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转变的困境及路径分析—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视角
2019-02-16刘欣
刘 欣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做出重要指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提出的背景正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落后于欧美诸国,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不能与现实经济社会或者国际发展相适应。鉴于此,结合社会现状和国家政策的因素,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中去挖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增长、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回顾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于1903年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面世。十年后,华生出版《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书,代表行为主义的诞生。其提出的三个假设:“第一,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可观察的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思维过程;第二,环境塑造了行为个体的学习内容由环境因素决定而不是由个体自身决定。第三,接近律和强化率是解释学习过程的核心观点。”[1]因此,三种假设的提出更加印证了行为主义历史源头就是将心理学研究行为化,即外化的行为性观察。当然,这种行为性观察大多以实验进行,加入人为的假设和干预,以期达到精确的量化的心理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华生将这一实验范式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并形成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著名的“恐惧形成实验”就是研究“恐惧”这一行为在特定反应对象受到人为刺激的条件下的综合表现:小艾伯特由于害怕连续敲击钢管的刺耳声音,华生将这种声音与无条件刺激—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所以每次看到小白兔,艾伯特就会产生恐惧,因为与之伴随的是小孩难以抗拒的厌恶刺激,就这样对特定对象的恐惧情绪形成了。既然可以人为地形成恐惧,当然也可以人为地消除这一恐惧。因此,这些理论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采取合理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刺激—反应,并用心理和外化行为的方式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惧。
行为主义发展到第二阶段也就形成了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斯金纳的“强化”作用理论突出了愉快刺激与厌恶刺激对不用对象不同行为在选择方向上的差异:行为者更愿意选择那些有利于让使被强化者形成优秀的行为加以强化,使之出现的频率增多。应用在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准备能力,让学习到的知识储备得以输出,并与新知识产生联系刺激,并且对学生的连续学习、积极反应给以及时的反馈与奖励,这样按照模块化、程序式地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训练就能达到好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形成了以班杜拉为代表的新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其核心在于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学习者在对同伴、典范、优秀者、偶像等的模仿中学习社会经验,这是一种强调间接经验学习的表达,这样的学习行为使学到的经验更能生活化、深刻化、结构化,但是能否自我表达出来还需要看主体的心理倾向。首先,这是学习者内部动机的外溢;其次,学习者将知识的内化转化成外化的行为必须是主体有意识的行为化;再次,如果在这样一种“无声”到“有声”的过程中得到满意的结果,那么行为主体就能通过这种刺激增加该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对学习这种行为产生动机,如请大师演讲、讲座等培养学生对知识、研究的兴趣,培养对学术大师的敬仰与崇敬,从思想心理方面增加学生主体拓展自身视野的积极性,提升自身学习质量的创造性,而不是同质化地只会考试不会思考。
二、高等教育难以内涵式转变的原因分析
最近这样一个命题困扰着我: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如此的发达,连美国、英国这样的资本主义教育强国也在学习我国的基础教育,但就是这样一个基础教育强国为何支撑不了一个发达的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信任危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术理论的转化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在社会上,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下滑导致的信任危机出现。因此,下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质量下滑的某些重要因素。
1.外部因素:高校扩招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起步就在于1999年国务院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宣布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我国的这种运用行政手段加快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方式并不是高等教育母体自然分化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不成熟的条件下强行推行的,带来的结果就是“从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总人数仅为856322人,毕业生人数为164581人到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总人数2695.84万人,毕业生704.18万人。”[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76%迅速提升到2002年的15.0%乃至2016年的42.7%。诚然,这种扩招能够带来教育规模的增加,也会使得普通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却也不少。其中,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人数的增加天然地以为带来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同步增长,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缩小,其实则不然。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教育能够带来个人素质与经济地位的提高,并对代际效应产生积极作用,而教育质量的下滑就意味着个人在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谋求的难度增加,即使是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重点高校毕业生也会有此遭遇。在此前十年,大学生培养的质量问题并无人诟病,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得大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过程,抓紧机会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之旺盛前所未有,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红利,也并没有过多甄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之应试教育的弊病在高等教育阶段显现,许多大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学习,不懂思考,更难以创新思维。鉴于此,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也不难理解。
2.学校因素:地方大学教育配套资源不足
大学作为现代教育场所,承载着传播知识文化,培养下一代杰出人才的任务,大学的配套设施一方面是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因此,我将大学教育配套设施区分为内容设施与形式设施。此处的内容设施是指除开硬件设施的能够帮助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开展,扩充教育资源内容的一系列客观实在。如: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教师的观念素质、学科建设评估等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下文将侧重于大学教育的内容配套设施展开论述。
当代大学本科教学内容大多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选择已经定型,除了少量的大学在大二期间才自主选择大学专业,大一均为通识教育,因此偏离了学生本位的服务思想。大多数本科教学在“突出全人教育理念、专业设置突出个性化、强调学科交叉、教学组织重视交流互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4]等方面尚有不足。在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课程开发的资源来源不足,大多是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再修改,结合现实的紧密度不够,创新程度仅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推导及反思,导致学生的学习滞后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其次,大学跨学科研究结构化不合理,大多集中于社会哲学科学类的理论研究,轻实践经验,这和文史哲本身的知识贯通化有很大关系;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制约着课程设计的途径创新,导致课程设计的育人化、灵活度欠缺。
此外,大学教师教学的观念更新程度、内容创新程度严重不足,信息化时代的数据大爆炸使得此前专注于研究书本的教师应用网络科技的能力不足,很多教师仍有“职业教学”“就业教学”的思想,片面追求毕业生的毕业率而不是成就率,讲授课堂知识忽略人文教化及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和培养;另外大学教师的科研任务较重,导致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时间、精力、利益分配不均,教学内容的呈现缺少新颖性与独创性,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学科评估已经进入到一定阶段,多数院校倾尽全力凸显本科的学术成果、科研成果、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校、学科本真的育人功能。正如“美国著名学者A.W.阿斯汀说所认为:“大学的卓越”“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应当直接地以教育对本科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尺”[5]。而现如今我们对大学的评估就是停留于院校的硬件设施是否良好、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学生就业率高不高、毕业获得哪些资源等等来衡量,偏离了对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评估。
3.受教育者因素: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分析内外因素的辩证关系中,着重强调了内因的决定因素,这种方法论同样可以应用于高等教育内涵式转变的过程中。在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下降的问题中,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也必须为此担负一定责任。在传统教育中,凭借教育内容,教师的课堂讲授完全可以胜任现实的工作,受教育者成为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考虑资源的来源,但如今网络时代信息的发达程度远胜从前。受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种平台接收各种信息,利用各种信息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教师地位的弱化使得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变成了教育的附庸,学生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的目的更集中于自我能力的表达,受教育的目的从社会化转向私人化,从文化因素转向功利因素,最终学习沦为讲求实用,追求利益的功利主义工具。“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它的兴起是与商品经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的。”[6]我们并不否认功利主义中的利益追求,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利益驱使也不会使得中国在短短四十多年里发展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此所谓的教育功利化是指把教育当作自己获取资源、获得学历的工具,而不是学习本身。学习的功利化思想最明显的两个表现就是“为了就业而读书”和“混文凭”,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以追名逐利的方式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以获取利益的途径去勉强就业,更有甚者违背道德和情感代价去购买文凭,目标实现之后就缺乏对知识、对学位、对人才的尊重,这就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终身教育背道而驰,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下降就在所难免。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内涵式提升的契合策略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涵丰富,其所涉及到的刺激—反应学习、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注重外显行为的研究、学习的获得与消退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模块分解学习法等等都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因此,在下文中我将着重阐述怎样利用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知识去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的几点策略。
1.外部刺激:政策及高校的条件激励
在我国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表示要建成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化、差异化、特色化更加明显的高校群。既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又要促进高校自身建设,由内而外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转变。通过政策导向,高校必须宏观把控院校的发展战略、管理结构以及精准定位,加强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创新;在整体中抓重点、抓主流,建设多层次、宽领域、特色各异的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例如,在各省中“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7]就要加快特色优势专业的分化,专业改革的推进迫使教学的进步,教学的进步促进学生学习的长进,特别是以创新树人才,引导学生找准专业定位,在专业领域里加强理论修养,瞄准当代社会前沿需要,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国家及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给予平台和资金支持。在应用型大学中,加强产学研用的联结,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训操作技能,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与硬件设施,并对成果突出者给予及时的奖励强化,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双创的动力。
2.模块化分解教学: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全年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离不开本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在上述原因分析里我阐述了这一命题的渊源。因此,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能力本位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师对知识理论的深刻探索,对教学教法认知的再认知,而不是仅仅运用传统多媒体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中,一级项目内容就包含了教师人才队伍、学生发展、培养过程等方面的考核,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综合素质等因素占有很大比重,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又使得教师必须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而,不同教师对同一方针政策有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教学方式途径的改进。以下我仅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来具体阐述高校教师进行模块化分解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模块化的分解教学一方面是教师将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的关键领域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将学生模块化分解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划分的原则和标准采取优势互补、小组探讨的方式,可以将不同的模块学习任务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适应学习者的兴趣和特点,能够提升学习动机与热情,劣势就在于本组学习者将较少关注其他组的任务收集及整合过程,导致任务学习的断切化和片面化,此时教师就应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习小组的互相学习与切磋,在方法和过程等方面比较异同,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也可以将统一模块知识全部分发给小组成员,让其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任务的不同创新点。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将自身的生活学习经验与任务相联结,更能够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在内部形成模块累积,进而推动认知结构,有效帮助知识的迁移,强化学习者积极思考创新点突破的行为,从而利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来提高学习质量。而劣势就在于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较费时费力,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与讨论,学习进度较慢。
此外,模块化分解学习还将以网络课的形式对面授课进行补充强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还要与学校技术服务人员合作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补充教学。“如采用 “嵌入技术”。嵌入技术(embedded devices)是用来描述教学设计者在设计远程教育材料时所用的方法。”[8]一般来说,此种技术会通过外显的具体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高校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会将整个课程的学习目标陈述给学生,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心理准备率,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减轻学习压力。其次,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使用模块教学法,跳跃讲解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地分析数据,生成报告。最后,及时总结和反馈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课程知识理解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课堂没有涉及到的步骤就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补充学习,并在网络设施中进行模拟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内部动机的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自我探索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心向等的有机统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这里我着重阐述学生对学习动机的元认知,也就是对学习动机认知的自我探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范、榜样、典范、偶像等对个体的影响,在自我动机认知中学习者也应找准榜样和模范,如高校中的学术大师、师德标兵、学业优异或综合素质较高的同辈群体等都可以为培养自身学习的内部动机提供现实支撑,以其成就激励自己,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其次,桑代克的“试误说”强调练习的重要性,要求当代大学生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和价值定位,在“术业有专攻”的前提下“温故而知新”,反复练习与整合反思,围绕学习目标找准突破点与创新点,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彩,进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个性化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理念,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典型特质”[9]在此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只有个性化发展才有出路,为避免与他人同质化发展,只有立足自身培养个性化发展路径,回归自我批评与教育,树立个性化理念,践行个性化行动,将专业教育与自由选择教育结合起来共同达到对学习的个性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