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功能及实现对策

2019-02-18王越芬鄂丽美

社会科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革命价值观核心

王越芬,鄂丽美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并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中国的文化自信根本上是价值观的自信,是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贯坚持的价值信仰的自信,更是对这一过程中民族经历的拼搏奋斗、勇敢创新过程及经验的自信。巨变四十载,如今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使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体现出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价值逻辑。在当前复杂的文化潮涌中,应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继而充分发挥出文化自信教育人、引领人及激励人的功能与作用。

一、立足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功能

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助力下,世界领域的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但意识形态领域的隐性博弈也在多样文化载体的掩蔽下进一步加剧,对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在新时代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在上有力地维护国家文化的安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激励党带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实现新的作为,使文化自信的优势功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彰显。

(一)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将二者并论表明了价值观自信的高度,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在关联。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为价值观纠偏,可见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着先进文化的内在价值,具有强大的思想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来源于革命文化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来自于先进文化的理论指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本质上即是文化的自信,是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增强当代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充分的理由和具象的载体。引领人们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与时代价值,鼓励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筑牢文化安全底线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迈进了新媒体时代,新兴文化产业不断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模式,同时也使承载着复杂价值观的“信息碎片”充斥网络,使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隐蔽和紧张。在这一背景下,保障文化安全成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对维护社会稳定与意识形态的安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在新媒体文化信息剧烈碰撞之下,有效地维护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话语权,是防范文化渗透、保持文化清醒的重要精神保障。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推陈出新,各国之间的网络互动更加密切,中国的文化价值不断显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存在于新媒体平台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仍不断发出“噪音”与“杂音”,采取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制造舆论等手段,对中国的文化理想进行歪曲解读。此时尤其需要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使人们理性、辩证地认识多元文化的交融状态,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新媒体信息环境中坚守崇高的文化信仰,自觉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形成逻辑严谨、理性辩证的文化思想,提升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展现中国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增强文化自信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声音”不断传递到更广泛的世界领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着“中国力量”。此时依托文化自信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话语体系十分关键。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思想精华的提炼和传播,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求理论支持,建立内涵丰富、气韵悠长、具有说服力和时代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范式,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外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深度探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带来新的启示,助推形成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继而使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范式形成鲜明的中国风格,彰显出中国的文化气派。

(四)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中实现新作为

新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新的任务和目标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在新征程中,从未有过的挑战和问题接踵而至,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变幻莫测,此时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厘清新征程的发展进路,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形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经济强国与网络强国而勠力同心、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斗志和勇气,依靠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思想共识在新征程中实现新的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可以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向激励和文化熏陶作用,鼓励党更加精准、有力地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以文化赋予的信心和豪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在新时代中提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而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在新时代中实现文化自信功能的现实阻碍

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历程充分表明,文化的复兴是最为艰难的复兴,文化的回归是路径最曲折的回归。文化的复兴往往要滞后于经济的复苏,表明了增强文化自信必然要面临诸多阻碍和现实难题。

(一)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织之下文化安全形势严峻

信息时代无疑改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同时也丰富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递形式,使“地球村”在虚拟世界中逐步变成了现实。然而任何一种工具的出现都会引发实践方式的改变,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结合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交流的方式,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但互联网的两面性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带来了复杂的难题。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信息时代为我国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带来了机遇和便利,但同时也开辟了外来文化涌入我国的新端口,使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意识形态隐性博弈,受到了多元文化和价值思想的冲击,使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来,部分西方国家不间断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使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民族极端主义等有害思想、消极思想以各种形势充斥在网络空间之中。试图引领舆论、制造话题,炮制多种不实谣言希冀“唱衰中国”,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舆论引领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当前,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要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恶意势力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扭曲解读,同时也要应对不断以更加隐蔽形式出现的“碎片文化”,使增强文化自信的信息环境埋藏多种风险,因而增强文化自信关键要坚守我国的文化安全底线。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面临难题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保存较完整、底蕴最深厚的文明。其萌芽于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中,经历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推动和考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和厚重的历史情怀。近代以来,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批判、否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几近被摧毁,相较于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冲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度被质疑,引发了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卑心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多元文化交织之下,如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当前,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增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关键在于要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寻合理的定位、提供有效的载体,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打动人、感染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从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来看,在文化创意和文化传播方面仍有诸多“短板”。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不规范,各类文化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不足,对传统文化进行不负责任的“戏说”、改编或歪曲,不仅不利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更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贬低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仍不够,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中的话题互动热度不足,对传统文化话题内容的设计缺少宽度、广度与深度。三是缺少高质量、专业化、底蕴深的传统文化教育、展示性纪录片和专题节目,部分“古风”综艺噱头大于内涵,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播,为增强文化自信带来了阻碍。

(三)“泛娱乐化”潮流对弘扬革命文化带来冲击

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时代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无数中华子孙为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流血牺牲,在对抗入侵、驱除外敌的奋斗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救亡图存、推进革命与发展的韬略、智慧,使革命的土壤孕育生成了饱含抗争与独立、意志与创新的革命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对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回顾过去,革命文化始终激励着人们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支撑着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改变了国家的落后局面,真正验证了“实干兴邦”的真理。然而,在当前“泛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革命文化的影响力式微,部分媒体人、网络“公知”、“意见领袖”宣扬着“娱乐至上”的观念,使娱乐节目占据了综艺市场的半壁江山,引领着当前的文化消费。一些影视剧作中将革命历史进行夸张演绎,不顾真实历史和文化背景,借红色文化元素进行粗制滥造的制作,大行不当生财之道。在部分旅游景区中,以调侃革命年代为噱头的扮装表演一度盛行,用低俗的表现手法对红色文化进行低质量解读,以吸引游客的关注,为景区“加分”。这种形式化、娱乐化、低俗化的表演形式充分体现出了“泛娱乐化”现象对当前弘扬革命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干扰,对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百害无利,不仅不能增强公众对革命文化的自信,更伤害了人们的革命情怀,亵渎了革命文化的崇高精神。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仍需加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来源,马克思主义自进入中国以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使文化自信进一步包含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深刻内涵,推动形成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环节,有利于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建立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正确的价值引领,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领域的价值取向不断从“一元”向着“多元”转变,多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人们个性的解放和张扬,同时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然而,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不断从“集体本位”向着“个人本位”转变,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等价值倾向。部分人的理想信仰失守,价值观扭曲,堕进了依赖物质享受的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实践不足。可见,当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人们进行价值取向纠偏、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分析

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赋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发扬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文化自信成为滋养当代人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繁荣的精神源泉。

(一)增强文化自信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

中国的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4]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虚荣的、片面的自信,而是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理性的、扎实的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去辩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存的现实问题与矛盾,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答案。要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信息时代环境中的话语权,深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悟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加快理论向文化实践的深层次转化,进一步开创21 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增强文化自信需焕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明灯,数千年来指引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追求繁荣兴盛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在劳动与发展中形成了蕴含卓越智慧、丰富哲学、博大气度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理由,是增强当代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发展自信的重要精神来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信。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要焕发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机,积极为全人类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与世界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与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创造出更加多彩的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需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那些深藏在博物馆中、凝固在中华大地上、镌刻在古文典籍中的文化财富“活起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当前,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国民教育、新媒体文化、消费文化、影视作品等载体结合起来,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潮流,激励人们积极学习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激活社会领域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继承并转化为合理创意设计的动力。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化、现代化与大众化发展。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涵养人的育人优势,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沉自信,培育当代人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发展观与文化观。

(三)继承革命精神推进革命文化的时代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理想信仰的精神基础,是最深沉、执着的精神追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创伤,在艰难险阻中、在重重压力下艰难地探索着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坎坷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党和人民精神不倒的内在力量是对民族的强大自信,是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在这种深沉而持久的自信的基础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砥砺前行,积累了大量的革命斗争经验,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形成了绝无仅有的、载入史册、振奋人心的革命文化。中国的革命文化形成于战火硝烟的特殊年代,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与坚强品质,持续地给予民族以勇于挑战的力量,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以革命文化为根基,不断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及女排精神等振奋人心的中国精神,使革命文化以新的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探索和实践。

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要继承革命精神,推进革命文化的时代发展,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思维去思考革命文化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功能和作用,建立革命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内在关联机制,发挥出革命文化的正向激励、精神筑基功能。多年来,我国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始终不曾懈怠,但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受众群体偏向年轻化,对革命文化的传播需进一步加强创新,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受众群体的认知习惯和文化需求。要重点对井冈山、西柏坡、瑞金等革命老区进行大力度的文化宣传,深入发展“红色旅游”,加快革命老区的经济与文化振兴。加强对革命遗址文物的保护力度,多角度、信息化、深层次地展现革命遗址与革命文物的精神特质。采取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式建立革命文化网络博物馆,强化革命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进一步提高革命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的发展能力和展示水平。此外,需加强对革命文化主题影视作品的监督审查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革命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和敬畏历史的原则,更本色、更真实地展现革命战争岁月的真实历史与奋斗历程,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高质量、承载着中国精神的红色文化作品。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文化的自信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自信,价值观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彰显着文化的特质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革命文化中凝聚价值共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找寻发展的方向,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价值特性,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全社会一致认同和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为引领,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次上强调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需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引导人们从历史思维、现实思维和发展性思维出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文化作品、文化生活、学习生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之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和自觉践行。需重点加强对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鼓励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娱乐、网络生活中,汲取优质的文化营养,自觉抵制低俗、错误、消极的信息内容,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继而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厚植中国文化自信的发展力量。

总之,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功能,来源与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从中国革命文化中获得发展动力,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创新的力量,是在新时代中激励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新作为的重要精神支撑。增强文化自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彰显中国文化的底蕴气度。

猜你喜欢

革命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