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配牛蒡子治疗咳嗽的机理探讨
2019-02-15李万涛黄东晖
李万涛,黄东晖
(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000;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广东 珠海 519000)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由两味或以上药物组成,其中两味药物组成者称之为对药,此配伍形式既能起到协同作用,又相互消除其副作用,各取所长产生特殊效果[1]。山药配牛蒡子来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张锡纯认为:“山药入肺,宁嗽平喘,牛蒡子辛凉清宣,利肺止咳,二药并用,最善止嗽”。当代医家岳美中先生在治疗咳嗽时也非常喜欢用此对药,曾自创“润肺汤”一方,此方中包含山药、牛蒡子等药物,“用山药健脾补虚止咳,牛蒡子宣散降气止咳,二者补泻相宜”,临床效果良好[2]。
咳嗽是内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有些咳嗽并不好治,明代医家秦景明认为,百病惟咳嗽难治[3]。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外感、内伤两种, 或由六淫外邪袭肺,或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内邪干肺等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4]。其中有声未见痰者属咳之范畴,只见痰但未闻及声者属嗽之范畴,痰和声一起出现者属咳嗽范畴,临床上很难把二者完全分开。普遍认为,咳嗽是肺之病,诸多文献都有记载它可以累及其它脏腑。在此疾病的治疗方面,诸多文献及其临床医案都证实中药的效果较好,尤其是药物之间的搭配运用在治疗咳嗽方面效果显著,现探讨在治疗咳嗽病中山药配牛蒡子的机理。
1 山药治疗咳嗽的药用特点
1.1 山药色白入肺,善补肺气兼滋肺阴,治肺气阴两虚咳嗽。肺气虚,不能主气,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肺阴虚,虚火灼肺,炼津成痰,痰壅肺道,肃降无权,上逆作咳。正如《本草便读》一书记载:“山药名薯蓣,色白,味甘,性平,略带苦涩,入脾肺两经,……肺虚咳嗽”;《类证治裁 》一书记载:“肺虚嗽,当补脾敛肺,六君子汤加山药……之属”;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论山药曰:“俾先用一味薯蓣饮,每日用生怀山药四两,……咳嗽亦见轻;肺劳咳嗽,最为难治之症,愚向治此症,惟用生怀山药条;肺劳咳嗽由于伏气化热所伤证,而夜间犹偶有咳嗽之时,俾停服汤药,日用生怀山药细末煮作粥,调以白糖当点心服之以善其后”,不难看出张氏喜欢用山药治疗内伤咳嗽,重视在治疗虚症咳嗽之时注重扶正补虚固体[5]。而现代《中药学》一书中也提及:“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能治疗肺虚喘咳,补肺气,兼能滋肺阴,治肺虚久咳”。
1.2 山药入脾,味甘能补,补脾养胃,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故补脾亦能益肺,善治疗脾虚至肺病咳嗽,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脾肺亏虚则会导致咳嗽迁延不愈[6]。《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其他脏腑病变累及肺脏也可引发咳嗽。肺为脾之子,且“肺者,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脾伤则肺气生成不足, 终致肺脾两虚[7]。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则肺之津、气充盛,肃降有权,若脾土受损,土不生金,肺金虚弱,肃降无权而咳,亦或脾土失运,聚湿成痰,痰阻肺道,咳嗽由生[8],正如《医宗金鉴》一书论山药曰:“胃浊脾湿嗽痰本,肺失清肃咳因生”。而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经,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化痰湿,培土生金,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1.3 山药味甘入肾,肾属水,肺属金,金水相生,故补肾亦能益肺,可治疗肾不纳气之咳,肾亦主水,肺为水之上源,肾虚气化无权则水逆于肺,可引发咳嗽,山药能助气化,祛湿浊,治疗气不摄水,水邪上逆于肺而咳。正如《本草纲目》[9]概括山药具有“益肾气,化痰涎”;又如《寿世保元》曰:“肾虚移热于肺,咳嗽者,……用山药以利水邪,水邪归之,咳嗽自宁矣”;当代医家岳美中大师也认为“内伤久咳以治肾为上”。
2 牛蒡子治疗咳嗽
2.1 牛蒡子,又名恶实、鼠粘草,性辛、寒,味苦,入肺、胃二经,辛能散邪,寒能清热,苦能降逆,故牛蒡子能祛风清热,宣肺祛痰,降逆止咳,善治风热咳嗽或痰热咳嗽。《名医别录》[10]曰:“牛蒡子用于疏散风热、发热咳嗽等症”。《证治准绳》曰:“凡痘出盛咳嗽者,此肺中有火,甘桔汤加牛蒡子”。《本草求真》曰:“牛蒡子(专入肺),辛苦冷滑,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咳嗽痰壅”。《药性解》曰:“牛蒡子,味辛,润肺止嗽,散气消痰”。《麻科活人全书》一书记载:“咳嗽声声气促,牛蒡子妙如神”。《本草正义》一书也记载:“牛蒡之用,能疏散风热,则辛泄苦降,下行之力为多”。《本草备要》[11]一书论山药曰:“能润肺解热,理痰嗽”。而《500 种中药现代研究》一书中也提及:牛蒡子疏散风热,清肺利咽……可治疗外感风热或肺热之咳嗽、痰黄而咳之不爽”。当代医家高荣林先生曾自拟白牛宣肺汤一方,方中牛蒡子为君药,宣肺散邪、化痰止咳,治疗各种难治性咳嗽,效果甚好[12]。
2.2 牛蒡子喜生长于山坡、灌木丛、河边等潮湿地带,耐热性强,能润肺解热,善于治疗热咳,能清泄肺热,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从而治疗热证咳嗽[13],尤其在治疗风热咳嗽与痰热咳嗽方面,效果甚佳。
3 山药-牛蒡子治疗咳嗽
山药色白、味甘,入肺脾肾三经,牛蒡子性辛、寒,味苦,入肺胃二经,山药味甜,质润液浓,药性和缓,为平补之药,体质虚弱之人最之宜,牛蒡子辛、苦、寒,善疏风散热,山药配牛蒡子,可以兼脾胃、清肺热,去痰止咳,故善于治疗劳热咳嗽。山药以补虚为主, 牛蒡子以祛邪为要, 二药并用,一补一泻,一宣一降,补泻结合,宣降相宜, 既能益肾健脾, 清肺止咳, 又能祛痰降气止咳, 以成安肺之功。且山药善补,用一味牛蒡子不仅能降逆止咳,更能防山药补而壅滞;牛蒡子善降,用一味山药不仅能补虚止咳,更能防牛蒡子降逆太过耗伤正气。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参麦汤方中之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牛蒡子之滑利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山药为佐之,咳嗽则愈”。张锡纯认为,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降气化痰而止咳,运用治疗咳嗽尤其劳热咳嗽时着重配伍山药的应用,二药一清一补,清补结合,宣肺气,清肺热,健脾胃,祛痰止咳。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之虚劳喘嗽门曰:“生怀山药(一两)为主药,加牛蒡子(三钱捣碎)等药物治疗劳热咳嗽、吐血兼咳嗽”;在医方之治伤寒方篇曰:“今因其人素患劳嗽,外感之邪与肺中蕴蓄之痰,互相胶漆,壅滞肺窍而劳嗽益甚,而复加山药……牛蒡子,以治其劳嗽,此内伤外感兼治之方也”;在医论之论肺病治法篇又曰:“肺病者,咳嗽吐痰者,其心中燥热,宜用生怀山药各六钱……牛蒡子各三钱,煎汤”;在“资生汤”方后又云:“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利肺,与山药并用,大能止嗽定喘”。《王旭高临证医案》卷四之咳嗽门记载用怀山药、牛蒡子治疗劳热咳嗽。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在《邓铁涛医话13 篇》肺结核之治章曰:“治阴虚劳热的资生汤:症见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药用山药……牛蒡子……”。现代《中药学》一书中也提及:“牛蒡子配山药,一清一补,清补结合,宣肺气、清肺热、健脾胃,去痰止咳之力增强”。
4 结语
综上可见,山药色白,味甘,入肺脾肾三经,不仅能补肺气滋肺阴,治疗肺虚咳嗽,又能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治疗脾虚、肾虚致肺病咳嗽;牛蒡子性辛、寒,味苦,主入肺胃二经,喜潮湿气候生长,善治疗热咳。山药能补肺健脾,可助牛蒡子润肺, 牛蒡子性苦寒, 山药能制约其效,二药共奏健脾补肺清热之效,从而达到治疗劳热咳嗽的目的[14]。机理为一补一清,一宣一降,补清并用,宣降相宜,一则使山药补虚止咳时补而不壅,二则使牛蒡子降逆止咳时防降逆太过而伤正,共同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当代药效学研究。牛蒡子含有牛蒡苷和牛蒡苷元两种成分,牛蒡苷与咳嗽发作次数呈负相关,故有治疗咳嗽的作用,牛蒡苷元则与另外一个减少咳嗽次数的成分相关,因此,牛蒡苷元也能有效缓解咳嗽[15];另外相关研究证明,牛蒡子炒制品中愈创木酚,具有止咳化痰功效[16],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两种成分,二者都具有润滑、滋阴等作用,既能补肺气,又能滋肺阴,善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