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019-02-15杨万鑫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参与渗透交流

摘 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漢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语文是最具人文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学科,语文学科不是单靠传授教材知识和解题技巧就能学好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点意义上讲,语文课堂更应该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师生畅所欲言,教师不必太拘泥于各类教学参考书,不要忽视汉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关键词:情感;交流;渗透;参与

一、 语文教师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用丰富、健康的个人情感影响学生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社会、学校、家长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迫于这种形势,有些老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最快的方式为学生注入所谓的“知识”,课堂缺乏师生互动。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没有提高?那是因为语文考试中,课外阅读和作文的分数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并不是单靠语文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就能提高的,汉语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经历。反过来说,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最终只会机械地背记一些现成的答案,并慢慢失去了思考和理解的能力,更不用说写出好文章了。又因为学生是被“灌输知识”,就很可能对语文学科,甚至对语文教师产生反感,这就更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授课时要非常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绝对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备课要充分,在设置每一个课堂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 要全面推进民主教育,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学。特别是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思维中断或回答错误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尽力完成问题的讨论和解答,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快感。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此外,教师应始终保持乐观和振奋精神,不要将不健康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影响学生。可以看出,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个人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情感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在真实和感人的章节中运用语文教材,充分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绪就像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产生丰硕的成果。而语文学科除了具有工具学科的特点,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文学性。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其实已经倾注了作家独特的情感元素,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掘其中的情感元素,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只能通过“情感”的内化转化为规范思想和行为,简单地说教只会使学生产生叛逆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探索教材的情感因素,并以情感的方式影响学生,使文本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语文教科书中,诗歌融合的场景、诗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和戏剧性的戏剧文学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强烈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高尚的个性。

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必须注重理解文本,突出重点。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能理解,并做出相应的积极回应,师生产生共鸣,多么令人兴奋!我们的语文教材不乏感人至深的文章,林莉的《小巷深处》曾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相信那些让我长时间感动的文章肯定会让学生们感到印象深刻。那风中无助、苍老的盲人母亲和流泪忏悔并改过的女儿给我们师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当时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朗诵上,并把课文的最后三段作为重点反复朗诵的段落,我先读了它,然后学生读了它,老师和学生都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这样一来,不知不觉中,就在一堂课上完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四、 语文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作文和随笔中,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投入了真感情写作,有时会在作文和随笔中流露出困惑与迷茫。教师看了学生的作文和随笔后,绝对不能无动于衷。教师必须在学生的作文和随笔中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在学生的作文和随笔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信息如此快捷、丰富的年代,学生对传统的单向的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太感兴趣,他们更欢迎教师的参与和互动。在学生的作文和随笔中,经常会流露出自己的苦闷和彷徨,我每次都会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上一段话勉励他们,努力使他们获得希望和力量。有时,我也会写出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并注明“与你共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通过作文和随笔交流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只有当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时,他们才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过程,然后详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撰写情感深刻的文章。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以与作者交流,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并理解文本。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感人的地方,深刻体会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感受力。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情感认知、对任何事物都漠不关心的学生能写出怎样的好文章来。

我坚信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传播者,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他们生活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于成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6(11):70-71.

[2]杜宏.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73-74.

作者简介:

杨万鑫,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南湾中学。

猜你喜欢

参与渗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