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文化自信建构机制研究

2019-02-18

社科纵横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高 原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一、青年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内涵意义

文化在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潜隐实现对人类族群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凝聚作用,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精气文脉、是一个民族复兴强盛的活力源泉,是社会变革、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到轴心时代的概念,中国学者汤一介认为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促成“新的轴心时代”,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轴心文化的复燃,在继承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基因、多元冲突与融合转化的文化态势的触动下,历史雕刻辉煌的文明印记。从国际环境“文化输出”的博弈较力到各国对“文化立国”战略的日益重视,再到“文化育人”教育政策在全球教育界的风靡,世界目光、时代问责焦灼于青年群体的文化建设方面,凸显的问题又引发了践行过程中的思考。

任何的文化基因、文化潮流都与青年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波及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政治参与、情感认同甚至社会化成长进程。青年文化自信建设内涵即青年群体认知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认同先进文化的进步因素,自觉以积极理性的文化心态应对现实生活中多元文化、观念、思潮的碰撞,投身日常生活和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并对文化样态产生自信的过程。新时代我国青年文化自信建设就是要不断繁荣发展、创新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文化是中华儿女聚力凝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植入,经历历史实践的检验,是中国共产党勿忘民本初心、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实现历史使命进程中集体智慧的无悔选择。青年文化自信建设关乎延续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把青春理想奋进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践行合体,关乎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价值观培塑、价值信仰与责任担当意识夯实,关乎对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的争夺以及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决捍卫,关乎对先进文化把持好的态度、建设好的实力和传播好的底气。

二、青年文化自信现实建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游离

(一)青年文化自信现实建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二者关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文化自信建设的精神滋养、养分供给,又在实践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势而为,因时而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政策规定的价值观引领的科学表述,是引领青年文化自信建设的航标与动力。青年文化自信建设反作用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受众的感召力和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的美好特质与新生变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脉一以贯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渊源顺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以儒学文化为代表,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时在绵延的发展中吸收了异质文化的光彩,涵盖了理想人格、逻辑思维、大同理想、经世智慧、治学态度、道德表率、行为范式等,为后世留下了文本典籍等文字记录、楼宇庙堂等物质文化与节庆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青年文化自信建设在文化的继承性与民族性的影响下,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有着情感认同、精神诉求乃至价值体系的部分因袭,赋予同源理论内核与价值标签,继承了和合审美意趣与意象推演思维。

理论逻辑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时间的磨砺、历史的甄选、世情的涤荡,内化沉淀,滋养了青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经古为今用、吐故纳新、凝聚力量、创新活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的文化根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全体中国人民的道德底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法割裂,经沉淀激荡,历久弥新,促成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合理因素且一脉同源、承接发展,为青年文化认同继而文化自信现实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二)青年文化自信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游离

处理文化的历史和现代关系的矛盾,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主体意识缺位,弱化了对自身优秀特质的有力传承。青年学生欠缺主动镜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力,陷入网络信息源的迷思,被花哨的链接支蔓带离有益精神成长的主题搜寻。家校教育职责缺位,优秀传统文化凝练的家风家训未能很好继承发扬,被大众文化的娱乐肤浅现象牵引,未能发挥教育联动作用。学校文化教育形式僵化,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意识遮蔽文化的潜隐渗透。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未完善,可利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够丰富,欠缺系统、可持续、健康业态发展。

处理文化的本质和异质关系的矛盾,文化自省的过程中,他元文化侵扰,忽视以进步弥合冲突。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社会思潮的演变在网络新媒体的推动下,放大了差异性,模糊了网络社会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混淆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明确划分,麻痹人们忘根本顾言表。东西方文明碰撞,进而在经济、技术上比拼,争夺对话语权的控制和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把控,易引起对异质文化的疏离,产生全面西化或全盘否定的错误观点。网络空间匿名交往的松绑效应使新型社交方式面临道德拷问,网络舆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乏对公共权力的质疑,网红经济夸张表现自我,青年群体亟需适应掌握新的学习成长方式。

处理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矛盾,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听与说失衡,话语发声式微。沉浸于文化消费娱乐体验,追求可视化的图像,借助更丰富的媒介博人眼球,文化消费体验私人化与工具理性的失衡,使得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观教育等信息传导落后时代,主观发声小。文化霸权在国际外交上的折射,各国抵制输入,卖力输出,在文化安全捍卫战中,对手鸣腔大。参与文化热情,放松了自我建构,“为谁言”的精准定位需提上日程;自媒体时代众声喧哗,自我匿名宣泄式表达,大众意见气候造成公共议程的偏移,“怎样言”需精细雕琢;窄播集聚群体兴趣圈层,破解“思想为王”难题的真谛指向“言什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文化自信现实建构机制

以下在文化继承——接受——弘扬的过程中,结合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青年文化自信现实建构机制。

(一)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知,实现文化育人

继承的理念不仅仅是传承,而是全面联系的视角。关注历史镜鉴发展,不是形的复古,而是意的活化,克服惯性对创新活力的阻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青少年主体建构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继承圆融的人生智慧助力个体平衡选择。“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模塑了理想情怀、独立人格、德行教寓、经世经验等礼仪规范,传导了勤俭自强、爱国孝悌、忧患意识等优良品质,有效应对网络时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主体建构的侵蚀。《论语》中提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提到“爱人者,人恒爱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做智慧的现代人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力慧思,帮助我们突破自主选择受限,免除纷杂的数据带来的视线干扰和注意力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质朴哲思帮助我们妥善处理关系,重视联系、矛盾的观点,关注矛盾转化的契机,便于处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多与一的关系等。例如庄子“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董仲舒“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等。网络时代张扬个性的肆意发声、圈层化的集众情绪绑架了舆论道德,是趋同从众还是标新立异,需要有明辨是非的慧眼和坚定的价值观念,需要求助于古人智慧,学习慎独与奉公的好品格。无论陆游《病起书怀》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均提及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实践中,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积极性,注重人格教育,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亲观、家国观、诚信观、消费观、实践观等优质因子,“互联网+”背景下增强青年法治精神,加强对公共领域的治理,以法律效力捍卫美德善行;抓好青年学生的党建工作,引领青年党员补精神之钙、铸党性之魂,处理好党群关系,踏实奋进,奉献青春年华;树立现实榜样,艺术发挥其感召力,有效抵御偶像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家教是社会细胞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呈现,对于主体而言,教育场所更自在,气场更密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很多处事箴言、劝行良言、经验做法,输出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谐的家庭伦理,家庭营造温馨的教育氛围,传承家风家训,发挥教育协同隐性作用。学校教育推崇崇德向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注重节日、仪式等日常生活的隐形教育场域,利用柔性资源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吸纳非主流文化的流行因素。营造整个社会面向未来的良好文化生产氛围,形成健康生态文化产业结构。

(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悉心赏鉴,实现文化化人

转化的理念是承认异质相通,兼容并蓄合理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搭好生命的藤架,实现高质量学习成长,提升自育甚至自愈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化人实践。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开放包容、积极求索的文化姿态催化青年自我教育的旺盛活力。将人格自觉过程寓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引领青年学生分析文化空间时空转换,吸纳文化肌理滋养,增强文化自信定力,教化青年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社会参与广度深度。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保罗·朗格朗、埃托雷·捷尔比、保罗·弗莱雷的终身教育理论思想上有相通之处。诸子百家争鸣思想,聚徒讲学诲人不倦,文本典章传承了理想人格、价值体系、学养义知、道德气节,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在消费文化产品娱乐体验时添加精神诉求、情感认同和审美意趣,培养出理性思辨的气质,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合理澄清遮蔽,寻找网络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导的经世治学态度维系网络大众社会性与反社会性的制衡,培塑自愈能力。网络时代知识学习发生巨大变化,电子产品取代了单一纸质文本,快餐式的阅读跳过思想的厚度,更多追求情感的浓度、兴趣的热度,看上去文化产品分众更精细化,实则对文化资源的恰切选择增加了难度。学习的视野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拉回到眼前的一面屏幕,链接跳跃万千可能性,视线由社会、风物、人情转化成冰冷的碎片化信息,不经过筛选组合,指向无从考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的教学关系包含有教无类的理念、教学相长的增势、因材施教的方法等,助力当今开拓驱动数据分类探索、制定社会化参与策略,增强学习机会的充分可能性。其营建的家族师友的亲和关系,例如《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等,将诚信与爱人作为交往信条,缩短了微空间匿名化交往拉开的沟通距离,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共处。

实践中,坚守优质本土文化润泽,直面态势,身负使命,有所扬弃,凝聚众志成城合力,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可持续探索,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理性思辨,激励在线群体互动不盲从,教育青年主动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建立引领、管理、激励机制保障严谨的学术行为,抵制异质文化恶意侵袭。重视媒介与政治、文化、教育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促进文化认同,通过教学、日常化情境、主题实践活动培塑青年意志品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网络环境媒体传播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嵌入思维和理论逻辑。生产的闲暇化、微细化、碎片化倾向及浸润影响,传播中知情权高诉求、被参与激情牵引,表达权高维护、良莠不齐杂音伴生的二元悖谬,回馈过程信息收集利用的公共安全隐患及群心理健康疗愈建设,引领青年直视媒介生态环境传播规律实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优良特质,锤炼网络领域的契约精神与开拓精神,文化消费而不被绑架,消费文化而不被愚弄。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新,实现文化立人

弘扬的理念是以“尚和合”、“求大同”的胸怀气度传播文化,立足民本站位,创新言说有理、有力、有料,继而发声理直气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立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是立言的根基,解决了文化为谁服务、立言为谁发声的疑问,也是文化评价他塑到自塑的自信根源。网络空间道德领域的信任危机是制约科技、人文融合的内生力量。东方智慧平衡科技人文的融合,倡导以民生社稷为价值追寻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对科技的追求结合伦常规约、道德理念和入世理想,如《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之所以为人,难以脱离社会关系,参与伴生的集体行为,建立思想深邃不随波逐流的网络社会,避免一个人的失语,需要沟通的高效,在个体多样性之上赋予多番对话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民间力量的引导,《尚书》中就曾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重视文化的群众性,才能不舍本逐末,永葆文化生产的初心、众声喧哗的理性、文化评价的纯粹。文化立人服务对象的明确,保证虚拟社会过度依赖性干扰下发声的独立自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基因是发言的依据,解决了个体和集体追求价值实现的困惑,也是文化评价他塑到自塑的实践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自然、科技的融合,场域由绿色植被覆盖的自然环境转换为数据占据的虚拟空间和人工智能服务大量投入的现实空间并存环境,但提高改造自然效率的前提仍是对自然的感知,单有科技远远不够,还需对共通的人性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入研究。“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儒家经典传承,体现传统教育科技人文并重,对德育和社会心理关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倡导各国平等对话、结伴互惠,树立维护和平正义、负责任的东方大国形象,面向未来凝练全球化问题解决出路,制定共同遵守的规约规范行为,设置榜样范本和惩罚边界,除了增添归属感和认同感,还有利于弥合文明交流中的隔阂碰撞。文化立人实践原则的清晰,保障不同文明之间共存、交流、互鉴的通畅。

实践中,创造文化事业的繁荣活力,打造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机,突破文化教育瓶颈,培育和谐媒介生态,提供完善文化资源公共服务,传承国学经典的人文素养,培养定位输出明晰、研究建构扎实、深入解析符号到内涵的高素质传播人才,从课堂内外到师资队伍配备指向解决现实问题。依托网络平台,以包含媒介素养、环境素养、金融素养、视觉素养等的网络素养为中心,利用网络载体的新特点,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文化的强大影响力,通过教学实践,凝练高雅健康校园文化,在行动研究中找抓手。应对文化安全威胁,构建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魅力的话语体系,以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文化姿态有力回击西方恶意“他者”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语言文字述说的载体,灌注传承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家族情感、入世哲学,提高话语的觉悟力、吸引力、感染力,以包容辩证的思维、联系拓宽的视野,寻找文化自我重塑的契合点、闪光点,修复文化生产的创造力、转译力,催化优秀本土文明的自我觉醒和国际影响。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