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2016-05-28蒋大年
蒋大年
摘 要: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解决语文教学“结构性”失衡等问题,需立足听读说写,回归语文本真,渗透人文情怀,焕发文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强化写作与听说教学,培根固本,补齐短板;以语化人,以文弘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关键词: 听读说写 人文情怀 语文素养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1.重形式,轻实效——语文教学缺乏“语文味”。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既要“解惑”,又要“传道”,但语文“载道”的根基在于言语文字,如果脱离了语文的言语特性泛谈思想、空讲道德、虚论情感,则易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丧失语文的根本属性。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凸显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本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一些课堂中,教师为追求活跃氛围,无限度降低问题难度供学生讨论,实际上学生不需思考即可应口而答;或是偏离教学主题组织各类活动,课堂看似热闹,实则与教学脱节……这些偏重形式而不顾实效的做法使语文教学变了味,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害而无益。开展合作探究是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而不是止于肤浅;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等于放任自流,毫无底线。语文教学中,任何环节、活动都应以语言文字为落脚点,体现出“语文味”。
2.重阅读,轻写作,略听说——语文教学体系的偏差与错位。
个体言语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读说写四个方面。涵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教会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言语工具进行更好的表达交流是语文课程及教学的基本功能和重要目标,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应试的导向,师生更加重视可迅速提升或可直接转化为分数的显性知识的掌握,普遍存在重视阅读、轻视写作、忽视听说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对各类教材的处理上,“文本阅读鉴赏”部分“一统天下”,而“表达交流”部分则往往被弱化,特别是“口语交际”部分则更少涉及;在日常教学中,分析、概括等答题技法训练多,鉴赏、体悟和写作的时间少。语文教学体系的偏差与错位导致一些学生长于做题却疏于运用——读得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写得比较肤浅,说得缺乏条理,甚至陷入了“哑巴语文”的窘境。
3.用技术代替艺术——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各学科教学均追求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毋庸置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可以呈现大量文本信息,极大地拓展课堂信息量。但多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反为其所累。通过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是多媒体的一大优势,但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其魅力不在于套版预设而在于生成创新,而在于具象刻画中的抽象提升,在于想象联想中的语言感悟和思想启迪,在于“借语传神”。可见,二者在呈现目标上并非完全一致,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并不是随时适用,处处要用。
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课堂信息量越大教学效率就越高”的认识误区。于是,多媒体更成了承载大容量信息的宠儿,课件切换之间,大量讯息随即呈现,看似内容丰富、气氛活跃、高效便捷,但大容量课堂未必就是高效课堂。如果一堂课全程以课件为主导,学生往往就会囿于老师和课件的预设之中,失去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涵泳品味的时间,实际上所获无多,反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4.用教师讲解代替学生体悟——事倍功半,师生皆苦。
日常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总担心学生对知识或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于是把文本掰碎揉烂,整堂课勤析细讲,不厌其烦。就单节课而言,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深刻领悟,但长久如此则适得其反。从实际效果看,用教师的大量讲解代替学生自主体悟,不仅压抑了学生自主分析的积极性,更使他们养成了一切靠老师的习惯,使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逐步丧失了阅读兴趣,最终所获无多。
二、立足听读说写,回归语文本真
1.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和处理听读说写四者关系,解决语文教学“结构性”失衡问题。
新的时代,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体而言,言语能力已不再是专业能力之外的附加或点缀,而是其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较好地从事工作、开展人际交往的通用必备技能。
听读说写作为言语功能的四个维度,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不善听读则难以准确接收外界信息,易造成误解、误判;不善说写则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易造成沟通障碍。在教与学中,我们应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四者关系,不可偏废。
2.语文应是表情达意的言语工具,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应试工具。
在日常教学中,迫于应试压力,师生往往更注重字音、字形、词句释义、阅读理解等考点的识记和训练。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若一味陷于“应试”训练,把语文当做应试的工具而不及其他,则会丧失言语作为艺术的优势,学生学习毫无乐趣可言,应试效果反而不好。
实际上,应试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方面,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统一的。很多学生学习语文都有“无心偶得胜于有意训练”的体会,其实体现了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应试能力的一种助推效应。我们应将语文应试的一面与实际运用的一面统一起来,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以专题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学生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突出重点,兼顾其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应对考试有乐趣,培养能力有抓手。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强化写作与听说教学,培根固本,补齐短板。
强化写作与听说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成绩,有助于丰富学生语文体验,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途。但在写作与听说教学中,往往存在一种错觉,即口语表达最易,不需练习;写作最难,训练难以收效。师生往往忽视前者而逃避后者,使之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短板。但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看,这些短板必须补齐。一方面,说和写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输出环节,这一过程中,需要个体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其他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择优处理,对个体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中学阶段,限于知识、生活阅历的局限,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在深度上会进入一个短暂的“高原状态”,强化写作与听说训练,会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思考、体悟,在说和写的提升中,实现读的突破和理解的深入。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内容,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话剧表演活动等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巧于表达;通过日常练笔、读书笔记、心得交流、专题写作练习、征文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范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报、校刊等媒介为学生搭建表达交流、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巧说勤写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听说和写作不仅是一堂课的任务或是试卷上的一道题,而且是我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与人交流、与自然对话、思考人生、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诗性演绎和艺术呈现。
三、渗透人文情怀,焕发文学活力
1.语以化人,文以弘道——彰显人文情怀,建构艺术人生。
语文的知识性和言语性决定了其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地位,而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则赋予了其丰富而深邃的艺术价值,会对个体精神成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文性并非语文所独有,但相比其他科目,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对个体的影响不同于道德的说教和法规的约束,而在于气质的锻造、品格的诗化和精神的涵养,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功在长远。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优势和教化功能,在教学中以语化人,以情动人,以文弘道,渗透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向善尚美,抒写真情——教真语文,学真文学,养真性情。
引导学生向善尚美、养真修德,是语文教育的最终指向。但近年来,学生习作中“假大空”盛行,充斥不少虚假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根植于生活的沃土,并借此触摸社会的真实,唤起内心的真情,感悟人生的真谛,使学生认识到,虚假的绚丽只能博一时眼球,只有真实的思考、真挚的情感才能真正引发共鸣,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活出真性情,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