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19-02-15焦元平��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自主学习能力必要性

焦元平��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同时也是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改思想,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必要性;培养对策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设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挥,这是促进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逻辑性、理论性、严谨性等特点,数学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富有功利性,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的目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功利性的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必要性:

(一) 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014年,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现代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应当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把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取得实效。在此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符合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同时,相对以前的单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变过去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不无好处。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二) 是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对我们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进行了明确。然而,高考影响因素的存在,致使在实际的教学中,鲜有高中数学教师落实了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在此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落实新课改“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理念,是改革创新传统落后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对策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放手”、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方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一) 立足新课改思想,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明确,将其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利于促进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作的重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通过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一些难度不大的教学模块,会挑选部分学生担任“小老师”,让这名“小老师”代表教师给其他同学讲课。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备课、讲课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学生的角色转换,有利于让其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不易,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源于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因此,作为教师,在高中数学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首先,小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对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颇有争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应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通过积极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构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自主学习课堂。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学习的自主选择权。高中数学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明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并以任务的完成效果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并结合某个话题等展开讨论,升华课堂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构建翻转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第三,立足“尝试教学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尝试教学法是把“练习”放在第一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改变学生长期被动听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数学练习题,并尝试通过学生的自主解题、求导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永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高中数理化,2012(4).

作者简介:

焦元平,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绿洲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自主学习能力必要性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