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抗战报刊的国内研究综述
2019-02-16荀青青刘玉梅
荀青青, 刘玉梅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引言
1931年,日军占领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翌年进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海外华侨踊跃捐款,资助祖国抗战大业。”[1]在国难当头之际,文艺界以笔为戈,海外华侨报刊空前团结,为声援抗战而办的报刊纷纷问世。“据统计,到1941年12月,世界各地的华文报刊总数已达151家。”[2]其中东南亚华侨报刊有120多家,是抗日宣传的主力。20世纪初至50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华文报刊因其文本通俗简短、时效性强、易于流通的特点,在东南亚地区呈现繁荣景象,发挥了华侨喉舌的作用,其中报刊文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创作和发展又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关于抗战时期东南亚华文报刊的相关研究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的学术专著有7本:王士谷的《海外华文新闻史研究》、方积根和胡文英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吴庆棠的《新加坡华文报业与中国》、杨力的《海外华文报业研究》和《新加坡华文报业的源与流》、程曼丽的《海外华文传媒研究》,以及王列耀、颜敏于2016年12月出版的《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笔者在CNKI、Google学术搜索引擎、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上以“东南亚华文报刊”“抗战报刊”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有117篇,其中期刊论文有97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3篇、会议文章3篇、报刊文章11篇。此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有专门研究海外华文报刊的章节,《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有海外华文报刊的辞目。以文献内容为依据分类,关于报刊史研究的文章有70多篇,占文献的大多数,而对报刊内容的主题和创作特点研究的有关文献只是在一些文献的部分章节提到,专门的研究文献很少。本文拟从报刊史研究、主题研究、创作特点研究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主要集中于学术研究方面,回顾和概述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东南亚抗战时期的报刊研究,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报刊史研究
报刊史研究的文章在数据库的文献中占了半数以上,自有其研究价值。海外华文传媒从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到本世纪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东南亚华文报刊史一直是国内研究的重点,20世纪30—40年代初是东南亚华文报刊的繁荣时期。之后半个多世纪里,华文抗战报刊作为华侨喉舌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
在华文报刊史的相关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士谷与周中坚的研究,二者为后来者研究东南亚报刊提供了借鉴。其中,《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由王士谷主编,全方位论述了海外华文报刊的发展历史,包括报刊内容、报刊宗旨等,为海外华文报刊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周中坚的《东南亚华文报刊的世纪历程》(以下简称周文)按时间顺序列出了东南亚出现的各类重要的华文报刊,把东南亚华文报刊发展史分为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并详细分析了每个发展阶段华文报刊的特点、作用及其发展状况。抗战时期是东南亚华文报刊的繁荣时期,各类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周文对华文报刊的横向发展做了详细的分析,每个发展时间段的特点分析详细,文章显得比较厚实。李漫在《东南亚华文报刊历史沿革》中写道:“‘九·一八事变’后,东南亚各华文传媒捐弃前嫌,共赴国难,一批声援抗日的报刊纷纷出版发行,此时的东南亚华文报刊空前团结,蓬勃发展。”[3]作者指出东南亚华文报刊在战时积极抗战的爱国热情,简要介绍了东南亚华文报刊的发展历程,从创刊到对未来的期许,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进行了概括性分析。除了对东南亚华文报刊发展历史回顾的研究文献外,文中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挑战的分析。因抗战时期特殊的历史性,虽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报刊在整体上是繁荣发展的,却是在艰难中前进。程曼丽的《海外华文传媒研究》按时间顺序概括和分析了海外华文传媒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关抗战时期,作者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报刊遭厄运,“而在日军铁蹄的践踏下的许多国家,华侨正义的舆论(报刊)并没有偃旗息鼓,只不过由公开转入地下,由合法变为‘不合法’罢了”[4]。巴人评价《海外华文传媒研究》是“迄今为止,以全景式手法,历史地全面地论述介绍和研究海外华文传媒的第一部专著”[5]。
东南亚报刊史的国内研究文献对东南亚报刊的发展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部分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历时的角度,按时间发展顺序对研究文献布局安排。例如,朱晓昆在《大众传媒助力华文教育——简析东南亚华文报纸的中文学习版面》中简要提到了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东南亚华文报业发展的四个高潮及分期原因,框架结构清晰,但略欠理论色彩。吴妮的《东南亚华文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东南亚华文报刊的当前态势、发展的机遇与展望,从发行方即报业出版社以及受众等方面探讨了英文报刊给华文报刊带来的挑战,但是对具体报刊的分析较为缺乏,容易导致分析表象化或理性分析不足。米富琴的《简析华文报刊发展历史》对华文报刊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和分析,指出国内抗战时期总体上是有利于华文报刊的发展的。作者对海外的华文报刊作了简要的学术史回顾,但对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具体的国家分析不够深入,显得研究较缺乏深度。彭伟步在《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传播与编辑特色》中分析了华文报刊发展的阻碍以及它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具体的报刊文本分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华文报刊所面临的发展境遇是不同的,作者只是宽泛地介绍,没有分时间段、分国家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异病同治。此类编排条理清晰,但难免会有研究深度不足的问题。
按横向的时间发展进行布局的研究文献逻辑结构清晰,但篇章和字数的限制难免会导致研究深度较浅,纵向分析略微不足的问题。如果深入到每一时间段的发展特点、每个国家的报刊文学进行个性研究,研究会更深入。例如,赵振祥的《菲华报刊的发展与菲华社区的建构》把菲律宾作为研究对象,对单个国家华文报刊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涂文晖的《缅甸华文文学初论》回顾了缅甸华文报刊的兴衰和起落。“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缅甸华文报刊的兴衰而几度起落。”[6]胡文英和方积根的《印支华文报业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个国家的华文报业发展史,并指出抗战时期三国华文报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国内抗战时期是东南亚华文报刊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注]东南亚华文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指戊戌政变到辛亥革命前,许多维新知识分子被迫出国,革命派和保皇派各自利用报刊在东南亚展开言论激战,形成第一次高潮。。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时,全世界共有华侨7 560 353人,其中南洋华侨为5 972 565人,约占世界华侨总数的79%[7]。这一时期创刊的报刊大约有135种,在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抗战时期,各地的华人华侨积极出版刊物,散发传单,传播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涌现出的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均在报刊中得到体现,华文报刊上的文章也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形成了特定时期的报刊文学。对华文报刊创作发展史的研究也为报刊内容的主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参考和借鉴。
三、主题研究
抗战时期华文报刊的主旋律是宣传抗日救国,使当地华人能够及时了解国内战况。关于报刊主题的研究,笔者从两方面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归纳分析。
关于抗战报刊主题的整体研究。张静容的《边缘话语与主题抒怀——抗战文艺战士杨骚的南洋书写》结合反法西斯的主题,以杨骚和《民潮》为研究对象,书写了战时南洋文艺战士以笔为戈的英勇气概。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程曼丽教授2001年出版的《海外华文传媒研究》一书,以翔实的史料、深入的辨析,评价海外华文报纸的历史功绩,应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去芜存菁、把握重点、解决难点,系统、全面地论述东南亚华文报纸的传播特点和社区构成等,突出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8]。郭慧芬的《华文报刊、南下文人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嬗变——从五四到抗战》中也有关于华文报刊主题的分析,作者指出华文报刊在抗战时期掀起了宣传民族救亡和抗击日军侵略为中心内容的文艺运动,较全面地分析了文艺刊物在多个国家抗战时期所起的作用,如《民族斗争》《救亡月刊》《菲岛华工》《前驱日报》等在抗战救亡时期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了抗战华文的整体研究,更多的研究文献是描写不同地区具体国家的抗战报刊主题。
关于以具体国家为对象的具体研究。一是关于马华抗战报刊的主题研究。周煌华的《华文文学史视域下的新马华侨救亡文学研究》认为,1937—1945年,新马华文作家一直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关注国家的命运,抗日救亡是当时文艺界的主旋律。马阳的《抗战时期的马华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文章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专门分析了副刊杂志作为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二是关于泰国和印尼抗战华文报刊的主题研究。张长虹的《泰国华语话剧简述》以泰国的话剧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两个时间段分析泰国话剧的发展历史。文中指出抗战的到来给泰国话剧带来了创作思潮,以抗战为主题的话剧除了给观众表演,还会在重要的报刊中刊载戏剧评论。印尼华文文学受中国抗日斗争的影响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抗战热情和民族意识是这一时期印尼华文文学的主题。杨怡的《印华文学的历程》指出,中国的抗日斗争对印华文学起到了催生的作用。抗战时期刊登在报刊上的印华文学都是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为作品主题。吴奕锜的《印尼华文文学发展历史述略》中分析了作为民众喉舌的华文报纸在抗战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指出民族意识和抗战热情是这一时期华文报刊的中心与鲜明的主题。
不论是整体性研究还是不同国家的具体研究,其作用和表达的效果各有特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9]抗日战争激发起了海外华人华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中国意识,东南亚文学依托报刊这一媒介,在思想内容和主题上都呈现出以抗击外来侵略及抗日救亡的爱国情怀的鲜明主题。虽然各国的华文报刊因为环境等因素发展程度不一致,但都表达了抗战报刊特有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创作特点研究
关于抗战时期华文报刊创作特点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报刊内容特点的研究,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民族性与时代性;二是报刊内容在形式上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特征研究;三是报刊内容本土性和典型性的发展方向研究。
(一)时代性与民族性
华文报刊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侧重于文学主题的表现。抗战报刊的时代性指在抗战时期报刊的刊载内容所体现的时代特性,民族性即体现出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朱立文的《浅析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的特点及其意义》认为东南亚华文报刊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作者从创作主题方面详细分析了华文报刊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李城希在《星洲时期的郁达夫与鲁迅在东南亚的传播》中强调,郁达夫在抗战时期对鲁迅在东南亚进行了广泛宣传,这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传播作用。华文报刊时刻关注国内时事即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体现。胡文英和方积根的《印支华文报业的历史与现状》以印度支那半岛上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的华文报刊为研究对象,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越南华侨救国总会”创办了《全民日报》,“为了正确传播祖国抗日战争的消息,报导当地侨社爱国救亡运动的情况,促进广大华侨的爱国救亡运动,反驳和揭露破坏华侨爱国救亡运动的言论和活动”[10]。《中国侨务通论(试用版)》“第四章:华文报刊史”提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海外中华儿女和国内同胞一起,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促进了华侨报刊事业的持续发展。”[11]文中罗列了抗战时期东南亚各个国家几家发行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支援抗战的报刊,以及抗战宣传的坎坷。这些都是华文报刊所反映出来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厦门大学教授庄钟庆在《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书卷》中认为:“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特征,除了必须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地域性外,还讲究艺术性。”[12]其中作者提到的艺术性值得探讨,这也可以运用到对抗战时期报刊特征的分析上。
(二)通俗化与大众化
通俗化和大众化是报刊刊载文学的形式特征。为了更好地宣传抗战和最大程度地动员民众,中国抗战文艺运动一直致力于报刊宣传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报刊所刊载的作品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歌曲、木刻、大鼓、鼓词等常见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墙头小说、乡镇宣传剧、街头剧和“播音十分钟的儿童剧”[13]。目前,国内关于东南亚华文报刊文学体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研究较为分散,大多数是属于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部分。以泰国为例,在泰国华文报刊研究中,张建英的《战争文学记忆的见证与反思——东南亚反法西斯华文文学学术论坛综述》分析了赵平的《泰国抗日文学的展现与历史地位——泰华抗日诗歌、戏剧与泰国本土抗日小说分析》,并提出抗战文学作品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而不是直接号召人们进行抗日活动。北塔的《马来亚反法西斯华文诗歌研究》通过分析马华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主题、艺术手法等,指出现阶段马华抗战诗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张长虹的《泰国华语话剧简述》指出,泰国话剧始于抗战时期,作者按时间顺序对泰国话剧的发展历史作了详细的陈述,每个时间段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刊登的各种类型的话剧形式。
除了小说、诗歌和戏剧三种体裁,文艺界人士还常常举办座谈会。郭慧芬的《华文报刊、南下文人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嬗变——从五四到抗战》中介绍了发表在报刊副刊上的一些座谈会会议记录,如“怎样写新形式作品座谈会”“‘章回小说’座谈会”“‘甚么是新形式’座谈会”“‘诗歌’座谈会”“‘民歌与小调’座谈会”等。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增加了抗战报刊的丰富性。受中国抗战文艺运动对文艺通俗化和大众化高度重视的影响,泰国文艺界也积极推进南洋文学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三)本土性与典型性
抗战报刊的本土性和典型性是当地报刊在抗战时期及战后的发展方向。本土性的含义是指华文作家在战时及战后对自己文化身份、生存身份的认同和确认,承担起在“传统”缺失时确立传统,在中西混乱中“整合”传统的重任。典型性也是华文报刊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1938年2月28日,一篇署名小红的《关于南洋的战时文学》在《南洋商报》副刊《今日文学》发表,内容是建议把“华侨救亡文学”替代“战时文学”,来代表南洋抗战时期的文学。作者提倡“华侨救亡文学”就是强调地方色彩和文学本土化,反映出战时南洋文学界本土意识的逐渐增强。胡月霞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移民心态与本土心态》中指出:“《新国民日报》1927年1月设立的副刊‘荒岛’就有‘把南洋的色彩,放入文艺世界里去’的意图。这是一种从对母语本土认同到对新本土认同的交织着文化、心理矛盾与冲突的过程。”[14]潘亚暾、汪义生的《东西方华文文学论(摘录)》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在二战爆发前后的创作仍处于单一的文化系统内,大部分作品取材于大陆生活,表现反对战争、保卫祖国的内容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一部分,其中仍体现出浓重的本土性的文学色彩。下面以马来西亚、泰国的华文报刊本土化为例,对研究东南亚具体国家华文报刊的本土性与典型性的文献进行分析。
关于马华抗战报刊本土化,早期的研究有黄锦树的《“马华文学”全称之商榷》,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了马华报刊文学本土化的问题,是关于报刊文学本土化较早的研究。曾维龙在《战后马华文学场域的流动与影响——以〈南洋商报〉副刊为个案》中评价马华报刊,“战前的副刊主要受中国南来的作者影响,战后的副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族重新定义,本土化与在地化深刻地影响着副刊的内容取向”[15]。作者以《南洋商报》的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华文报刊本土化的发展趋势。2017年賈颖妮在发表的《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论述的“本土化”转向》中梳理了马华文学的历史进程,对报纸副刊推动马华文学本土化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泰国,华文报刊中文学本土化也得到了关注。泰国在抗战时期同样展开了关于“国防文学”与“人民大众文学”的争论。有学者强调泰国文学应该以中国的抗战救亡为题材,还有的则强调应该写“此时此地的人民大众生活”。这些文艺界关于文学主题的争论反映了泰国文学本土化意识的增强。这些在报刊上发表的争论客观上催生了许多反映中国及南洋抗战救亡的文学作品。
五、结语
目前,国内关于东南亚抗战报刊的文学研究比较完善,但是仍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如研究的理论视角、整合性研究和研究深度的问题。并且多数介绍东南亚抗战报刊的著作都是把当地语言的书写作为重点,很少介绍华文创作,是使得东南亚报刊研究不完善、不深入的原因之一。
首先,论文发表园地要拓展。以前论文发表相对集中于有限的几个专业学术期刊,例如《香港文学》《华文文学》《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等,近几年发表园地向全国各级、各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扩展,如《湖南大学学报》《暨南学报》《华侨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等期刊。不仅发表园地要拓展,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都要有明显的提高,研究范围也要不断扩大。
其次,文化特点研究要综合分析。华文报纸研究要采用多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的分析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回归具体,对史实抽丝剥茧,从各个时期提炼出值得分析的研究点,突出值得我们研究的几个国家的发展状况。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全面、整体地关注华文报纸的发展过程,综合观察和审视华文报纸与华文文学的关系。在对东南亚华文报纸研究中,既可以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大篇幅地向读者介绍各个时期的华文报纸,也可以着重对某个重要时期的华文报纸的特点进行综述和概括,深化史实带给读者的思考,从纵深的角度展现广阔的海外华文世界。
最后,研究空间要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华文文学要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文学发展的论述上,不仅要强调文学作品等狭义的文本,还要对报刊副刊以及杂志的发刊词、编后话、编后启事、作者资料、作者的作品、文学团体的运作等有所研究,研究才会更为全面。
东南亚华文文学和华文报刊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华文报刊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提升研究水平,加深对海外报刊华文文学的研究,对华文传媒和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