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腹壁窦道形成分析

2019-02-16周志敏袁勇王文俊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窦道

周志敏 袁勇 王文俊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窦道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及窦道形成是临床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2018年出现—例阑尾炎术后慢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杜某,男性,38岁,肥胖体型,因“右下腹疼痛5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5月8日在连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阑尾充血水肿明显,大量脓苔形成,周围包裹粘连严重,肠管水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后给予“头孢他碇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术后病检报告: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7天后患者伤口出现脂肪液化,大量洗肉水样液体渗出,经开开伤口换药后于5月18日在局麻下行“二期缝合术”,术后恢复良好,于5月21日康复出院。患者同年8月底阑尾切口破溃渗液,自破溃处探查深约3~4cm窦道,局部彩超报告:右下腹部阑尾区皮下低回声管道样结构,经换药无明显好转,于10月12日在连硬外麻下行窦道切除+清创缝合术,术中发现窦道深达腹膜层,皮下及肌层周围散在大量微小脓腔,每一个小脓腔底部都有线头残留,给予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及残留线头后敞开换药,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对症治疗,组织新鲜后全层缝合,留置伤口负压引流7天后拔管拆线出院,患者10月底伤口再次出现破溃感染,局部造影提示:皮下窦道形成,经長期换药后于2019年6月底痊愈。

2讨论

2.1阑尾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结合本患者临床资料,笔者认为以下因素是导致阑尾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主要原因:1)病史过长。2)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3)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4)患者肥胖体型增加了脂肪液化的发生率。5)术后休息不充分。6)切口内异物残留,主要是部分患者对线结的敏感性是造成切口感染和长期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2.2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资料,包括查体、局部彩超、窦道造影等诊断较明确,但要注意腹壁瘘管和腹壁窦道的鉴别,如果经腹壁瘘口注入造影剂行x线检查,造影剂进入腹腔或肠腔,可诊断为腹壁瘘管,未进入腹腔,造影剂局限于腹壁者可诊断为腹壁窦道。

2.3腹壁窦道形成的防治:1)预防腹壁窦道形成首先是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术中严格无菌原则,加强肠管和切口保护,预防切口感染;2)对于阑尾脓肿,严重的回盲部粘连,不能强行分离,应做引流,引流是防治腹腔感染的关键;3)腹腔和腹壁的清理要彻底,不能遗留纱布、缝线等;4)术后引流要及时拔除;5)一旦窦道形成要积极处理,首先查清方向和原因,扩大切口,彻底清除线结及其他异物,包括坏死组织等,分泌物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坏死组织必要时电可行病理学捡查,排除结核等异常菌感染的可能,经积极治疗均可尽早痊愈。

猜你喜欢

窦道
全麻后拔除T管窦道断裂的原因及预防3例报告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负压拔罐治疗简单窦道的疗效观察
窦道入路肾镜下治疗腹腔感染性窦道1例报告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颏部牙源性皮肤窦道诊治的临床研究
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临床研究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结核性窦道合并感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