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9-02-16郭雯佳贾亚男索朗卓嘎许建成
郭雯佳,贾亚男,周 琪,索朗卓嘎,许建成△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检验科;2.儿科,长春 130021)
目前国人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致肝病发病率居高[1],早期诊断肝病对患者病情预测和及时诊治非常重要[2]。公认肝功能检测常规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但实际应用时发现这些指标特异性较差,易受机体状态或其他系统疾病、药物等影响[3],因而临床在寻求灵敏度高、特异度好的诊断指标。血清甘胆酸(CG)是胆汁酸主要成分之一,较常规指标能更好地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预后状况[3-4]。本研究通过检测121例肝病患者血清CG水平,探究CG与经典肝功能项目的相关性,分析CG对肝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肝胆胰内科121例患者为肝病组,其中男87例,女34例,平均年龄(48.63±14.02)岁。全部患者中病毒性肝炎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7.03±12.17)岁;肝损伤组13例,其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45.00±11.22)岁;肝硬化失代偿期组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28±11.60)岁;原发性肝癌组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平均年龄(54.28±9.31)岁;原发性肝癌术后组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53.00±6.42)岁。同期4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79±19.24)岁。各疾病亚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参考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5];原发性肝癌诊断参考我国肝癌诊疗规范[6];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均选取术后1年者;肝损伤诊断参考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7]。
1.2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另取500 μL血清置-20 ℃冰箱保存,统一检测CG、AST、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清蛋白(ALB)、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UBIL)和总胆汁酸(TBA)。标本测定流程、定标、质控严格按说明书进行。CG检测采用均相酶免疫法,试剂由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他肝功能指标试剂来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指标均使用迪瑞CS-1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以Bonferroni法矫正α,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诊断效能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1则为最理想的检测指标,0.9以上为诊断价值较高,0.7~0.9为诊断价值中等,0.5~0.7为诊断价值较低[8],以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各肝病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除原发性肝癌术后组ALP、TBIL和UBIL外,其余各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间除ALP、TP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水平最高为肝损伤组,最低为原发性肝癌术后组;CG水平在病毒性肝炎组与肝损伤组,病毒性肝炎组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肝损伤组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原发性肝癌组与原发性肝癌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肝病组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疾病组血清肝功指标及CG比较[M(P25,P75)]
续表1 各疾病组血清肝功指标及CG比较[M(P25,P75)]
a: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5,各肝病组间比较;c:P<0.05,与病毒性肝炎组CG比较;d:P<0.05,与肝损伤组CG比较;e:P<0.05,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CG比较;f:P<0.05,与原发性肝癌组CG比较
2.2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CG与各指标相关性 除TP外,肝病组中各指标均与CG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中各指标与CG均无相关性,见表2。
2.3肝病组各指标检测结果ROC分析 在AST、ALT、GGT、ALP、CHE、TP、ALB、TBIL、DBIL、UBIL、TBA、CG中,CG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0.98、99.2%、97.9%,见图1。
图1 肝病组各指标ROC分析
表2 各组CG与各指标间相关性
3 讨 论
CG是TBA成分之一。TBA存在于胆汁中,包括初级和次级胆汁酸,两者均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胆酸盐或结合甘氨酸或牛磺酸后形成CG或牛磺胆酸[9]。TBA是多种胆汁酸混合物,其灵敏度、特异度与单一小分子CG相比存在优势[10],故目前认为CG应用前景很广[11]。CG由肝细胞合成后排入胆囊,随胆汁流入十二指肠,约95%被重吸收至肝脏[12]。生理状态下血清CG主要与蛋白结合,循环系统总量不超过1%[13]。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可引起CG代谢紊乱[14],血清CG升高程度与肝细胞损伤及胆汁酸代谢障碍严重程度有关[4,9]。
本研究发现,除原发性肝癌术后组ALP、TBIL和UBIL外,其余肝病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肝病组各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变。CG水平在各疾病组间由高到低依次为肝损伤组、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原发性肝癌组、原发性肝癌术后组。其中,CG水平在病毒性肝炎组和肝损伤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弥漫性肝损伤时血清CG与病变范围及程度密切相关[15],而病毒性肝炎、肝损伤和肝硬化失代偿时肝细胞出现急性大面积严重破坏,故CG均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组与原发性肝癌术后组之间CG水平无差异,可能是因为例数较少或术后时间较短。本研究入组患者差异大及病例数较少,故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检验效能较低,也可能导致各疾病组间CG差异不明显。除TP外,肝病组CG与各指标均有相关性,故多指标联用可为肝病诊断提供更多信息。笔者认为CG在反映肝脏疾病时与提示胆道病变指标联系更为紧密,本研究CG与TBA、TBIL、DBIL、UBIL相关性很高,但与CHE、ALP、GGT等反映胆汁淤积的指标相关性不高,可能由于各病变阶段变化幅度及速率不同。经与各检测指标比较,CG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表明CG对肝病诊断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
本实验CG检测采用均相酶联免疫法,为抗原-抗体结合,特异度高[10]。CG灵敏度高、出现早、恢复晚[15],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及肝损伤动态过程,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