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广场舞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9-02-15

关键词:广场公共服务体育

邓 嘉 成 旭

(1.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2.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1)

广场舞由乡村走进城市到走出国门,由街头空地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跳进”全运会,它的影响力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是其他休闲体育项目望尘莫及的。据国外媒体报道2015年我国参与广场舞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1],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广场舞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它的存在与发展已不仅仅是一项健身运动,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

广场舞作为中国休闲体育时代产物,以非功利性、自由性、文化性和主动性的休闲体育特点迅速地广泛开展。由各地区、各社区、各社团自行形成多个团体或协会,这些团体或协会,就性质而言属于社会自治的非政府组织,就构建而言属于“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组织。它的非功利性和自由性也形成了这些团体自主形成和自行解散的组织特点。由于参与人群老年化和女性化,导致舞曲风格单一、受众人群缩小;缺乏专业的创编者和培训导师,导致舞曲健身的科学性和观赏性较低;参与团体和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礼仪意识薄弱,导致广场舞产生扰民的社会不良影响。一时间“广场舞”“广场舞大妈”成为报刊、新闻媒体,甚至小品相声的热门话题或调侃对象。广场舞就是“广场舞大妈跳的舞,大妈才会跳广场舞”,大众对广场舞错位定义由此而生,广场舞作为一种全民健身运动,被狭义地锁定了受众人群,并产生了负面的社会效应。“广场舞大妈”这一社会现象成了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目前广场舞的推广和发展进入瓶颈阶段, 广场舞如何在休闲体育大环境下充分地发挥其全民健身的作用,如何健康持续地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制约广场舞发展的因素分析

找出制约广场舞发展的因素,根据我国实情,优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构建、管理和改革,使广场舞走出发展的瓶颈,并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一)权威组织机构的缺位,导致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休闲体育在我国迅速稳定地发展是社会进步所趋,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其提供的良好社会生态保障密不可分。广场舞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诞生,由它的功能、特点、特性而兴起,以个体为主体,尊重个人意志、个人情趣、个人需求而发展。与广场舞同步发展的排舞运动拥有专业化的国际组织管理机构,其发展及推广都由此机构宏观掌控[2]。广场舞目前的管理组织仅限于自我管理,完全不具备对项目本身技术开发和项目发展的专业指引能力。201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主办的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将其纳入比赛项目,前后推出了为数不多的曲目进行推广,但这样的推广力度和辐射面远远不能满足广场舞急迫需要完善和发展的需求,未能起到持续的权威引领作用。广场舞是一个参与人数众多的团体项目,有学者研究发现团体性运动项目参与者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而个人或双人运动项目的参与者来自较高的社会阶层[3]。广场舞发展现状反映出我国政府部门对底层群体及弱势群体关注度低,个体基本保障问题未能得到重视和解决,体现了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所谓公共服务,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由政府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4]。目前广场舞发展的瓶颈是事物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的信号,广场舞“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形式倒逼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它已经发展到急需专业权威组织机构进行宏观计划与掌控时期、成立权威组织机构,制定长效的管理机制,是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标志广场舞项目迈向高级发展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到新高度。

(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广场舞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我国参与广场舞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达到一周2-5次的锻炼次数。以上数据证明我国体育分化由机械体育分化向有机体育分化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国仍处于体育分化的转型阶段,自下而上自治管理模式是广场舞的自然发展,并非超前转型意识所趋,广场舞自下而上的管理由参与者和社区或社团组成。有学者形容广场舞庞大的社团组织就是一个“江湖”,拥有不同的门派和“江湖规则”,所以它的地域性很强,缺乏普及性;江湖性很重,缺乏规范性;参与的人群单一,缺乏广泛性;随意性很强,缺乏科学性和审美性。广场舞由社会基层自治的服务机制为自己的团队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小团体小众的利益上,并不适用于庞大的“广场舞大军”的公共利益和整体发展。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公共服务产品科学性较弱、质量不高、供给均衡性失调,供给内容非公众选择性[5]。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公共产品的供给匮乏和社会认可度低,使广场舞在社会中产生了“社会排斥性”。主要表现在舞曲缺乏科学专业指导性,其健身功效理想度不高;曲风单一、舞种单一,局限了参与人群;审美情趣小众化,偏离大众审美标准,处于自娱自乐的状况;缺乏大量专业的广场舞指导员;各广场舞竞赛和培训局限于小众利益,缺乏专业的示范、指导、引领和延续性的作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为休闲体育的和谐发展构织不可或缺的安全网,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所在,保证优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出的广泛性和长效性,造福于1亿广场舞健身人群,是中国广场舞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功能定位不准确,导致广场舞受众性降低

“广场舞”就是“广场舞大妈舞”,“广场舞大妈”直接取代了“广场舞”。这个称谓也是导致广场舞步入发展瓶颈的重要因素。追溯广场舞的起源,它由宗教祭祀形式,演变成古代人的智力活动,后来流传为人们生产劳动之余的消遣娱乐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它凭着健身、娱乐、易开展的功能与特点,由农村进入到城市。由于它有音乐的伴奏,以舞蹈的表现形式在空地上进行,所以,当时老百姓称之为“坝坝舞”。2000年后,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我国城市规划修建了很多的广场,广场是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公共场所,符合“坝坝舞”开展的一切所需,在广场上进行“坝坝舞”这项健身运动的人逐渐增多,“坝坝舞”这个代名词被“广场舞”取代。归纳广场舞错位定位之一:场地。“广场舞”的“广场”是广义的,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广场之中,它适合于操场、体育馆、形体房等任何宽敞的平地。错位定位之二:性质。从人们参与广场舞的动机来分析,健身、娱乐是参与者最大的目的和需求,所以,广场舞并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一项借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达到锻炼身心为目的的有氧运动,所以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功能。无“门槛”、简单易学、以健身娱乐为主特点的健身舞、排舞、健身操、爵士舞、拉丁舞、街舞等,群众性易参与的健身运动都可归属于广场舞的范围。错位定位之三:受众。广场舞,并不是大妈们专属的健身运动,中国广场舞与世界排舞有着同样的功能和特点,是一项没有年龄界限、没有性别界限、没有地域界限,受众面极广,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安全性极强的休闲体育项目,“广场舞大妈舞”的错误受众,严重影响到此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广场”局限了场地,“舞”错误判定其性质,“大妈”片面锁定了受众人群,导致广场舞长期以来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下发展,缺乏权威、专业、科学的引领,导致社会对它错误定位,产生社会排斥现象是广场舞发展步入瓶颈的连锁反应。

(四)场地设施供需失衡,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

美国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量为16m2,日本为19m2。2015年我国目前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量为1.46m2[1],上海市相应数值为1.75m2,但是中心社区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6m2;北京市相应数值仅为1.6m2[8]。迫于场地缺乏、场租高昂,街道、空地、小区公共空地都成为广场舞开展的场所。室外开展广场舞运动不但会引起扰民,气温、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也对广场舞的健康开展有所影响。广场舞发展如此迅速、规模如此庞大,是相关职能部门始料不及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满足不了需求,广场舞地点的随意性与场所的规范性相矛盾[8],这样的“超迁倒反”现象导致冲突频发,抢占地盘、占用其他公共场地、噪音扰民、不遵守社会秩序等行为是广场舞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相关规定指出人们在生活的公共场地开展活动,聚集人数过多,音量太大,形成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休息,侵犯到公共利益,涉及公共利益问题,参与者和组织者要受到规制[9]。参与者法制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管理,只想维护自身的体育权利,不顾及他人权利,由此发生纠纷,引起暴力事件,产生社会负面效应,造成社会矛盾。

(五)社会包容度低,导致广场舞受到社会排斥

广场舞是消费水平较低的休闲体育项目,参与人群大多属工薪阶层或收入不高的群体,由于消费能力不高,多选择没有场租困扰的公共场所,造成扰民风波,甚至引起暴力事件,“广场舞”“广场舞大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也成为媒体、各综艺节目讽刺的对象,广场舞产生了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对广场舞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广场舞大妈”成为负面标签,形成讽刺语境,严重损坏了广场舞这一全民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社会形象,误导大众认为广场舞只属于中老年女性参与的活动,是一项扰民活动,屏蔽了广场舞多功能、受众广的特点,阻碍了它在休闲体育中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广场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体现在体育活动场地缺乏,无相应规范引导。“广场舞”“广场舞大妈”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出人口老龄化、空巢群体、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广场舞大妈”多数都是退休或待业者,广场舞不仅能排解寂寞,而且为她们提供了情感表达和个性张扬的渠道,她们需要得到社会尊重和重视,这种尊重和重视,不仅表现为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更体现为个体在所属群体中被其他成员的认可和接受,使其社会生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鲜活[10]。广场舞在发展瓶颈阶段需要社会的包容,社会的包容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二、广场舞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构建全覆盖性的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

广场舞作为中国一个庞大的传统休闲体育项目,它的和谐发展应引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度关注和维护,它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专业指引和扶持。政府相关职能机构需在非功利的条件下为广场舞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吸纳相关权威专家组建中国广场舞技术权威团队,树立组织发展目标,根据职能范围、责任、权利,考虑在工作专业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的组织结构设计因素下成立下属各职能部门[11],为项目发展提供和监控专业的导向,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广场舞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12],保障广场舞的健康、持续发展。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建立对于社会和谐,对于项目健康发展、项目健康形象的增强,对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效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组织机构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避免公共主体的单一性,构建以人为本、覆盖面广、受众人群分布合理、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各层广场舞公共服务体系,如: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市(县)级、社区(地域)级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为广场舞爱好者以及其团队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研究建立一系列科学化、专业性强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政策等体系。组织机构指引和推进现有的基层或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升级,逐步由行政干预治理向政民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13]。

(二)拓展广场舞功能的普适性

组织机构组建专业创编团队,充分发掘和运用中国广场舞创编的自由性、社会背景的文化性、浓郁的地域性、广泛的选择性、流行的时尚性、强大的观赏性,开发广场舞舞曲、舞风、舞种、舞步的多样性,创编适合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男性、女性、学生、职员等不同人群、不同心理与生理需求的广场舞公共产品,注重观赏性和审美情趣的培育,追求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品味[14],吸引各人群参与广场舞、享受广场舞多功能的益处。构建中国广场舞网络平台,宏观地、有计划地把控它的科学创作、高效传播的信息渠道。组织非功利性的推广活动,如专业的广场舞社会指导员培训、个人或团体的培训及比赛,达到广泛普及效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其中包括曲风和舞种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创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开展形式的丰富性和安全性,审美观的树立和审美情趣的熏陶,以及广场舞文明礼仪的引导,达到供给均衡,丰富供给内容,确保广场舞公共服务机制推出供给产品的优质性。树立健康、时尚的项目形象,达到健身、健心、娱乐、审美、精神文明建设均衡发展的目的。

(三)加快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加快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完善,优化广场舞开展的环境,帮助广场舞走出场地困扰的尴尬境地是政府职责所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是城市建设历史欠债问题,要得到改善,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持续过程。政府是公共供给主体的核心,应在反思中规划未来,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纳入政策法规之中,在城市规划统筹资源配置中有法可依、依法供给[15],使公共体育场设施建设得到有章可循的保障,保证长期持续的建设状态,逐步地、科学地、有预见性地解决我国公共体育场地的缺失及完善问题。利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体育场地闲置时间外借,资源共享。同时,对现有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改造和分时段使用,都是缓解广场舞场地设施不足行之有效的方案。在实施中需平衡居民社会体育权利,避免滋生更多的社会矛盾。

(四)增强参与者自我管理的法制意识

广场舞在公共场所开展活动时,应遵循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的利益衡量法则[16],制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德礼仪意识,认识到扰民这一体育权力越界的现象,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参与礼仪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及《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将广场舞开展的时段与民众休息时段规避开来;开展时间控制在1小时至两小时之间;音量控制在距离音乐声源最近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处昼间55分贝值以内,夜间45分贝值以内[17];避免人数过多的聚集造成噪音及安全隐患。促进和监督各地域软法“民间集体自治”,也就是广场舞相关公约制定和实施,在社会自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力宣传和进行社会公共活动礼仪教育,提高参与者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不影响和干扰他人利益地参与社会活动的修养。

(五)提高社会对广场舞的包容度

体育社会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国外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正面与负面影响[18]。国家政策的社会包容性,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大众新闻媒体也应提高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正确引导能力。“广场舞大妈”造就了1亿健身大军的奇迹,传承了广场舞这一中国传统健身项目。广场舞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象征。对于参与人群,广场舞已不只是单纯的锻炼身体的健身运动,它也是参与群体的精神寄托和心理慰籍,政府应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关爱庞大的参与人群,以“积极老龄化”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当今新媒体时代下,倡导媒体正视广场舞的健康发展对构造和谐社会的作用,运用大众媒体树立广场舞的正面形象,对其发展多做健康引导,减少“社会排斥性”,引导“社会包容性”,帮助广场舞突破发展瓶颈,使广场舞在当今休闲体育环境中发挥其多功能、受众广、易开展的特点,充分体现其推动全民健身、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生活幸福感的社会价值,为广场舞正名。

三、结语

广场舞在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发展,标志着我国休闲体育发展已迈向新高度。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有义务挖掘广场舞健身运动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在广场舞这一健身运动中受益,并乐在其中,充分体现休闲体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广场舞”只是这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进化的一个代名词,广场舞要突破瓶颈,还要跳出“广场”,不局限于“广场”,它应走进室内,进入健身馆,进入形体房;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进入操场;走进机关和工厂,进入“工间操”,进入职工交流会场,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促进人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猜你喜欢

广场公共服务体育
布鲁塞尔大广场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广场上玩
广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