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安全智能监管系统信息框架探讨

2019-02-17张开蓝李义兴徐忠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具管理人员

张开蓝 李义兴 徐忠盛

1.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湖北 武汉 430015 2.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信息交互水平,可视化、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已得到广泛运用,建设工程政府监管工作也向着网络化、数字化转变。然而,在实际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其使用领域多为企业内部管理层面,缺乏对项目现场安全动态信息的收集,信息化处理数据的运用程度较低。因此,如何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使用信息化工具有效采集一线安全管理数据,了解参建各方安全管理履职状况,成为了监管部门实现智能安全监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主要问题

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发展较快,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会将平时现场安全管理不尽如人意之处充分暴露,因此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二是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信息化工具的“狂轰乱炸”,部分单位出现“审美疲劳”,甚至认为信息化工具对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不便”,从而恶性循环,导致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并未发挥实质性效用;三是项目各参建单位参与度不高,安全数据未能形成共享闭环,不能给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建设工程智能监管总体框架

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面临的诸多问题,建设系统科学的工程智能监管总体框架已经迫在眉睫。其总体思路是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模式,按照“专业化咨询、全过程服务、信息化实施”的基本路径,构建职责分明、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由过去粗放型、片面式的检查抽查转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精细化、全覆盖、不间断排查,从而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纠,监管部门依据大数据分析实施针对性执法、差异化监管,充分调动参建各方人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1、框架搭建原则

统筹规划,建立标准。坚持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构建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从一线员工、项目管理者到公司管理层全员参与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增强标准制定、实施与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需求导向,明晰职责。以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一线安全管理人员的需求,构建项目工程安全大数据监管系统,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细分到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时间和区域。

放管结合,差异监管。建立项目自查、监理检查、业主抽查、参建各方公司联合督查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参建各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透明化、标准化、系统化,确保参建各方安全履职分工清晰、工作留痕,监管部门对于工程建设实时状态能精准掌握,在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后,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支撑。

2、框架建设规划技术路线

系统纳入监管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通过APP、电脑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端口,设置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状况分析、项目进度控制等众多重点应用功能,实现一体化、全方位建设工程智能监管框架体系。

图1 框架建设规划图

三、建设工程智能监管实施要点

1、统一思路

按照“风险隐患始终存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理念,以“隐患问题多发现、快整改”为衡量各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标准,鼓励现场自查自纠,从而改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工具认知误区。

2、培训深入一线

信息化工具虽然操作简单,但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受传统监管方式的影响较大,对信息化工具的接受程度较低、掌握进度较慢,仅靠一两次的集中培训也无法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需要信息化工具研发人员深入项目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多次培训,解答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使用人员对信息化工具的熟练度,从而推进信息化工具的普及使用。

3、定制研发

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熟悉现场安全管理的整个流程,同时也是信息化系统的发起者。因此,在软件研发过程中要从便于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操作的需求出发,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现信息化工具操作简单、快捷的目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使用者级别专项定制不同菜单,从而提高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效率。

4、任务分解

通过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根据项目特性量身定制工程隐患问题数据库,结合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和相关要求,细化生成定制管理流程,实现日查、周查、层查、内业检查、月查的定量化(定量化细分到排查类型和数量),并由系统根据使用人员的岗位、区域、项目自动推送至其他管理人员,项目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完成规定的安全管理任务,降低一线人员工作量和专业、经验要求,增强现场风险隐患排查效能。建立完善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多防线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风险隐患检查无漏项,风险隐患整改复查形成闭环,大幅提高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效果。

5、数据运维

运用信息化工具收集现场信息后,通过后台与不同时间段、不同项目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避免部分项目弄虚作假,敷衍应付。通过后台数据处理,及时将发现的数据收集遗漏问题反馈至项目上,提高现场收集的数据质量,强化后台与项目联动,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效能。

6、标准建设

智能监管信息建设也是标准建设,需要制定一系列实施标准细则,主要包括风险库的制定标准以及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工具使用管理细则。只有将规范标准及管理要求细化明确后,参建各方、监管部门的使用者才能有标准可据。

7、定期改进

定期对各项目使用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分析,采取一系列奖惩措施,对信息化工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修正,同时根据现场使用者反馈的需求和出现的各类问题对信息化工具进行优化升级,保障信息化工具的长久使用。

结语

从国内外建设项目安全监管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工具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已成为大势所向,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将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监管。本文详细阐述了建设工程智能监管中的常见问题,并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监管整体框架,进一步论述了其实施要点,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效能。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工具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巧用”工具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