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小说教学模式新探

2019-02-16马志英

文教资料 2019年34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教学模式

马志英

摘    要: 信息时代,要提高中国古代小说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本文认为采用课堂设问,引发思考;比较鉴赏,拓展思维;情景再现,增加体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文学课程的美育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美学修养。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教学模式    人文情怀

古代小说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奇珍,它以特有的文学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列的地位。许多大学中文专业都开设了古代小说方面的选修课,为古代小说教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有配合与补充作用[1](115-117)。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古代小说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了探索和思考,总结了几点较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与同行商讨与指正。

一、课堂设问,引发思考

目前高校普遍运用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整堂讲授,学生只记笔记,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善于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是教师教好古代小说课的前提,从教学实践看,设置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一剂良方。文学课程的特点在于重理解与感知。大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和感知,达到总体把握作品内涵的效果。

对于长篇小说,教师可以精选几部分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掌握解析文本的方法,在讲解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小说结局”的看法;《水浒传》中“梁山虎女形象大家谈”等,这些问题或发人深省或具有争议。学生在做了一番思考后,大都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认识。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力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使学生体会到争辩与慎思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

教师还必须对设置的问题做一些示范与讲解,以便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思路。如唐传奇名篇《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之死,可以说是由于李生的负情薄幸,也可以说是由于霍小玉不够清醒与理智,还可以说是由于唐代门阀制度的森严与冷酷,或者别的观点。不管怎么说,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都能成立,教师就应给予肯定。“这种设置问题、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和创造者,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2](61-64)。

二、比较鉴赏,拓展思维

比较鉴赏法是中国古代小说课程教学中值得尝试的一种方法。它从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层次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探求鉴赏对象的异同,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重要作用。

比较鉴赏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人物形象的比较鉴赏,就是通过人物形象的比较,以显示其形象和性格特征,可以从肖像、语言、行动和细节等方面入手,比较不同作品中具有同类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比较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如《水浒传》写了武松打虎,也写了李逵杀虎,二人的行为是近似的,但二人的性格不同,打虎、杀虎的具体情景不同,所以二人的表现也就不一样。通过对二人形象的比较鉴赏,既揭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引发了他们更多更深的思索。二是主题比较鉴赏,小说主题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钥匙。中国古代小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主题,如反讽、巧言、谋略、情爱、公案等,在古代小说教学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主题深入探讨。例如在学习明代拟话本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可将其与唐传奇名篇《霍小玉传》比较,同为妓女,她们追求爱情的过程都是艰难曲折的,二人最终结局都是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通过比较分析之后,学生发现虽然她们最终的结局是一样的,但她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她们是不同时代的两个妓女形象。霍小玉是一个情感充溢的女性,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不够理智与清醒,杜十娘则是一个觉醒了的妓女形象,不幸的遭遇使她对社会与人生完全绝望,所以死是她的必然结局。通过比较,学生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三是情节比较鉴赏,情节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小说构成中有重要作用,是人物活动的产物,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在古代小说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说情节的教学环节。我国古代小说非常重视故事情节的偶然巧合,小说家们常用一些巧妙的结构方法达到巧合的目的。如在宋元话本及明代的拟话本小说中就大量使用了巧合的情节设置,以推动故事的发展,可以选取几篇作品让学生比较鉴赏,总结这种情节结构的基本形式和技巧特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比较分析文本的能力。

三、情景再现,增加体验

基于古代小说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主体,开展创造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归整出若干探讨话题,引导学生研读原作,引发争鸣,让学生在相互辩论中形成观点,表达见解,拓展思维。例如《三国掌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历来都是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于这类人物形象,教师要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课前查资料,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等多角度做出评判,课堂中学生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等多角度做出评判,各抒己见,课后写一篇文学评论,交给老师点评。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小說课堂中对于‘微观视野的强调意味着为多重视角的审视敞开大门,师生视角的共同聚焦也必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小说的审美价值”[3](87-90)。可以用课堂表演的形式阐发各自的理解和观点。例如教学唐传奇名篇《李娃传》时,可以让学生甲、乙、丙分别扮演李娃、荥阳公子、老鸨,进行情景表演,令学生感同身受,加强体验。这样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看戏等故事情节都能以表演再现情景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可以说是古代小说课程教学的新尝试。

四、模拟写作,培养小说家

优秀的古代小说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反映,它所蕴含的思想启迪和创作经验是值得学习的。开设古代小说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说思想內涵和丰富多元的表达形式及沁人心脾的美学魅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古代小说课堂模式需要教师适当结合古今文学理论的异同进行讲述,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古今修辞句式的不同表达,学习其中的文学表达,提高文学写作水平,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

在课堂中选取经典章节和语段,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总结写作技巧。“如果不解决学生的小说文本阅读问题,课堂教学、撰写相关论文就无从谈起”[4](145-147)。尤其要反复阅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情景描写、神魔小说中的浪漫书写等内容,对于今天的文学写作、文章创造仍有“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文学语言表达,而且为突破现有文体、创造新的文学体裁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启示。这对于大学生文学写作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古代文小说的课堂模式中,要注重把古代小说与文学写作结合起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异同,并指导学生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沿用到写作实践中。对于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的大学生而言,把创作作为必备的、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当作未来工作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古代小说课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写作训练模式,那就是用古代小说体裁进行文学创作。根据文科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古代小说中的诗词歌赋、传记书写等形式撰写现代白话小说或散文,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古代小说课程充分发挥出学生期待的实用价值。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如何把古代文化引入现代人的视域,让学生渴望了解小说作品,渴求获取古典文学知识,从而对古代小说产生兴趣,是从事古代小说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若一味地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则显然已落伍,不受学生欢迎。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展示古典文化的魅力,做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古代小说课堂上,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理想的现代科技应用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带领学生在古代与现代、平面与立体多个时空维度中纵横驰骋、尽情穿梭”[5](116-117)。

可以尝试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制作集图像、声音、三维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这种多媒体课件要比传统的话语讲述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接触到较大范围的信息,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总体把握。可以利用由古典小说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资料较多的优势,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将之与阅读小说相结合。通过比较这些异同,学生形成见解,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如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自上映以来就倍受关注,尤其对人物造型、语言对白、情境创设等方面的争议最多,可以让学生先看视频,再做比较分析。学生几乎都有话想说,在课堂上形成争鸣的局面,这种争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加强理解作品与提高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

总之,中国古代小说课程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学习状态中的古代小说阅读并非简单的消遣性阅读,而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阅读”[6](62-64),这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将传统讲授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优化教学模式有机联系,就能使这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上一些思考和实践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目前实践仍然在陆续积累经验和发现不足,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海洋.明清小说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3).

[2]秦良.论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型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张文恒.论古代小说课堂教学中的“宏大叙事”与“微观视野[J].韩山师范学院,2010(2).

[4]杨剑兵.关于古代小说教学方法的再思考[J].三峡大学文学,2012(2).

[5]张伟红.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研究的教学模式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11).

[6]蒋玉斌.古代小说的“三步教学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