责任。因此,本题看似简单明了,实际涉及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重点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该试题要求考生用文字描述实验设计,验证分离定律,考查考生是否准确掌握“假说-演绎法”,是否具备实验设计能力,是否真正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等,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具体分析
题目信息有:①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②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③一对等位基因,结合第二问验证分离定律,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离定律,位于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问题一杂合子表现的性状通常是显性性状,该问不难,可定位到课本第 4 页第 11 段话“ F1 中显性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这是对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情况的考查。
问题二的设计不像往常一样让学生基于分离定律知识解决性状分离比等实际问题,而是基于现实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验证,这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精炼准确性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综合分析信息并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解题思路定位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和“假说—演绎法”。
本实验材料是异花传粉玉米,相对性状是玉米子粒的饱满和凹陷。与孟德尔实验不同,玉米是异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显性玉米子粒可能是完全显性的杂合子或者显性纯合子。根据孟德尔第一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演绎推理:①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3 比 1。②显性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1 比 1。③显性杂合子自交,第一代子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3 比 1。④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子一代性状为亲本性状,性状不分离。⑤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显性杂合子的配子,有部分携带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有部分携带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将显性杂合子的配子进行单倍体育种,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答案一,饱满子粒与凹陷子粒杂交,子一代不出现性状分离比;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是 3 比 1 时,符合推理①,验证分离定律。答案二,当饱满子粒与凹陷子粒杂交,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 1 比 1 时,符合推理②。答案三,饱满子粒与凹陷子粒分别自交,其中一组子代出现 3 比 1 的分离比,另一组不出现性状分离比,符合推理③④。答案四,饱满子粒与凹陷子粒分别自交,子一代均无性状分离(此时还不能验证分离定律),将两者杂交得子一代后自交,出现 3 比 1 分离比,符合推理①②③④的结合。答案五,分别取饱满子粒和凹陷子粒的花药进行单倍体育种,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符合推理⑤。该题易错点有:①受生活实际影响,默认玉米子粒饱满是显性性状。②设定玉米子粒是纯合子或者杂合子。
四、教学建议
(一)利用概念图,加强概念的学习。内容聚焦大概念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生物必修课程由四个大概念构成其内容框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这些概念进行。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是学生考试获取高分的关键所在。问题一的显性性状和问题二的自交、杂交等都是生物学重要概念。因此,不论是教学要求还是考试要求,教师都需要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学概念。生物学概念一般分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和一般概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学习生物学概念。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核心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系統地掌握知识,使其在运用时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信息。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纠正错误概念,完善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已掌握的小概念,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把这些小概念联系起来,并用大概念将这些小概念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提供不完整的概念图,让学生补充完整,查漏补缺。
(二)加强“假说—演绎法”教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假说—演绎法”是人教版《必修 2 遗传与分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探究某种科学规律的重要方法,主要应用在必修 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章节。它包括四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假说-演绎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其推理与论证过程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说;引导学生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条件允许时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复习课时,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转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依照“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加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学生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也是制约考生获取分数的因素之一。经常有学生说自己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不会用精简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教师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训练可以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都依赖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授课时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如涉及植物的培育使用自交、杂交等,设计动物的培养使用交配、雌雄、公母等,强调学生准确记忆,不要把交配与植物的种植放一起。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①提供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及时指出其中的科学性错误。②注重生物学教材中知识或者现象的专业表达,如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③实验课时,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阐述实验过程和步骤,科学、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④小组合作,在交流和讨论时,小组成员发现科学性错误并及时指出。
准确把握高考方向,是教師能针对性培养学生考试技巧和能力的前提。新课改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高考,都要围绕其展开。其中,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石,一切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探究都依赖于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方法和手段,社会责任是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追求,生物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高考考题背景多与社会责任有关。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生物学概念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科学素养;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常玉荣,李 利.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8(19)
[2]何小峰.巧借概念图提高生物概念教学质量刍探[J].成才之路,2019(14)
[3]叶 凯,肖 鹏.“假说—演绎法”对生物高考和衔接大学教学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
[4]唐露珠.“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5]杨 静.运用教学语言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中学生物教学,2017(2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7JGB161)。
【作者简介】何凤梅(1995— ),女,广西百色人,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陆祖军(1963— ),男,广西百色人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