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2019-02-18徐璐
徐璐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88%,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在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1
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很难治愈,而且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上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在为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手段的同时,还应采取科学的措施实施护理干预[1]。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治疗提供护理保障,可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62±1.7)岁;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61±2.2)岁。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呼吸护理、辅助吸痰、合理给养等护理措施。观察组:(1)患者需要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帮助患者,并通过沟通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等情况,作为后期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存在烦躁、沮丧等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关心患者的饮食等基本生活需求,给予患者帮助;对于不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耐心,与患者或是家属沟通,共同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2)实施口腔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作为辅助器械,帮助患者呼吸,最容易受到的感染的是患者口腔。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清理口腔时以海绵棒蘸取生理盐水,保证口腔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呼吸机中添加湿化水,最好是灭菌注射使用的水,从而保持患者气道湿化[2]。(3)用药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的药物,需要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选择你病原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并且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真菌感染检查;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好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速度过慢或是过快导致患者肺水腫。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即显效、有效、无效和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 论
常规护理措施是针对所有患者的大众化需求,无法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容易对患者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影响护理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人性化护理措施,则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护理措施,可以很好的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减少并发症;并且能够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便于调节和稳定患者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笔者建议,医院可以对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
对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88%,其中护理显效率为59.38%;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1.25%,护理显效率进为46.88%。可见,人性化护理措施更具有针对性,疗效更加确切。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仅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还会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导致口腔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主,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护理人员会尽量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帮助患者清洁口腔,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积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人细化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罗衬章,罗日凤,周兰英,罗彩凤.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1):83-84.
[2] 朱云霞.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05-1707.
[3] 李雪玲.整体护理干预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08):1263-1264.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