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虚拟生存方式的价值引领

2019-02-18吴菊云

社科纵横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体青少年

吴菊云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 江苏 南通 226006)

虚拟生存,顾名思义,与实体生存相对应,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等虚拟工具而形成的新型生存方式。它的特点是:1.超越开放。超越现实时空束缚,呈现无边界、无中心特点。2.迅捷高效。互联网技术使得观点更容易被复制传播,从而形成巨大的现实力量。3.虚实交织。虚拟与现实交互作用。虚拟生存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他们集体畅行在虚拟世界里,或是匿名潜游,或是高调显示,成为重要的力量。当00后畅游于虚拟时代,其生存方式及成长走向发生怎样的变化?值得深入探究。

一、青少年虚拟生存方式的特点

(一)隐秘的个体经验公开化

在虚拟生存下,个体经验被细致描摹和传递分享。这里又分多种情形:

1.实时记录型。以新生代喜欢浏览的糗事百科网站为例。各类人等实时上传生活中的新鲜事儿,有一说一,特别是生活中的各类糗事,包括开心事、伤心事、困难事、尴尬事等等都随时上传。年轻人是活跃的参与者和阅读者、分享者。微博、微信、QQ、抖音等各类自媒体大量发挥着这样的功能。

2.文学探索型。以网络写手最为典型。90年代,一些写手大胆地将个体隐秘的成长经验进行了深入细微的描写,试图探索自我,被视为“先锋”之举。今天这股写作热潮已发展到带有商业化特点的网络文学,其中良莠混杂,不乏庸俗低下之作,在各类文学网站拥有广泛的阅读者。其中,一些较为另类低俗的文学作品等,对不谙世事的青少年颇有杀伤力,传播着亚文化价值观。

3.互动交流型。出没在各社区论坛的青年,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经验坦诚地拿出来交流。由于匿名效应,其表达较为坦率,甚至是无所顾忌。比如在一些虚拟社区细细描述自己的婚恋史,或是在论坛讨论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和危机,交流育儿经验,或者是在淘宝旺旺交流购物经验。许多个体描述显得直白大胆,有些甚至是严重违背世俗道德,这股潮流颠覆了长久以来的文化话语特权。

4.商业炒作型。这是有目的的打造另类形象,其手法主要是惊世骇俗,高调炫耀,自曝隐私,吸引众人眼球,以搏上位。

虚拟技术普及的今天,在网络上进行个体化的表述是各个阶层年轻人熟稔的方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喜欢使用各种有特色的网络语言,特别是90后、00后,如流行的甄嬛体、淘宝体、糗百体,各种象声字、假借字,各种符号表情。一些过去较为贬义的词语,也被忽略了它的本来内涵,恣意使用。一些英文日文缩略语,或者是中文夹杂片假名、英文字母的表达非常普及。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述的大胆创新,某种程度上是新生代对传统关系、文化、制度的解构和颠覆。无数个体对生活的细致表述和解读,对个人观点的公开宣扬和大胆表露,形成了对主流话语的解构和僭越。

(二)刻板的性别定位多元化

社会性别概念揭示出性别由社会历史文化造就,两性差异不仅仅是自然生理差异更主要是社会差异,即社会对男女两性在行为方式、精神气质、自我表现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性别期待,从而导致社会有了相应的性别制度、性别文化、性别关系。由于社会性别的存在和建构,性别刻板印象也根深蒂固。公认的男性特质如刚强、勇敢、大胆和女性特质如温柔、善良、体贴等等影响和塑造了一代代人。它规范了性别角色和角色期待,帮助人们迅速地界定性别。而虚拟社会,对传统性别定位的冲击汹涌而来。一是部分人出于某种目的刻意掩盖和模糊自己的性别身份;二是人们难以通过网络信息清晰觉知对方的性别身份;三是长久以来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压抑借助网络得以宣泄;四是某些人本来就存在性别错位,在网络上渴望得到呼应和支持;五是非主流性别观有了公开传播的阵地。从虚拟到现实社会性别定位开始多元化。“伪男”、“拉拉”等纷纷登场,传统的泾渭分明的性别界限渐趋模糊。2012年,上海通过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特征的测量发现,青少年在性格特征上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三足鼎立,各占约1/3。[1]

1.双性化是主流。双性化即“兼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日渐成为主要性别定位。双性化是主流社会赞许的:其一,符合中国父母的性别期许。大量的独生子女父母希望男孩在拥有传统性别特质的同时体贴孝顺,希望女孩在温柔贴心的同时如男孩般积极上进,干出一番事业。其二,符合应试教育的需要。我国的学校并不特别关注性别差异,而是更关注学业排名和考试录取。其三符合世界潮流。西风日渐,欧美等国出现了双性化潮流,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性别认知。

2.单性化较典型。即传统文化中欣赏的典型的男性化和典型的女性化。“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男性化的比例远低于典型女性化的比例,在男性青少年中亦如此,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典型女性化的比例逐渐上升。”[1]社会通过各种影视文化作品和商业运作表达对性别角色定位的种种期许。青春期少年变得异乎寻常地关注身体特征,关心外表是否符合人们的欣赏标准,除去青春期的自然生理因素,某种程度上归功于社会的性别教化。

3.极端化是另类。双性化的反面就走向了极端,包括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一度时期,“伪娘”话题沸沸扬扬,百度“腐女吧”活跃着某些年轻的“耽美”族、“同人”族。这些另类青少年也许是青春期逆反,也许是性别倒错,要具体分析。

4.未分化尚存在。即无明显性别之分。学校和家长并不特别重视青春期性别的区分和教育,因此许多要求都是统一化的。比如男女生统一穿校服、统一剪短发,外形打扮无明显差别。这样的要求既可以促进双性化,也可能导致未分化乃至极端化。以中国流行的“中性化”时尚为例。中性化既可以指双性化气质,也可以是一种未分化,抑或是一种极端化。

性别定位的多元借助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带来青少年社会化中的新难题。

(三)现实社会角色的虚拟化

1.多元角色的涌现。网络上流行的称呼表达了对社会角色的多种描摹。如:女性被称为“豪门女”,即出生于豪门或加入豪门之女,阔绰显赫;“名女人”,即各路出名女性,包括女明星,风头强健;“灰姑娘”,即受王子亲睐的贫家女,一步登天;“凤凰女”,剥削夫家提携娘家的女性,像草丛里飞出的凤凰;“女包子”,忍气吞声受气的女性,特别是在家庭中受气的女子;“小女人”,即小鸟依人的女性,也指具备典型温柔可爱气质的女性;“萝莉女”,即清纯可爱的年轻女性,“小萝莉”一般指12岁以下;“宅女”,窝在家里不出门的女性;“腐女”,喜爱观赏男男性爱作品的女性;“败家女”,喜欢购物花钱的女性等等。多种多样的称呼既道出了女性群体的丰富性和个性,也反映出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权利义务界定的混乱。

2.虚拟角色的变换。进入虚拟社会,个人可以随意扮演各种角色,而不用过多考虑现实的身份、地位。在一些游戏或社区里,还可以将自己塑造成主人、老板、父亲、丈夫甚至转换性别、年龄、职业、身份,随心所欲塑造任意社会角色。虚拟角色丛形成后,导致青少年在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间不断转换,如果转换不当,会引发角色冲突和认知混乱。常见的情况有角色浪漫化。将自己和对方经想象加工浪漫,导致现实关系和虚拟关系脱节,情感所托非人,思维脱离现实,严重的造成心理挫伤和精神问题。角色替代化,如在虚拟农场里买房置业、结婚生子,甚至进行虚拟性爱,会将虚拟现实当作生活全部,将生活分裂或自身异化。

3.同一角色的开放。网络虚拟生活内容主要有:娱乐游戏、交友聊天、学习考试、购物淘宝、空间独处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与不同地域、类型的人交往,可以接触到各种生活文化元素,视野更加开阔,原来狭隘的视角得到拓展。如接触到外来文化,感受到彼此观念的差异,就会思考到底社会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就同一个角色而言,其权利和义务也充满开放性。以搜狐论坛为例。婆媳如何智斗成了坛子里乐此不疲的话题。再比如恋人这一角色,到底要不要忠贞专一,是偏重享受被爱还是偏重付出奉献,莫衷一是。各路声音带来了社会角色定位的迷茫。

二、虚拟生存方式的深度根源分析

(一)心理宣泄及心理建设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对人性的压抑和塑造的一面。社会对“听话”、“顺从”的期待,如一道“玻璃天花板”,阻碍着年轻一代的飞翔。一些青少年被负面的传统文化氛围濡养教化着,比如对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欣羡,对未来和前途的隐忧,导致功利化的价值标准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如一道道紧箍咒迫使着亲少年度过机械而沉重的学习生涯。无止境的攀比和标准成功标签的设定带来个体的心理压抑,乃至畸变。

虚拟社会宛若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让个体压抑心理得到宣泄,一道虚拟的“社会安全阀”(社会学家科赛尔提出的概念)形成了。个体在网络上自由发言,尽情表达内在的心理需要。从心理动机分,新生代的网络活动类型有(1)逃避现实型。借网络迷幻影视、文字、游戏躲避纷纷扰扰的人世,严重者深陷网瘾不能自拔。(2)自我表现型。渴望得到尊重、理解、重视,或以正面形象示人,或以惊悚搞怪上位,期望得到网友的注意、支持乃至力捧。(3)发泄平衡型。现实生活中的怨烦忧喜,在网络里大肆吐槽,各种搞怪,无论有否围观,都力求一吐为快。(4)追求利益型。借助虚拟手段,谋求现实利益,如开网店,刷帖挣钱,挣虚拟币等,获得心理满足。(5)理想践行型。在虚拟生存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承办公益网站、参加俱乐部、社团等等。在上述复杂的心理动机及网络表现中,个体宣泄着,寻找着,建设着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文化变迁和文化交流

虚拟生活方式的文化根源可以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变迁,多元文化的交流。各种外来文化的引进和交流中,当前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如下文化潮流:

一是日韩文化及美容服饰的流行。互联网使得日韩剧在中国大行其道,数百部日韩剧挂在各大视频网站首页,每天实时更新。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忠实的日韩剧迷。90后、00后对日本动漫相当熟悉,宫崎骏、《银魂》、《死神》等名字耳熟能详。大学女生中“哈韩”一族比比皆是。尽管日韩剧中有不少奋斗题材的作品,也注重宣扬奋斗精神,但浪漫唯美的作品,特别是“灰姑娘”、“花美男”式的偶像剧更受年轻女孩亲睐。二是英美影视及语言学习的潮流。由于考试需要,青少年学生经常在网上观看英文作品。在经历了五四及新中国解放浪潮后的今天,年青一代的独立姿态颇受瞩目,一方面新生代对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产生了共鸣,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背景迥异于中国文化背景,天然地会带来水土不服,造成了一些青少年的盲目模仿,另类出格。西方文化更看重个人独立,比如有时将性和婚姻分得很开,这也让不能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新生代造成误解,盲目追随学习。

在文化交融碰撞中,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矛盾。究竟是做奋斗型还是保守型?究竟是更注重独立发展还是更注重婚姻家庭呢?对这些问题,不同文化里显然有不同的解释,这给新生代自身目标定位带来更多困惑。

(三)社会矛盾及社会建构

中国在转型期面临的深层矛盾在青少年身上也得到了反映。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贫富差距过大、政治改革的滞后等现实问题,对年轻人的现实处境、未来发展有着深层的影响,特别是角色期待的压力、成才的阻碍和缺乏安全感方面,感受强烈,支配着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择偶观、事业观、金钱观等。具体表现为:一是强人式角色过载,即青少年已经看到了这种角色的未来压力,同时要兼具事业型、家庭型等多种角色,为生活疲于奔波。二是物质化角色不清。社会贫富分化刺激了一些青少年,信仰缺失导致有的青少年不愿长期艰苦奋斗,渴望即刻获得财富,这造就了一批“物质男”、“欲望女”。三是娇宠型角色错位。当前应试苦读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通常不做家务或做得较少。即使结婚后,抚养后代、家务劳动等负担也由父母辈乃至祖父母辈承接了,这样导致了角色替代乃至角色错位,隐含着新的社会问题。不少进入家庭的青年依然像孩子一样缺乏责任感,个性不成熟。学校、家庭没有通过必要的课程训练让许多青少年熟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阻碍了其社会化进程。同时家庭中权利义务不清导致家庭“战争”。由于不能各安其位,长辈和小辈、不同家庭成员,存在着矛盾纷争。当进入虚拟社会后,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也被反映出来。

三、虚拟社会青少年的价值引领

(一)接受虚拟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尝试

在虚拟社会中,一些青少年的行为令人瞠目,如自曝隐私、乖张另类,违背世俗道德风俗。这一方面确实是一些青少年层次较低,缺乏素养,另一方面,也因为只是处在某段成长历程的探索中。特别是青春期少年正处于成长摸索期,长大未成人。当成人世界以为他们还只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时,他们已经借助于虚拟工具,呼朋引伴,书写故事,参与淘宝,游戏找乐,以这一群体共同熟稔的语言谈天说地,戏谑嘲讽,表达感情。他们在网络签名档中随时留下个性化的签名,在网络恶搞和游戏中寻找着青春的欢乐。但是亦真亦幻的海量信息让他们容易迷失,将腐朽当时尚,将低俗当潮流。为此要抱有宽容理解心态。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研究他们,理解地倾听成长中的年轻人在网络中的诉说,参与分析化解其面临的各种困境,帮助其正确地社会化。要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化解其成长中的心理压力,如提供心理社区,供其发泄和平衡,建立心理支持的虚拟网络,即使帮助心理危机人群,为其建立一道心理安全阀。

(二)规范维护虚拟社会的个体权利

个体虚拟生存中遇到的侵权,主要涉及到人身权、知识产权、财产权等方面,尤以人身权居首。如随意偷拍上传、发泄私怨及谣言中伤、不当人肉搜索、不当网络炒作、假借揭示真相实为虚假渲染等等行为,侵犯了个体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生命健康权等。各种以消费他人为目的的网络娱乐、视他人为玩偶,随意嘲弄贬低人格的行为侵犯了个体人格尊严。一些骗财牟利行为以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也严重损害了个体财产权及其他权益。因此,要从制度规范角度保护青少年权利,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目前的虚拟环境,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法制规范,建设好虚拟社会的理性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使看似自由的虚拟世界真正自由,促进个体向健康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真正尊重和保护青少年。

(三)建设弘扬虚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虚拟社会,强烈地表现出精神观念的力量。互联技术可以迅速地汇聚观点意见,从而引发现实社会的地震。此时虚拟技术工具的双刃性也凸显出来,善与恶依旧在虚拟社会里交锋。要让个体真正地成长发展,必须在虚拟社会建设个体核心价值,引领新一代健康社会化,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我们可以首先发挥社会组织关怀优势,建立公益慈善社区,建立健康心理社区,团结培养积极进步的力量,倡导爱和奉献的社会伦理观,反对不劳而获,反对骄奢淫逸,反对自私自利。其次培养个人正当爱好,建立良性趣缘群体。对一些黄赌毒网站社区,加大打击力度。组织专家,及时发出正面的声音,鼓励个体有高尚的精神趣味。以优秀人士为榜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展现个体的独特价值和特殊价值。再次,开拓青少年社会视野,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加入,以杰出个人为中心,建立权益组织联盟,培养个体权利意识,维护个体正当权益。最后,各类组织联动,综合治理,正确引导舆情,防止各类虚实信息混杂形成某种强大的虚拟社会信息氛围,误导毒害青少年。

猜你喜欢

个体青少年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青少年发明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