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村落的运行发展
2019-02-16黄利利
黄利利, 熊 梅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目前,学术界对羌族传统村落的研究集中于其选址、功能、保护等方面[1],对当前城镇化背景下羌族传统村落的运行与发展缺乏探究。本文拟从历史时期羌族传统村落的存在基础,当前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契机、发展模式等方面入手,就羌族传统村落城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以期为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历史时期羌族村落的生存基础
(一)历史时期羌族村落的生产方式
早期羌民逐水草聚族而居,居住于用羊毛和犛牛尾建造的帐篷里。定居川西高原后,羌民主要依靠农耕与放牧来维持基本生产生活,属于以畜牧为主的半农半牧部落。历史上羌族聚居区之间斗争与小规模冲突不断,当地居民为防人财争夺的损失,于耕地附近聚族而居。羌寨多沿河流分布,一旦河流改道,水资源转移,分布于原来河道的羌族村落则会逐渐衰落。同时,新河流出现的地方则不断有居民迁入,新寨随之诞生,随着寨址的改变,土地也将重新划分,以此完成羌寨的新陈代谢。
川西高原地区的羌族传统村落多位于高半山或高山之巅,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与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决定了定居于此的羌寨彼此孤立,只有山间小道与外界连接,村民所需生产、生活用品皆靠肩挑人扛,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养殖与挖药材亦以人力劳动为主要支撑。村民主要以小麦、大米、玉米、马铃薯为食,农业种植则以玉米为主,辅种土豆、白菜等,可耕地不足,难以满足羌家的温饱,而小麦、大米则需要去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市场购买或交换。各家各户还饲养羊、牛、鸡等牲畜以贴补生计[2]。
村民每年劳作的时间大致为:二月修农具,耕田地,选良种;三月种植,施肥;四五月挖虫草,种菜,除草;六七月收菜,打猪草;八九月收获,晾晒;十、十一月搞肥料,收干草,出售牛羊;腊月宰杀牛羊等。近年来,随着羌族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传统羌族村落走上了规模种植管理果树、养殖牛羊猪、发展旅游的道路,许多村民农闲时加入果树种植、打理、水果售卖、牛羊猪养殖的行列。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农家乐、文化团、外出务工等亦扩宽了羌族人家的致富路[3]。
(二)历史时期羌族村落的生活方式
川西高原地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西羌大峡谷、小寨子沟、猿王洞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各具特色。羌族传统村寨坐落于高山险壑的山脚、高半山或高山之巅,自然灾害异常频繁。历史上人口流动及土地争夺决定了居住和防御成为羌族传统村落最基本的功能。传统羌寨的建筑材料一般就地取材,以石木为主。基本居住功能得到满足后,羌民开始寻求房屋其它潜在功能的发挥,比如装饰白石以美化外观,同时反映了羌族的宗教信仰。婚丧、建房、聚会时,羌人均会举办活动,其中羌历年、祭山会是羌族重要的节日。
羌族民风淳朴且独树一帜,自酿青稞咂酒,老少皆爱,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精湛,耳环、手镯、石雕、木雕、漆器、配饰各具特色,尤以挑花、羌绣等民间工艺闻名,并逐渐衍生出大量刺绣、饰品加工等家庭作坊,既丰富了羌民的生活,又传承了羌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交通和商业改善,肉、蛋、奶食品的普及,相关副产品的丰富以及垃圾有效处理等使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过分依赖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转向现代化发展模式,村落的防御功能逐渐弱化,羌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羌族艺术气息浓厚,乐器以羌笛为最。老幼皆喜山歌、情歌、酒歌;锅庄、盔甲、皮鼓等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饱含着羌族生活气息。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分南北两大语系,现通用羌语和四川话。在政府的关心下,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已正式实行。
二、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契机
(一)政策倾斜
政策倾斜对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自2012年国家开始实施传统村落的调查以来,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一系列有利于传统村落发展的惠民政策,羌族传统村落也借此契机得到了政府与各界人士的关注,扶贫落实到各家各户,13个国家级、24个省级传统羌村得到了政策与资金支持,或发展旅游,或开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羌族传统村落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经济快速增长,村落职能逐渐从居住转向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追求,村落内部空间更加多样化。
(二)科技引领
科技与人才的引进是当前羌族传统村落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当前,许多羌族村落如龙溪羌人谷,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建造内在结构,并结合先进建筑技术,增强抗震性能。村落中也开始出现水泥路、商店、学校、卫生院、储蓄所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了羌民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改变着羌民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落建筑层在不断增高,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牲畜圈、储藏间等已然区分设计,通信和网络设施连接千家万户,逐渐影响着羌族传统村落的形态。部分羌族传统村落还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变得更加合理化与规范化。许多村子还聘请专家进村常驻,对果树栽培、嫁接,药材种植,大批量牦牛、种猪养殖等进行专业指导,以此提高农牧产品产量与质量。工商业随着社会大变革的发展趋势渐成体系,羌族聚居区农牧业的发展与工商业兴起逐渐结合,既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本地区的合理利用,又满足了当地羌民改善生活水平、追求现代化的社会效益需求。
(三)文教发展
过去,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基础设施以及教师待遇等具体困难的影响,羌族聚居区大多数传统村落仅设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则需要学生到临近县城或者州内首府的学校寄读,导致一些家庭经济薄弱的羌族学生不得不选择在初中之后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随着政府扶贫政策的推行,羌族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得到了一定的补助,从羌寨中走出的羌族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一些大中专院校择址于个别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羌族乡镇,进而助力羌民教育。目前,羌族地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点不断调整,教育设施逐步完善,对提高羌民的文化水平意义深远。
(四)市场助推
对羌族传统村落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利用与传承,既关乎传统村落的过去与现在,也关系到未来的发展,而乡村旅游无疑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水磨镇、薛城镇等大型传统羌族村镇均走上了发展旅游的道路,政府与相关企业通过教育、宣传、利益驱动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作为旅游开发与利用的主体,羌民直接带动着周边传统羌村手工业、工矿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兴起。羌绣、特色水果种植、牛羊养殖等行业的发展既有助于弘扬羌族传统文化,又能实现羌民脱贫致富的现实需求。一些正在筹划旅游发展的羌族传统村落如羌锋村,村民亦对市场和游客充满了期待。当前,政府将村落更新、人口管控、旅游规划、利益分配等政策保障与企业资金投入、资源开发、设施完善、宣传策划等技术支持相结合,努力促进羌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多方合作与共赢。
三、羌族传统村落的运行模式
当前,羌族聚居区保留了大量不同规格的传统建筑,面积大小不一,建筑历史亦不尽相同。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羌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羌族传统村落根据自身优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以黑水村为代表的传统散户经营模式
黑水村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马槽乡政府驻地以西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4′~104°27′、北纬31°49′~32°13′,村民以羌族为主,海拔1210~3100米左右,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断层,地质条件复杂[4]。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历史时期的黑水村以种植、养殖业经营为主要生计来源,由于交通条件十分落后,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羌族乡土生活方式,受地形影响,耕地少且分布不连片。村寨建筑风格古朴,外形独具特色,羌族文化色彩鲜明,民俗风情淳朴,是一个民族特征十分浓厚的羌族村寨。黑水羌寨农业生产以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同时种植黑木耳等特色无公害高山蔬菜、当归等中药材及其它经济林木,养殖业多以猪、牛、鸡等家养动物为主。
2008年“5·12”地震之后,黑水村的恢复重建与总体发展规划得到了北川县的重视,县文化旅游局特意邀请西南民族大学城乡与旅游规划研究院对黑水羌寨灾后恢复的现状条件与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根基寻求黑水羌寨整体发展的对策与出路,达到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和村落产业结构调整等目标。虽然黑水羌寨有山林、河流等自然景观和羌寨风情等人文景观优势,但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尚未到位,当前村民依然依靠种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以增头村为代表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模式
增头村位于理县桃坪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6′、北纬31°33′,海拔2200~3000米之间。因地处高半山,交通不便,村落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可耕地面积达44.5公顷,附近还有林场与牧场,适宜人居。增头羌寨是一个典型的农牧型羌族村寨,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白菜、萝卜、土豆为主,兼以花椒等经济林木种植,寨中羌民以花椒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5]。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两委的带动下,增头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色水果种植和高山畜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模式[6]。至2016年,种植了青红脆李340亩、大白菜66亩,养殖黄牛323头、牦牛161头、土鸡2000只,并建起了肉牛养殖基地。增头村出产的农副产品具有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优势,有望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以黑虎寨为代表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黑虎羌寨位于茂县西北部的群山之中,旧称“黑猫寨”,因清代出现了带领羌民英勇抗敌、备受推崇的“杨四将军”,被人尊称为“黑虎将军”,故改寨名为“黑虎寨”。黑虎羌寨历史时期以农牧经营为主要生存来源,因坐落于高山,交通条件较差,留存了许多完整的羌碉、民居等羌族传统特色建筑,并保存了十分古朴的羌族民族风情。
黑虎羌寨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经济发展与传统建筑保护得到中央和四川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直通羌寨的盘山公路修建竣工后,黑虎羌寨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增多,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黑虎羌寨的旅游业逐渐起步,知名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选址高山,气温较低,寨中村民只能种植一些高寒作物并饲养一些鸡、羊等牲畜来维持基本生活,村民生活水平仍相对落后,水资源也十分短缺,购置物品甚至大量洗衣用水需要步行或驾车去山下,种植、养殖业处于传统散户经营阶段,属典型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的乡村旅游与传统农牧经营相结合的羌族传统村落[7]。
(四)以木卡寨为代表的旅游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木卡羌寨位于理县薛城镇东南部,距离理县县城27公里,海拔1600米,是典型的羌民族聚居区,现有新寨与老寨两个寨子,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老寨地处河谷,背靠笔架山,是杂谷脑河下游唯一沿袭了古羌宗教、文化、生活传统的文化岛屿。村落以石木建筑为主,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石墙、木架、过街楼、悬挑阳台等一系列羌族特色建筑依靠自然坡度呈梯状布局,错落有致,成为当前新模式下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新木卡寨则是全州的示范村,新建农房集民宿、餐饮、服务、娱乐为一体,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8]。老寨和新寨的完美结合使木卡羌寨成为极具特色的旅游新村。
除发展旅游业外,木卡羌寨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石榴、李子、苹果、车厘子等果树的种植已渐成规模。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木卡村孕育出的水果甘甜可口、品质优良,销量越来越好,已成为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木卡村的集体经济也逐渐兴起,特色项目石板烧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带动了当地水果的销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改变了木卡村的面貌,更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使木卡村成为藏羌走廊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五)以水磨镇为代表的农牧、工商、旅游等行业复合发展模式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是一个羌族农业大镇,“5·12”大地震前,水磨镇村民分散居住,以种植、养殖业为生存主导产业,高污染、高耗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严重。“5·12”地震之后,水磨镇唯一连通外界的水磨镇公路损毁严重,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受到政府灾后重点关注与恢复支持。水磨镇借此涅槃重生,因地制宜,以发展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规模种植经济林果木,培育名、优、特农产品,逐步建立起以黄金梨、猕猴桃、枇杷为主的水果基地。同时积极招商引资,本着择优原则,成功引进硅业、稀土、电子材料、房产、酒店等一大批工商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该镇工商业的发展。此外,水磨镇还紧抓国家政策机遇,重视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自身存在的山地地形、黄龙庙宇、羌族特色古镇等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注重羌族特色风情的开发,尤其是水磨镇羌城的打造,已获得“西羌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等多项荣誉称号[9]。水磨镇的主导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城乡科学统筹、商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局面。水磨镇的村民转变为街民,居住向城镇适度集中,农业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镇中居住、生活等基础设施以及医院、高校等服务设施逐渐齐全,整个水磨镇的城镇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就整个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体系而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羌族传统村落运行和发展得比较理想,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发展得最好[10]。适应新形势,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村落经济条件较好,仍然坚持传统散户经营或者只依靠原始农牧生产的村落经济状况则令人堪忧,成为羌族传统村落体系发展的瓶颈。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虽然经济发展相对突出,但还存在农、工、服务业发展相对孤立,未能较好融为一体的不足,而发展滞后的羌族传统村落当参考复合型羌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结合自身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其“造血”能力,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
从以上五种发展模式看,羌族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明显呈现不均衡的现状。这涉及到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如:村落面积的大小、劳动力的多少、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饶瘠、地域人群思想文化的差异是村落发展的先天土壤;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信息获取是村落发展的前提保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社会资本、开发利用的先后与程度是村落发展的动力因素。针对以上造成羌族传统村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不同模式的羌族传统村落应明晰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依据自身特点,紧抓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增强信息集中与处理能力,积极落实政府各项决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社会结构,扩大村镇企业规模,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在做好羌族传统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实现羌族传统村落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