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窦道合并感染1例

2012-04-13赵惠强田俊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窦道抗酸大腿

赵惠强,路 闯,田俊华

结核性窦道合并感染1例

赵惠强,路 闯,田俊华

患者,女,49岁。2007-04行“右大腿脂肪瘤切除术”,术后切口不愈合,一直有分泌物。2008-08再次行清创缝合术,切口仍未愈合,并有脓性分泌物。病程中无发热、胸痛、胸闷、咳嗽、咳痰,无关节红肿、疼痛、畸形等。查体:右大腿中上段外侧可见一创口,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组织红肿,局部皮肤无静脉怒张,局部无压痛。2009-10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右股骨MRI示:右股骨中段外侧软组织感染。家属成员中有肺结核病史。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双肺肺纹理增重紊乱,两肺中下肺野似可见斑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不清,两肺感染可能性大。窦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窦道分泌物曾3次查抗酸杆菌,入院第1次(未用药物治疗)抗酸杆菌阳性,用药后2次未检查出抗酸杆菌。右大腿窦道造影示:窦道向上与股骨平行达到大转子处,呈囊性改变。诊断:右大腿软组织结核窦道合并感染。

治疗方法:①抗结核药物及保肝药物治疗:应用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1次/d、异烟肼注射液3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B6片20 mg口服3次/d;葡醛内酯片200 mg口服3次/d;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以后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②手术治疗:患者左侧卧位,硬膜外麻醉,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后贴护皮膜;向窦道注入美蓝,窦道口梭形切开,由窦道口沿窦道向近端切除,右侧大腿上段外侧切口至臀部长约20 cm;术中见窦道呈条索状,与周围组织粘连,到大转子处窦道呈囊状扩大;无菌纱布保护周围组织,术中勿切破窦道壁,完整切除窦道,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窦道切除后使用双氧水、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置引流后缝合切口,包扎;③外科换药: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使切口分泌物能够充分引流,同时压迫止血,减少渗出;术后切口有较多渗出,第12天切口局部肿胀,拆除切口上部、下部(原窦道口)局部缝线并放置油纱条引流,每日清洁换药;第20天右大腿切口大部分已愈合拆线,上部拆除缝线处切口每日换药用蝶形胶布固定使其对合,促进切口愈合,下部原窦道口处切口愈合情况不佳,逐渐形成窦道,深约3.0 cm;以后每日换药使用注射器依次抽取双氧水、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窦道,无菌棉签擦拭肉芽组织表面至新鲜肉芽出血,然后用细胞生长因子喷创面,置油纱条引流;因患者创面渗出及营养不良,给予间断性少量输入血浆;术后第34天,切口仅剩下部窦道处不愈合,深度变浅约1 cm,每日换药后用链霉素粉填塞窦道,右大腿切口渗出逐渐减少,窦道深度变浅,用细胞生长因子喷窦道;术后第45天,右大腿窦道基本闭合,无渗出,患者出院;④术后治疗与随访: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出院后1个月来院复诊右大腿窦道已完全愈合。出院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恢复体力劳动。随访6个月无异常。

[2011-10-11收稿,2011-11-20修回]

[本文编辑:董冰媛]

book=7,ebook=108

R529.4

B

463000河南驻马店,159医院骨科(赵惠强,路闯,田俊华)

猜你喜欢

窦道抗酸大腿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痰标本替代物的抗酸染色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