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合地黄汤研究述要

2019-02-15姜晓娜宋咏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汤百合有效率

姜晓娜,陈 聪,王 欣,冯 玉 ,宋咏梅*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皮肤科,济南 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355;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济南 250355)

百合地黄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由百合、生地黄、泉水组成,具有养阴清热、补益心肺之功效,是治疗百合病之心肺阴虚内热证的常用方剂。现代临床中扩大其应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现代药理研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源流发展

《金匮要略》:“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出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可见,张仲景运用百合地黄汤,主要治疗未经失治误治的百合病。

本方中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日华子本草》谓其:“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藏。”《本草衍义》载百合:“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须此也。”孙真人则指出:“治百合阴毒,煮百合浓汁,服一升。”《本草经疏》则提出:“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无毒……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

方中生地黄味甘、苦;性微寒;归心经、肝经、肾经。其功效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治阴虚发热等。《神农本草经》云:“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同百合、泉水。养阴以化其阳经之久邪。”(《伤寒论纲目·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百合病》)《药性论》谓其:“能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黄,味甘,平,无毒。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不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日华子本草》明确提出生地黄可以“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药性赋》则描述其:“味甘、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本方用泉水煎煮,泉水首载于《本草拾遗》,其性味甘、凉、平、无毒,具有益五脏、清肺胃、生津止渴之功效。《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证三条、方十二首)》曰:“加之泉水。以泻阳而阴气自调也。”《伤寒论纲目·卷十六·伤寒所属诸病·百合病》亦云“泉水以清热。”

百合、生地黄二药配伍,以泉水煎煮,则养阴清热、补益心肺之功更显著。《长沙药解·卷二·地黄》谓“百合地黄汤方在百合。用之治百合初病,君百合以清肺热,地黄泄脏腑之瘀浊也。” 《长沙药解·卷三·百合》记载“百合清肺而泻热,生地黄汁凉泻肠胃而下垢浊也。”《金匮要略心典》则载:“百合色白入肺,而轻气中之热,地黄色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同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处之验也。”《千金方衍义》亦载:“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主要运用百合地黄汤治疗未经失治误治的百合病[1],后世医家则通过适当的加减及合理配伍,扩大了临床应用,如《金匮发微·黄瘅病证并治第十五》言百合地黄汤可治“面色黑而微黄。”《先哲医话·卷上·荻野台洲》谓其“其人当右肋下有块者,必吐血……自肺脏发者,鲜血也,其血虽一滴,难治。先与加味百合地黄汤、犀角地黄汤类为是。”《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四·黄连阿胶汤方》载其加味可用于“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甚,齿黑咽干。”《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五·百合地黄加牡蛎方》亦载百合地黄汤加牡蛎可治“外而发热不解,内则烦躁不安,气府津伤,喉干声嗄。”《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下·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提出“火逆为痹,宜百合地黄汤加半夏。”

2 临床应用

百合地黄汤是张仲景治疗百合病的主方,“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百合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其发病机制同为心肺阴虚内热,故临床运用百合地黄汤加减,清心润肺,养阴润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即可“异病同治”。

2.1 老年皮肤瘙痒症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122例,有效率为93.46%[2]。对于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26例,可用百合地黄汤加味,并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血虚甚者加熟地黄、白芍,身痒难耐者加苦参、皂角刺,脾虚者加茯苓、党参,伴失眠加酸枣仁、茯神、珍珠母,伴血瘀加川芎、赤芍,伴血热加紫草、地骨皮。总有效率92.3%[3]。

2.2 围绝经期综合征 百合地黄汤联合雌激素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 86 例,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免疫功能、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百合地黄汤联合雌激素能够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生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功能[4]。百合地黄汤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过适当加减,眩晕、头痛者,加天麻12 g,刺蒺藜12 g,牛膝12 g;双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5 g,菊花15 g,决明子15 g;腰酸乏力者,加杜仲15 g,续断15 g,补骨脂15 g,通过患者自身对比,结果有效率88.24%,临床值得推广[5]。亦有学者对于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甘麦百合地黄汤治疗,治疗2~6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15%[6]。

2.3 情志病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采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的推广[7]。百合地黄汤治疗耳鸣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60例,结果显示该方能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对耳鸣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8]。癔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脏躁相类,百合地黄汤加味(百合20 g,生地黄、太子参、丹参各15 g,绿萼梅6 g)治疗癔症患者40例,并随症加减:纳差者加鸡内金、炒麦芽,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大便溏者加炒白术,治愈率为87.5%,疗效显著[9]。通过观察百合地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症患者33例,共治疗8周,结果显示百合地黄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疗效肯定,并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10]。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35例,有学者运用加味百合地黄汤给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85.71%,临床疗效显著[11]。

2.4 肺系疾病 肺气肿、肺心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临床应用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肺气肿、肺心病52例,并随症加减:消化欠佳者加神曲、砂仁、麦芽;痰黏稠者加竹茹、半夏,结果总有效率90.4%,收效良好[12]。对于肺结核咯血患者,给予百合地黄汤联合普鲁卡因注射液治疗7 d 为1 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 82%, 并且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短期复发,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13]。

2.5 失眠 失眠属中医范畴中之“不寐”,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等,多由外感内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心神不宁。临床中百合地黄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二者可产生协同叠加作用,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占优势,而且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依赖性不明显,临床切实可行[14]。对于顽固性失眠,病程较长,多种常规治疗无效,百合地黄汤可联合黄连阿胶汤、半夏秫米汤进行治疗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平衡阴阳[15]。人工绝经患者绝经症状较自然绝经患者表现更突出,更严重,其中失眠便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百合地黄汤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人工绝经后失眠更具优势,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维持在高水平(90.91%),且停药后无反弹现象,临床值得应用推广[16]。有学者对于围绝经期失眠的患者36例,运用百合地黄汤合越鞠丸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4.4%,临床中配合心理调养,具有良好的疗效[17]。慢性失眠症是焦虑症、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6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77%,安全性与依从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18]。

2.6 其他 有学者运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梦游症1例,随访1年未复发[19]。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型心理亚健康患者25例,治疗2周后,临床证候观察、PSQI、SCL-90均明显下降,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20]。对于难耐的口燥咽干症患者,运用百合地黄汤治疗,功效卓越,四药合用,切合病机,效如桴鼓,值得推广应用[21]。

3 药理研究

3.1 心理作用研究 有学者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发现,百合地黄汤能显著增加小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 含量,其中高剂量百合地黄汤可明显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 含量,低剂量百合地黄汤可增加脑组织内5-HT的含量。说明百合地黄汤对抑郁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跟高低剂量有关,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来实现[22]。关于百合地黄汤的抗抑郁作用的研究中,有学者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大鼠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单胺氧化酶的含量,结果百合地黄汤对CUMS 抑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并提出其抗抑郁机制与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23]。

3.2 抑瘤作用研究 有报道观察了百合地黄汤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百合地黄汤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而中、低剂量则抑瘤作用不明显,说明百合地黄汤的抑瘤作用与剂量呈依赖关系。初步表明百合地黄汤在一定浓度时有抑瘤作用,但抑瘤作用的机理尚未明确[24]。在后续实验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加味百合地黄汤对恶性肿瘤转移具有干预作用,通过观察移植性肺癌转移Lewis小鼠的肺组织在显微镜下转移灶数目、抑瘤率、抗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P53、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加味百合地黄汤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并且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PCNA蛋白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及预防恶性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25]。

4 问题与思考

综上所述,百合地黄汤为仲景治疗百合病之代表方,后世医家在临床中扩大其应用,广泛应用于月经病、情志病、肺系疾病等多种疾病中,但多以心肺阴虚内热为使用依据。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 对原方煎服方法未予重视 《医学源流论》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由此可见,中药的煎服方法对疗效有至关作用。《金匮要略》中百合地黄汤的煎服方法为百合浸泡一宿,泉水煎煮,后入地黄汁,中病即止。临床研究、方剂药理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均未重视本方的原有煎服法,临床遣方用药中亦不注重原方剂量及其煎服方法,现代研究中亦缺失对百合地黄汤化学研究与剂型的研究,其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4.2 临床中缺乏诊疗经验的总结与规范 目前临床研究以个人经验总结为主,样本量相对较少,缺乏多种对照,更缺少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方案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常规有效剂量及疗效评价标准亟待完善;研究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药理研究中实验模型的选择仍需改进,观测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百合地黄汤抑瘤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抗抑郁的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为临床常用方剂,百合地黄汤仍存在较多不可小觑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黄汤百合有效率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风吹百合香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清心消暑话百合
很有效率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百合依依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