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及路径探讨
2019-02-16杨雪松
杨雪松 赵 彦 李 勇
(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 成都 610097;3.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四川 成都 611137)
一、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1.服务社会是高校基本功能之一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就提出了大学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创建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也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中提道:“高校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具有三大职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当今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对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服务社会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开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同年,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全国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负责人再次强调,“要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要鼓励、推动或者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制定,为地方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二、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践行“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在这种理念引导下,威斯康星大学开展全面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大学,并从最初的社区大学发展成为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国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模式可以概况为三种。一是高校主导模式,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由大学委派校内学者到地方政府部门担任顾问及指导,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在各地开设短期课程,让知识传播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担任某些部门的工作。二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以“硅谷”为代表。195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并将科研成果用于促进硅谷的发展,将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整合起来。三是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相互作用大学”的机制包括以下五点:通过学校发展解决社区问题、学校与社区合作解决当地的问题、学校重视研究全国重大的社会问题、学校树立以地方为中心的观念、制定详尽的学校与社区相互作用的战略。[1]
我国教育部门也大力倡导高校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借鉴硅谷发展的经验,我国许多地区也成功创立科技园区,中关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国内学者也对此做了不少研究,多集中在探讨相关实施途径上。如苏州科技学院学者对江苏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进行实践探索,总结出江苏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五大路径。[2]还有学者对广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3]也有学者以某所高校为例,总结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
三、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地域优势
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举办,在地域上离地方政府和企业更近,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对接服务可节约大量成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区位优势。此外,地域上的邻近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了方便,也为学生参与实践、实习活动提供了便利,为高校服务地方从时间及信息沟通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合作机会。
2.文化优势
地方高校拥有具有特色的研究所、科研团队及图书馆等资源,是区域的文化中心,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服务区域文化发展,也能促成高校自身的发展。积淀地方高校的历史文化,凝聚高校的精神,以自己先进的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创新地方高校文化宣传的形式,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区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交融,满足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高校也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资源优势
各类场馆是高校的优质社会资源,若能得到充分利用,势必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场馆开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机能。例如:高校的运动场馆能够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网络教育中心、图书馆为促进市民再学习提供重要场所;开放展览馆、陈列馆、艺术馆以及音乐会、文艺演出等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作品展示厅、实验室的开放,对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意义深远。
4.科研优势
在我国的科研体系中,高校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所有高等学校(113所)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57项,占比72.7%。其中,有64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14项,占比52.8%。地方高校依托其科研成果,可以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通过建立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项目,地方高校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四、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1.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观念不强
不少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意识不强,往往只专注于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学生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学与科研模式相对封闭,科研导向与经济发展需求偏离。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发表论文,用以晋升职称,不注重与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相联系。科研成果虽多,但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地方高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普遍缺乏深度思考和战略部署。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地方院校多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与一流院校相比,科研能力往往较弱。许多地方高校获批的科研项目存在与市场脱节的情况,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较弱,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部分地方高校虽然构建了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就区域经济发展为当地政府提供咨询,但数量不多,各学科的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导致学校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据调查,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比率较低,仅有15%,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高达60%。[4]
3.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尚未将服务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战略目标,致使地方高校不能对此进行统筹布局。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尚不明确,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通常依据教学和科研成果来制订激励政策,没有将服务社会纳入评价标准,致使大多数高校教师遵循于传统的职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参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高校与所在区域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各方多出于功利性和自身利益的维护,未能将合作与互动发展作为战略性部署进行总体设计,多是短期的、暂时的。即使有战略合作规划,多属框架性的,缺少实质性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合作形式比较单一,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不利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度合作。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合作大多以见习、实习为主要模式,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实训体系等方面还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一方面,高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政策指引导。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缺乏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平台与途径。导致地方企业缺乏技术支持,地方高校人才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深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完善。
五、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机制研究
1.政府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政府牵头,协调高校、政府部门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高校与地方企业资源共享,即地方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资金、高级技术人员和社会服务,实现全面综合发展;而区域经济则可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科技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应该建立高校与区域经济长效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协同效应。第一,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要将高校纳入,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支持、经费扶持等形式,引导、支持地方高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第二,政府要积极构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行政指导、服务引导、交流会议或论坛等方式积极促成高校服务社会格局的形成,形成沟通互动的长效机制。[6]
2.高校构建激励机制
对于参与社会服务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地方高校可以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物质激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薪酬和晋升,这是建立激励机制的根本。高校要健全以薪酬为主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教职工及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地方高校应当为师生开展社会服务提供平台、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对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在职称晋升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师生社会服务产生的效益,实行差异性薪酬分配制度,根据贡献大小按比例予以奖励,不断完善社会服务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精神激励中荣誉激励比较有效,发放证书、媒体宣传等是最直接的荣誉激励,能够增强教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3.建立高校人才多点执业制度
高校人才多点执业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从而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首先,国家层面应该尽快建立、完善高校人才多点执业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申请多点执业的教职工以及聘请多点执业教职工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监管。对多点执业教职工的准入条件如学历、工作年限等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对申请多点执业教职工的考核机制。
4.高校人才绩效考核改革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绩效考核机制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中负向激励难以实施的问题。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主要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估较少或者不够重视。[7]首先,地方政府要把社会服务能力纳入高校办学水平考核指标,制定和完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8]其次,地方高校要推进绩效考核改革,鼓励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管理制度改革要科学设计绩效目标,以教职员工职责和工作效果为导向,对教职员工服务社会工作创造的效益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要进行量化考核,制定具体的社会服务考核指标。
六、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1.组建校企合作联盟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对地方高校的宏观指导作用,支持和引导地方高校加入产学研合作项目,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地方企业的研发工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撑。第一,国家应该尽快落实财税等政策,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确立各方在产学研中的责、权、利,指导高校和企业增进合作,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第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高等教育,拓宽高校筹资渠道。如设立科研项目专项经费、共建实验室、设立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经费支持。
2.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方面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要扩大范围,除了学校专家,还应要求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和企事业专家,共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地方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规划、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养、技能提高等方面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地方高校要长期面临的课题。高校从制定招生计划到就业指导,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学的实施,都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由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详细的目标和要求,学校根据企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定制化”人才,是一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9]目前,该模式已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但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实践较少。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要能顺利实施,需要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即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高校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让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工作,获取行业最新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其次,采取适当措施,加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完善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还可邀请企业高技术人员来校交流学习,促进企业与学校的深层次沟通交流。
3.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水平与服务能力
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要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与地方产业链对接。高校要重新审视办学定位,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密切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10]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熟悉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动向,根据产业结构状况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其次,高校办学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资源环境,立足优势学科,建设与区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密相关的专业,做到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最后,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思路,积极开辟新兴专业。
高校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立研发基地。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是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自身进步的重要途径。高校只有坚持产学研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地方高校要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研究所合作,提升科研能力;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共建重点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等,为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输送高端人才。
七、小结
地方高校人才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既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高校和教师的自我发展。高校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区域具体情况,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对接,最终实现高校助力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高校建设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