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容和形式提升语言感知力
2019-02-17吴令春
吴令春
摘 要:在写人文章中,学生应读懂对话内容,感受人物特点;应读懂对话形式,品味人物情感;还应读懂表达变式,享受文学之美。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提升其语言感知力,让其阅读更有深度。
关键词:对话;内容;形式;感知力;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54-02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在日常各类文章的学习中习得。落实在写人文章中,学生就要关注对话的内容和形式,弄明白对话的内容怎么选择,在表达形式上为什么这么写。
一、读懂对话内容,感受人物特点
读经典的写人文章,如果只记住了情节或事件,忽略了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是比较遗憾的。作者常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埋伏到对话描写里,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说话内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个经典故事中,春秋末期的楚灵王为了显显楚国的威风,三次侮辱来访的齐国大夫晏子。但是晏子都能机智对答,巧妙回击,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作者以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第一次,楚王针对晏子身材矮小侮辱晏子,在城门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城。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回复楚王“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让楚王只能乖乖打开城门。第二次,楚王再拿晏子的身材缺陷讽刺齐国没有人,没有人才,言语中充满了挑衅和嘲弄。晏子大义凛然,先是回复楚王齐国人很多,然后顺水推舟说自己“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通过贬低自己来贬低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第三次,楚王更是肆无忌惮地直指齐国,嘲笑齐国人没出息,到楚国做盗贼。晏子面不改色地说:“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机智反击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齐国的好人到楚国变成了盗贼。学生从晏子的语言中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这些性格鲜明的对话,刻画出晏子的人物形象。
又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文,文中有三个小故事。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主人公蔺相如为例,每个故事抓住一处对话让学生进行精读悟情。如“完璧归赵”中的“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渑池之会”中的“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负荆请罪”中的“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齐读课件上的这三句话,并提醒他们注意红色字体部分“撞”“拼”“避”这三个字。在对比朗读中,学生们感知到前两句是对秦王说的,十分勇敢;第三句是说给廉颇听的,比较谦逊。这三句话都在表明,蔺相如是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前两句话有相似性,第二句话强化了第一句表达的效果,都是蔺相如向秦王表明:自己不在乎个人性命安危,一心只考虑国家的利益。第三句话看似和前两个故事有矛盾、有冲突,但是学生仔细想过后,会明白蔺相如放弃个人的名誉,避开气头上的廉颇,为的是不激化二人矛盾,也还是一心为国家利益着想。当学生读懂这三句话,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明白了蔺相如的情感,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三句话巨大的反差,也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成张力,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蔺相如的话,不止文中双引号中的那些。学生还找出一些作者没有写出来的蔺相如的话的空白处。比如他进宫面见秦王,对秦王的一些礼节性的问候;他让身边的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悄悄话;向赵国的人描述发生在秦国的事的语言等。作者省略不写,是因为这些与本文的中心关联不大,不能很好地突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物性格特点。
因此,学生们知道,作者精选的说话内容是有讲究的,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情感等。生活中的話,不必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只有将与中心密切关联的、能突出人物性格的语言写进文中,才能保持人物语言的干净、简洁。读懂说话的内容,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继而才谈得上独立阅读。
二、读懂对话形式,品味人物情感
一般情况下,对话的组成不单包括说话内容,还有提示语。提示语提示“谁说的”“怎么说”。提示语所在的位置是灵动的,有时在说话句前头,有时在后头,有时在中间,甚至有时调皮地藏起来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有多处表达用到了不同的说话表达形式。学生找出对话的四种不同形式,并汇报着学习成果。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这一处,提示语在说话内容部分之前,强调的是提示语。提示语“眼睛亮亮地”“兴奋”,强调母亲的神态,传达出她对儿子的爱。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这一处,提示语在说话内容部分之后,写在前面的说话内容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深。这句问话,表达出巴迪渴望得到爸爸称赞的急切心情。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这一处,提示语在说话内容部分中间,提示语前后的内容是同一个人说的。母亲的话比较长,提示语放中间,一分为二,读起来就很轻松,也容易读明白。在内容上,一般突出前面的说话内容,后面的意思有所转折。整句话传达出她对丈夫的过分严厉的不满,希望他能给孩子一点精神鼓励。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一处,省略提示语。省略提示语一般发生在两个人间的对话。上文已经交代了人物,读的人顺着情节的发展,即使没有提示语,也能知道是谁说的。略去了提示语,更能突出说话的内容。句子短,读起来很轻松,表达也流畅,反映出主人公巴迪对这两种爱的表达形式的认可。
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使人物情感更饱满,人物形象更鲜明。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学生们也找出文中对话句与平常表达的不同之处。文中写道,修身课上,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理,有的说为做官,也有的说为挣钱。学生发现第四处的回答是“为吃饭而读书”,只有对话,却没有提示语。大家猜不出是谁说的,但都能判断出不是主人公周恩来说的。为什么这句话不加提示语呢?因为这句话是谁说的不重要,省略提示语,淡化这无关紧要的答案,才能更凸显出下文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的回答更有意思,是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分开,说话内容单独成段。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都是单独成段,绝不是偶然。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读,大家发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了,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对读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它单独成段,起强调突出作用。
不同的说话形式,能充分传达人物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情节的变化和发展。提示语怎么用,十分有讲究。如果在写作表达时,也试着几种形式交替使用,那么表达会显得灵动,读起来更顺畅。
三、读懂表达变式,享受文学之美
(一)说话用转述
带双引号的说话句,叫直叙句;不带双引号的,叫转述句。《将相和》的“完璧归赵”中,有一处转述句: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蔺相如,这句话是他对秦王施的缓兵之计。这话能体现他的机智,凸显文章的中心,为什么不用直叙,以显示其重要呢?
综合来看这段话,蔺相如在说这句话之前,还有两处用直叙的语言描写。第一处是“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此处蔺相如用计谋从秦王手中取回璧,相当于是虎口夺食。这一处能体现他的机智,用了直叙,带双引号,显得重要。第二处是“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此处身陷秦宫的蔺相如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要撞碎自己的脑袋和璧,吓得秦王不敢上前抢璧,璧才暂时回到蔺相如手中。这一处,不光体现他的机智,更表现出他的勇敢,所以也用了直叙。
到这一处转述,已经是第三处了。连接在一起,太多、太紧了。所以在第二处的高潮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转述,给太密集的说话留一个空白,看起来舒服,读起来也舒畅。疏密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学就是这样,既有人性之美,又包含文学之美。
(二)说话不用“说”
要让说话句精彩,提示语“说”字需要变形。就是叙述部分不用“說”字,而是用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来代替。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中有一处语言描写: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在这部分的人物对话中,妹妹说话,“说”字用“插嘴”“分辩”来代替,读起来避免枯燥平淡,符合人物年龄和性格特点,切合当时俩人争论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作者的用心之处。使用变式的提示语,让文章更形象生动。读懂表达的变式,也就把握住了人物的形象。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内容和形式,既能提升其语言感知力,也能让其阅读更有深度。在读懂的基础上,去读万卷书,增加阅读的广度。深度与广度双管齐下,学生读这一类文章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就会逐步形成。学生充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可逐步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