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

2019-02-18

社会科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侗族文化

胡 牧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402160)

乡村文化景观属于乡村景观的一部分,而乡村景观与荒野一道属于生态批评在一开始就关注的对象。乡村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指乡村文化系统所带来的审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形成的人文景观。乡村文化景观是在乡村历史中形成,具有构成的系统性和衍变性。关于乡村文化景观,学界主要从乡村文化调查研究、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等方面入手,涉及的学科主要有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劳动人民在文化活动中创造出的人文景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和流变性,它既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观,又超越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景观。不少学者还研究地域性的乡村文化景观,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景观构成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多元结构及其文化张力。各种乡村文化景观看起来是同质的,其实是多元和异质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时空的局限,它们彼此之间也比较隔膜,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势。

从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上来讲,乡村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乡村观念文化、乡村信仰文化、乡村审美文化、乡村农耕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制度文化等,乡村文化景观呈现为一个庞大包容的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层的结构。这里面大致可以分为乡村有形文化景观和乡村无形文化景观两个方面,前者有乡村建筑等,后者有乡村歌俗文化等。这两大方面的文化景观构成了乡村作为一个社区(community)的丰富构成性。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历史新时期,乡村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关注和研究乡村文化景观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乡村文化景观在历史中形成

从本质上说,文化都是在历史中缓慢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固性,不断绵延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在历史中形成的时间其实很模糊,其发展历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文化的起源还是文化的转折,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笔者曾经在《侗族河歌的生发历程》(2016年)一文中整体概述了河歌及其歌俗文化从其起源到不断演进的历程,指出了乡村文化景观历史的悠久性及其流变性,并从中概括出侗族河歌这样的乡村民族文化的特质。最主要的是,乡村文化景观由于乡野性、草根性,属于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其起源时间和发展历程在具体的时间记录上比较模糊,但是乡村文化景观伴随着当地人的生活而生,也伴随当地人生活的变迁而变迁,具有历史悠久性和延展性。

乡村文化景观的历史常常存在于当地人的口述史之中,这取决于乡村文化景观的活态性。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景观历史须从民族神话传说、史诗等去寻找。比如《侗族祖先哪里来(侗族古歌)》(1981年)就从民间文学的角度,从口传文本的角度回答了侗族村落的历史,尽管具体的历史时间无法有个准确推断,但是侗族先民为什么迁徙?从哪迁徙而来?怎样落寨?如何选址?选址的原因和原则,等等,都给了我们一个历史的视角和一些生态学、人类学的启示。吴浩、张泽忠等侗族学者在研究侗族歌谣起源的时候所揭示的侗族原始社会的特征其实就向我们透露了侗族远古的乡村文化景观。因为歌谣作为民间文学产生于乡野,其本身就是乡村文化中的重要人文景观、代表性人文景观。村落就是乡村文化景观形成的环境,贵州黎平县堂安侗寨就是保留原汁原味侗族村落文化的生态博物馆,近些年,不少研究侗族文化艺术的人去了那里参观。在那里,人们可以感知到侗族传统的生存生活方式。其实,在过去,任何一个传统村落都较好地保留了人们传统的生存生活方式。人们的生计、人们的观念、人们的信仰、人们的生产生活等,都是人们依据村落与环境互动产生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说,乡村体现了人与大自然最直接、最零距离的接触,乡村的历史融入、镶嵌到民族的历史之中,具有时间的模糊性,但不可否认,任何乡村文化景观都在历史时空中缓慢形成。比如侗族鼓楼及其鼓楼文化的形成也大约在明代以前,有学者指出“大约在明代,地方志中已经有关于鼓楼的记载。”[1]“大约”一词表明了乡村文化景观形成及其发展时间的模糊性。

在中国,有乡村就有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一般说来,乡土文化就是农耕文化。乡村是农业文明产生的地方,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互动,尤其是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利用,人们对传统的乡村生活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了概括,中国人的很多传统观念都跟这种乡村生活节奏有关。中国文学很多内容都跟乡村有关,作家表达了对乡村繁复的情感和价值态度。这就与西方文明形成了分野。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西方文明的演进起点是建立在城邦制基础之上,而我们中华文明的演进起点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乡村文化景观基础之上,依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生态。这样一来,中华文明是千姿百态的,很多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文化生态相比于西方文明来说更显繁复多样。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以及近现代历史中,乡村都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场地,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历史是与乡村并存的,传统的中国是乡土中国,乡村是一个不断产生故事、产生知识的地方。无论是中国历史的延续绵延,还是中国历史的裂变和转型,无不与乡村发生着某种深刻的关联。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历史跟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相伴而生。费孝通就曾在其撰写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中比较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他说道:“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2]费老把我国乡土社会的文化说得言简意赅,这种乡土文化特征就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缓慢形成的,具有历史性。

二、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

(一)稳定性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社会是在稳定中发生缓慢变化的。受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和过去我国交通现状的影响,我国的乡村文化景观一旦形成就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乡村文化景观的稳定性根源于乡村的稳定性甚至中国社会制度的稳定性。我国的乡村文化景观很大部分变成民俗代代流传下来,在不同的时代演绎。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在其作品中表达了现代文明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瓦解,但这样的冲击和瓦解都是局部而轻微的,比如沈从文《边城》等反映的内容就是这样。就中国而言,打破乡村宁静的始于改革开放时期,西方乡村宁静的打破是从工业革命就开始的。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乡村文化景观一般是不容易遭受到外界冲击和改变的。这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的乡村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变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停滞,那个时候的乡村是封闭、落后的象征,但另一方面,这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固化和维持,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乡村文化的变迁相比于城市文化来说显得缓慢得多。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除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遭受到一定冲击以外,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景观也遭受到现代文化尤其是以城市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解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在社会的当代转型和变迁中,我们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其实也在维持和变形,当地人也在积极利用和保护乡村文化景观。这是笔者这些年追踪研究黎平县龙额侗族春社节暨河歌艺术节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人们充分利用当地文化景观来增强作为“地方”的知名度、美誉度,试图将“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发挥到极致,这样一来,“地方”的发展才有潜力,于是乡村文化景观进入了人们利用的视野,人们对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还要维护甚至“包装”,以期能够在开发和发展中得到最大的保护。当下乡村文化景观尽管出现了流变,乡村文化的展演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但是新的内容也总是根植于传统的,比如龙额村举办的油茶节,就是根植于侗族的油茶文化之中,只不过侗族把油茶文化搬到了侗族河歌艺术节上。无论如何,乡村文化景观在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二)延续性

延续性包含着流变性,也内含着稳定性。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大的。文化持有者们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会自觉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景观。比如,这些年侗族不少地区仍旧保存好传统的吊脚楼,侗族对鼓楼、风雨桥这样的族群文化标志物更是保护有加。相比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侗族歌俗文化及其节庆文化也在延续。只不过其表现场域、表现形式以及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异。这样的变异实际上就是下文要提到的“流变性”。笔者以“流变性”为核心词来考察乡村文化景观的变迁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哲学的依据。笔者正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立足于发展的眼光才能动态把握乡村文化景观的运动性。“万物都处于流变状态的这种学说是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见解,而且按照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描写的,也是他的弟子们所最强调的见解:‘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对于普遍变化的信仰,通常都认为是表现在这句话里:‘万物都在流变着’,但是这或许也像华盛顿所说的‘父亲,我不能说谎’,以及惠灵吞所说的‘战士们起来瞄准敌人’这些话一样,是不足为凭的。”[3]乡村文化景观就是这样,延续中有稳定性,又有流变性。

(三)流变性

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意味着乡村文化景观的推陈出新。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走向展演

比如重庆市当下弘扬的乡贤文化,原来是自然融入乡贤日常生活之中,如今作为一种优良文化传统被重新挖掘其价值。就少数民族的乡村文化景观而言,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景观由原来的原生性走向了展演性,比如龙额镇的侗族河歌就由原来的生活艺术走向了节庆时的展演。正因为前文提到了当下的乡村文化景观受到当地人或者当地政府的重视,比如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乡村文化景观如今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了,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双重效益的产生与当下的乡村振兴联系起来,于是人们利用乡村文化景观来进行展演,比如河歌艺术节上河歌文化的展呈,成为当地节庆活动的一个看点。虽然说绝大部分河歌是原生性的,是侗族人自然而然的文化惯习和文化行为,但是,由于有了外地游客甚至有了政府的推动,有了外国游客的出现,这样的文化景观及其文化活动客观上带有了展演的性质。

2.从实地走向网络

乡村文化景观在互联网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传播的范围由现实空间转向了网络。互联网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平台。比如黎平县龙额镇的河歌文化,原来是侗族在“为也”中实地的唱,原来人们唱河歌是为了交友择偶的,现在河歌艺术节上的河歌对唱部分已经挂在了网络上,我们如果在百度百科上输入相应文化景观的名称,网上就会出现丰富的资料可供阅读。今天,我们从互联网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特定乡村文化的介绍和宣传。即使要研究乡村,在田野调查出发前,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很多相关资料。因此,乡村文化景观从实地走向网络是一个趋势,它大大拓展了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播渠道。

3.从实用走向审美

乡村文化景观原来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产生,体现了文化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原来的乡村文化景观是及物的,是贴近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这样的“联系”有时候是实际的联系,比如干栏建筑跟我国南方独特的自然气候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再比如乡村中的信仰文化,尽管是“虚”,尽管是不及物的文化,但作为一种观念信仰文化,它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而且这样的心理需求是指向人们的农业生产的,比如人们举行某种仪式从文化意义上可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等。这些信仰文化就产生在过去比较偏远的乡村,成为乡土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样的乡村信仰文化种类多样,表现形式也多样,但反映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和现实诉求,包含着一种“实用”的特征。如今,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渐渐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乃至保护乡村文化景观,已成为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运动和文化自觉。于是,过去有着某种实用性的乡村文化景观如今走向了审美。

(四)多元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外延比较宽泛的概念。乡村文化景观同样是比较宽泛的概念,乡村文化景观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系统,我们需要从整体和局部的视角去综合审视它。笔者经过反复的田野调查发现侗族河歌歌俗文化就具有多元性,里面涉及侗族观念信仰文化、侗族婚俗文化、侗族节庆文化以及侗族的社交文化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多元整体的文化系统。就如侗族鼓楼文化同样具有多元整体性。“从实际调查中得知,鼓楼文化不仅仅是建筑学上的问题,它还涉及了如绘画、装饰、迎宾、传统知识传授、立法(村规民约)、执法、歌舞传授及其表演、美学、象征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认为,鼓楼文化是指由鼓楼这个木质建筑的建立而派生出来的一切文化事象,如款词文化、碑刻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习俗文化、歌唱文化等。”[4]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是系统生成的,其在形式上表现为乡村文化景观的多元整体性,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整生的态势,而“系统生长是整生的核心模式。”[5]正如前面所言,乡村文化景观是在历史和逻辑中系统生成的,因此,乡村文化景观也是整生的。

三、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流变及流变的原因

(一)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是就乡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而言的。有些乡村文化的实用性减弱了,比如侗歌,以前侗歌是侗族人交友、择偶的工具,侗歌是融入侗族的日常生活和生命情性之中的,即使是年轻人私奔,人们也要唱私奔歌来坚定自己的决心和反抗精神,以期引起人们的同情或者社会开明之士的理解。如今,侗族人再唱侗歌往往是在节庆活动中,尽管在节庆活动期间也要举行自发的行歌坐夜活动,但是人们行歌坐夜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人们只是在行歌坐夜中延续一种文化传统,并非真的要通过行歌坐夜择偶。

在乡村接受社会变迁,乡村文化景观也在变迁的同时,乡村文化景观正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开发,乡村文化景观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软实力”,各地纷纷举办各类乡村文化节,大大增强了乡村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的美誉度,促进了旅游经济、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强了乡村人的文化自信。

(二)乡村文化景观流变的原因

无物常驻,一切皆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万事万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考察乡村文化景观流变的原因,还得从社会变迁说起。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之带来的社会进步。由于科技发展,生产关系在不断进行调整,生产力不断提高,作为上层建筑的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文化景观发生流变是正常现象。所以,生产力的变革是促使乡村文化景观发生流变的根本原因。人们的思维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过去完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今天渐渐没有实用价值了,于是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就像我们所使用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样。物质产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的文化同样也是这样的在不断变迁和演替。所以文化人类学上才有“文化遗留物”这个词。我们再回顾人类文明的进程也会发现,人类文明的形态也是在不断更替的,因为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和效率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一定要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当然包括看待乡村文化景观。

从外部原因来说,如今的乡村不再是封闭式的乡村,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日渐便利,随着城乡二元对立的逐渐化解,乡村的生活得到大大改善。党和政府对乡村的不断关注和建设,使得如今乡村的生活也变得日益现代化,不仅早就通了广播电视,而且还通了网络,乡村如今同样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享受着“互联网+”的种种便利,于是乡村产业也发生着深刻变革,人们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像乡村的种种风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四、乡村文化流变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6]乡村文化很多内容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新时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很大程度上正是属于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激活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活力。

乡村文化景观在转型中,朝向现代化、文明化的方向前进。随着中国新农村的建设,随着文化和旅游大融合发展的全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发生深刻转型,越来越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向助农增收的方向发展。比如永川区黄瓜山作为新农村的典型,目前创办了梨花节等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其实,乡村振兴抓手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托乡村产业,黄瓜山的生态农业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农产品,比如有黄瓜山土鸡蛋、黄瓜山红心猕猴桃、黄瓜山梨子等。其次,当地依托万亩梨园发展乡村旅游,吸引都市的人们上山赏花踏青,或者在当地农家乐度假,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些年,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等高海拔地区还发展避暑旅游业,期间也让游客感受土家族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信仰文化等。我国现在强调文旅融合,更加重视旅游的深度,也就是重视对文化景观的开发,在这个背景中,乡村文化景观正有“用武之地”。

乡村文化景观的转型是我国文化推陈出新、繁荣兴盛的表征,具有必然性和时代性。乡村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景观的转型意味着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了新文化尤其是媒介文化等,正朝着乡村文明、乡村振兴的前景奔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乡村文化景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要对乡村文化景观作抢救性的保护,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在流变中隐藏的危机,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文化的新变和发展,一是文化的保护和记录。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侗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