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2019-02-16,

山东化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双创型师资队伍双创

,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创业人才也成为了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1]。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四川隆重举行,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在各方面努力下“双创”活动蓬勃发展,为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表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2]。由此可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立足于国家转型发展需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有能力、想创业的人群提供有利的平台。在这种大背景下,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6]。众所周知,高校是“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各行各业的人才,为此,高校如何培养“双创型”人才已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一个大学教育的工作者,就高校化学化工等理科类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以下思考。

1 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

首先,部分省属高校及地方高校对学生“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如今,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然而,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却未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的共同目标。如高校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的实质认识不清,只觉得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提高就行了;而对学生而言,学生都在应付着各种考试,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或者认为创新创业是毕业以后才考虑的。从这些方面看,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极性均不高,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较难有效的开展。

其次,“双创”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多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都在不断出台各种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但"双创"教育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再次,“双创”教育目标不明确。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各界都普遍关注,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却不明确,从而导致相关政策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从教师方面看,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确切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同时也没有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挂钩,致使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缺乏正确的目标导向;学生方面,高校一贯采用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最后,“双创”教育师资队伍薄弱。近些年来,各高校都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了众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师资队伍得到了加强。但在引进的师资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也没有亲身到企业参与新产品研发。因而,在创新创业方面,这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很难适应各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 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又推进创新,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培养“双创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培养出的“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完整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实践和拓展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的“双创型”人才也应具有与所学专业相符的与之对应的行业特征。

3 对高校理科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3.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双创”教育一体化建设

众所周知,创新其实质就是从新想法的产生到新物质的发现、发明和设计的过程,而创业是发现和抓住一个机会并由此进一步使其实现价值的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创新是注重价值的发现,而创业则是注重价值的实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来源于创新也推进创新,两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在高校中,创新教育可以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之中,体现为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也可以是单独开设相关创新教育,包含创新概念、创新意识等基本理论知识,这可以针对所有的学生;而创业教育在学校却有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有独立的实验实践训练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对于创业教育一般都采用普及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然而,高校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教学方式具有互通性。更重要的是,创新与创业两者相互联系,使得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密不可分。所以,高校应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从新的角度加强“双创”教育一体化建设,真正做到“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3.2 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双创型”人才。为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创新创业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符合当前社会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三者协调统一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知识面广博、知识结构完整、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3 创新“双创型”人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培养“双创型”人才离不开改革和创新,而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高校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展书本以外知识,让学生及时了解外面世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这同时也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进行科研实验,使得更多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强科研促进教学的应用。另一方面,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摒弃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问题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洞察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3.4 加强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第二课堂

高校实践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其主要采用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实践,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过程。而强化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就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技能活动,从另一侧面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育环节。为此,加强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第二课堂对于培养“双创型”人才至关重要。其一,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系统性地理科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课程实践、企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课外实践四个方面为主线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二,可以以学校相关部门为主体,经常性开展“双创论坛”活动等第二学堂,高效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双创”冲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创办你的企业(SYB)等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以此激励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其三,依托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开放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课题研究,加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及创新意识。其四,以理科类学科竞赛为载体,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并以此为载体,展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帮助学生创业孵化,适时推出较为成熟的学生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成果转化。

3.5 优化师资结构,搭建一支“双创型”师资队伍

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此,学校要重视创新创业师资人才的培养,有效的实施人才师资培养工程,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公派出国等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到与化学、化工、物理等理科专业相关企业兼职或创业实践。另外,学校应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及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形成引得来人才也留得住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4 结语

总之,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主宰了社会各领域,人们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对其国家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深入的研究“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使培养的“双创型”大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的为社会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双创型师资队伍双创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立体裁剪教学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