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溅射对铁系催化剂表面物相影响的XPS研究
2019-02-18余秋玲潘相米吴砚会
韩 伟,余秋玲,潘相米,艾 珍,吴砚会,梁 衡,邓 鸿
(1.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2.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苯乙烯是石化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目前,乙苯催化脱氢法是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1]。该方法采用的乙苯脱氢催化剂以氧化铁为活性组分,钾为主要助催化剂[2]。为了提升催化剂的性能改良配方,研究人员需要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进行研究。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就是催化剂表面表征的常用手段之一,分析深度一般在1~7nm,当需要对催化剂表面层进行纵向研究时,就需要对样品进行XPS深度剖析。通常采用Ar+溅射样品进行逐层分析获得深度剖析结果。Ar+溅射样品表面过程中能够引起化合物中Ta、Mo等变价元素高价离子产生效应,生成该金属的低价态化合物[3-5]。考虑到铁离子作为易变价金属离子,氩离子在溅射过程中的诱导效应不可忽略。本文利用XPS表征技术,对使用后的Fe-K系催化剂进行氩离子溅射,并以高纯Fe3O4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考察氩离子溅射对表面元素和主物相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乙苯脱氢铁系催化剂的反应过程及后续开发提供有益的信息。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方法
将K2CO3和Fe3O4按照K/Fe质量比为2:11溶解在水溶液中,充分搅拌2h后,烘干并在800℃下煅烧4h得到Fe-K系脱氢催化剂。煅烧后的样品筛分,取16~20目的颗粒置备用。该催化剂在实验室微反应装置上进行乙苯脱氢活性评价,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20℃,乙苯质量空速1.0h-1,进料EB/H2O体积比为1:1.5,反应240h稳定后停止反应并取样,取样前通氮气保护至室温,使用后的样品简记为Fe-K基催化剂。对比实验采用购买的Fe3O4(分析纯),w(Fe3O4)大于98%。
1.2 表征设备和方法
XRD测试是在X'Pert Pro衍射仪上进行。XPS测试用PHI Quantum 2000 Scanning Microprobe电子能谱仪,仪器激发源用带有单色器的Al靶,AlKα1,2能量hν=1486.60eV,分析室真空度优于1×10-7Pa,通过能Ep=23.95eV,所有谱图均以碳污染物C 1s结合能284.80eV进行荷电校正。溅射使用氩离子溅射源,加速电压为4kV,采用扫描溅射,溅射均匀,扫描面积为2×2mm2,溅射强度10nm/min。样品压片后在PHI-2000电子能谱仪中进行XPS深度分析。首先进行窄谱扫描(normal),然后在相同区域内溅射,每次溅射完成后采集信号,深度为6nm,12nm和24nm。
2 结果与讨论
2.1 溅射对Fe-K系表面物相的影响
2.1.1 溅射对Fe 2p谱峰的影
相关资料[4,6]已经排除XPS测试中X射线诱发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在平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考察氩离子溅射对标准Fe3O4和Fe-K催化剂表面主要元素的影响。Ar+溅射Fe3O4和Fe-K催化剂表面得到的Fe 2p谱图见图1、图2。
图1 离子溅射标准Fe3O4的Fe 2p谱图
图2 离子溅射Fe-K催化剂的Fe 2p谱图
从图1和图2可知,未溅射时标准Fe3O4样品及Fe-K系催化剂表面上Fe 2p3/2结合能分别为710.5eV,和710.4eV,电子结合能基本相当,这表明使用后的Fe-K催化剂表面主物相是Fe3O4。
从图1可知,溅射6nm、12nm、24nm后,其Fe 2p3/2结合能依次为709.5eV、709.3eV、709.2eV;此外在715.0eV附近出现伴峰,在706.8eV处出现宽化,而且两者随着溅射深度加深,伴峰及宽化强度明显加强。同样由图2可知,溅射6nm、12nm、24nm后主峰结合依次变为709.9eV,709.7eV和709.6eV,在715.0eV处出现微弱伴峰,且在706.9eV处出现宽化。有关学者研究[7-10]表明,根据Fe2+配位原子的不同,其Fe 2p3/2结合能范围在709.2~709.9eV,特征伴峰在714.5eV,Fe0的则在707.0eV。因此可知溅射后两样品表面主物相均为FeO,且有少量Fe生成。对比图1和图2可知,在相同溅射条件下,Fe-K催化剂的Fe 2p3/2主峰结合能大于标准Fe3O4,且Fe-K催化剂在715.0eV伴峰强度明显弱于标准Fe3O4的伴峰强度。为此通过对Fe 2p3/2解谱,进一步分析其中物相变化的详细信息。
参考相关文献[7,10]对标准Fe3O4样品及Fe-K催化剂的Fe 2p3/2进行解谱。Fe 2p3/2谱图采用Shirly背景扣除,在Lorentzian-Gaussian函数条件下进行谱峰拟合,并将拟合结果换算成Fe3+、Fe2+、Fe0的相对物质的量分数数据,解谱数据见表1。
表1 标准Fe3O4及Fe-K系催化剂Fe 2p3/2解谱数据
从表1数据可知,随着溅射深度的深入,两个样品表面上Fe3+含量越来越少,而Fe2+和Fe0含量逐渐增加,溅射区域的还原程度在逐渐增大。通过对比可知,在溅射相同深度后,标准Fe3O4表面还原物相(Fe2++Fe0)含量明显高于Fe-K催化剂,这说明Ar+溅射引起Fe-K催化剂表面的还原程度小于标准标准Fe3O4样品。
2.1.2 溅射对O 1s谱峰的影响
Ar+溅射标准Fe3O4样品和Fe-K催化剂的O 1s谱图变化分别见图3、图4。
图3 离子溅射标准Fe3O4的O 1s谱图
图4 离子溅射Fe-K催化剂的O 1s谱图
从图3和图4可知,标准Fe3O4样品和Fe-K催化剂表面的O 1s结合能均分别为529.8eV,结合图1和图2可知,其结合能为Fe3O4晶格氧(O2-)结合能;此外在531.6eV附近则有肩峰出现,则可能是表面的OH-或吸附氧所引起[11]。Ar+溅射后,标准Fe3O4及Fe-K催化剂的O 1s结合能都向低电子结合能方向移动,分别变为529.5eV和529.4eV。结合Fe 2p分析可知,529.5eV附近为FeO的O 1s结合能。采用与Fe 2p相同方法对O 1s解谱,并对其含量进行计算,其O2-、OH-及吸附氧的相对物质的量分数分别见表2。
表2 标准Fe3O4及Fe-K系催化剂O 1s解谱数据
从表2中数据可知,溅射前两个表面主要为晶格氧以及吸附氧。开始溅射后,只有在6nm时,OH-及吸附氧相对含量快速下降,随后溅射过程晶格氧含量增加非常缓慢。Baker等研究发现[5],氩离子在多元化合物表面进行溅射时优先刻蚀负离子。由于OH-及吸附氧的半径较大,在溅射过程中被溅射几率大于O2-,且在未溅射表面存在含量较高,因此首次溅射后非晶格氧OH-相对含量下降迅速,随着溅射深度的加大,晶格氧及OH-等被溅射概率相差不大,因此晶格氧相对含量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
2.1.3 溅射对C 1s谱峰的影响
Ar+溅射Fe-K催化剂和Fe3O4样品的C 1s-K 2p谱图变化分别见图5和图6。
图5 离子溅射标准Fe3O4的C 1s-K 2p谱图
图6 离子溅射Fe-K催化剂的C 1s-K 2p谱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Ar+溅射前后K 2p主峰位置维持在292.4eV左右,表明K+在溅射前后化学形态没有发生改变,可见K+没有参与溅射还原反应。但K 2p主峰强度随着溅射深度的加深,其强度逐渐减小,这表明K+在使用后的催化剂表面分布不均匀,越靠近催化剂内部,K+含量越少。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284.8eV出现强的C 1s峰,而在图5-normal谱图的288.6eV出现了C 1s峰,表明未溅射催化剂表面上含有较多积碳和CO32-存在[11]在Ar+溅射过后,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碳和CO32-被Ar+清除。从图6谱图可知,在溅射后标准Fe3O4表面上的由外部引入的少量积碳被清除,其图5的C 1s变化规律一致。
2.2 Ar+溅射与Fe-K催化剂表面物相变化的关联
通过灵敏度因子法计算出两样品溅射前后的O、Fe等元素的相对含量,然后计算出O/Fe原子比,其随着溅射深度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样品表面O/Fe原子比随溅射深度的变化情况
上文分析表明,Ar+在溅射过程中能够将Fe3+还原到Fe2+,甚至是Fe0。Fe3+得到电子被还原,必然有阴离子或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催化剂表面和Fe3O4表面上容易失去电子可能是O2-、OH-阴离子或C原子。由图5和图6可知,首次溅射后,两个样品表面几乎已经不存在有碳元素,但溅射深度加大后还原效应依然存在;随着溅射深度的加深,O/Fe比越来越小,说明溅射过程中O2-、OH-等被择优溅射,溅射产额较高。在Ar+溅射过程中表面上的O2-、OH-部分阴离子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氩离子提供的能量使得O2-、OH-在和Ar+的高速撞击中失去周围电子,导致了Fe3+还原。
乙苯脱氢作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上部分Fe3+被生成H2还原[12,13],而Ar+溅射催化剂过程中Fe3+同样被还原,可见就还原过程来看,两者之间有着一定可比性。本文的研究表明:Ar+溅射过程中,Fe-K催化剂表面Fe离子还原程度小于标准Fe3O4样品,K助剂能够抑制Ar+诱发的Fe3+还原效应。由此可推测,在Fe-K乙苯脱氢催化剂反应过程中,K+在脱氢反应过程中能够抑表面Fe3+过度还原,从而维持Fe3+/Fe2+比在一定范围内。而维持催化剂表面有较多Fe3+的存在,是保持乙苯脱氢高活性[13]的必要前提。
3 结论
(1)XPS分析中,Ar+溅射标准Fe3O4样品及Fe-K催化剂表面时,Ar+溅射诱导还原效应显现。其对样品表面的O2-,OH-阴离子择优溅射,引起溅射区域内的Fe3+被逐渐还原,形成Fe2+和Fe0生成;最终导致Fe 2p及O 1s主峰结合能向低结合能方向漂移,O/Fe原子比逐渐降低。
(2)本文溅射研究发现,在相同溅射条件下,Fe-K催化剂中Fe3+的还原程度小于标准Fe3O4样品中Fe3+还原程度。分析认为催化剂中K+的存在抑制了Ar+溅射的诱导还原效应,从侧面证明了钾助剂在乙苯脱氢过程中能够抑制Fe3+的深度还原,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表面Fe3+/Fe2+比,从而使Fe-K催化剂在乙苯脱氢过程中保持较高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