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本科院校安身立命之要素
2019-02-15唐一科
唐一科
近20年来,经国家教育部审核批准,全国新增800余所本科大学(含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而这些新设立的学校在发展初期大多会遇到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要素选择问题。笔者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试图从认识学校的办学使命、确立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3个方面,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安身立命之要素,以期为其他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正确认识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使命
1929年10月,重庆大学由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刘湘创办,并发布了建校宣言: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重庆大学建校初期提出的这一办学理念,全面概括了学校的办学使命和立校宗旨,具有现代大学理念的重要特征,是对现代大学的基本任务和社会使命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和师生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其中,“佑启乡邦”,“佑”为“扶助”,提出了大学为地方服务的任务;“启”为“启迪”,说明了大学还负有引领地方先进技术、启迪地方先进思想与文化之重任。“振导社会”,“振导”即“振兴和引导”,提出了孕育良才、振兴社会之更高要求。这一办学理念在今天,仍然是新建本科院校确定办学使命的不二选择。
近几年来,国家已正式批准设立了重庆工程学院等若干地方本科院校,随着地方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定位的确定,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使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这正是重庆大学90年前办学使命的一种现代语言描述,也是当今任何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使命。这一办学使命,高度概括了重庆工程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基本任务和存在价值,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生命之源。
培养人才,既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更是国家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最大使命[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拟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与时俱进;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获得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行政管理和校园环境优化等各项工作。总之,新建本科院校的第一使命,就是从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3个角度综合考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有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又一使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是人类认识和利用社会、自然规律的学问。高等学校,特别是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是研究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前沿阵地。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科技人才,多半集中在高等学校。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来自高等学校科研团队或实验室;优秀的科技成果,也多半产生于与高等学校紧密联系的科技硅谷和园区。当然,重庆工程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和科技开发能力尚弱,更应该重视学校今后对国家、社会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贡献。学校和教师应将提高科研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和运用知识,还应该树立问题意识,积极采取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总之,从高等职业院校转变为地方本科院校,是学校办学层次的一次跨越式发展,这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这是重庆工程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认清的事实。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最终目的,正如重庆大学建校宣言的“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一样。当然,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其独有的社会职责,即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为社会培养适用的新型人才。然而,对一所高水平的本科大学而言,这还远远不够。美国耶鲁大学一位校长曾经说过,没有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投入市场,社会经济就不可能保持快速增长,而这些新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正是由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包含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而产生出来的。因此,一所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程度如何,重点体现在教师参加科研和科技开发,以及这些科研和科技开发成果应用转化的程度上。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求课题项目、开展产品研发,以提高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简言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这三大任务,是任何高等学校长期的社会职责和办学使命,是重庆工程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反复强化的办学理念。只有深刻认清办学使命,密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坚持内涵发展,才可能使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实现跨越式的转变。
二、牢牢抓住新建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
纵观世界大学,均有其独特的立校之本。2014年5月27日,重庆工程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不仅表明了重庆工程学院正式跻身中国千所普通本科高校行列,而且特别指明了重庆工程学院的基本定位。那么,国家批准设立这样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究竟是为了什么?设立这所普通本科院校用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十分清楚:为重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其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基本定位,就是学校现在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都必须坚守的立校之本。学校的立校之本,就像初生婴儿的基因一样,伴随着学校成长的全过程,并指引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坚守立校之本,必须使人才培养专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重庆市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强化软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明确了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打造笔记本电脑、软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通信设备及物联网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家电、智能仪器仪表、应用电子等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内容,提出了把重庆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件大数据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适应重庆区域经济社会对软件大数据及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坚持和发展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强软件、电子、信息、互联网、物联网、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专业集群建设,逐步提高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和“软件核心”的特色度。只要不断培养出一流的、高素质的软件及大数据应用型人才,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产业升级,新建本科院校就能拓展自身发展空间,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坚守立校之本,必须使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学科专业相对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重庆工程学院的前身——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培养软件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今天的重庆工程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但是,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也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培养出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学校只有在借鉴其他本科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瞄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目标,立足社会岗位需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生产一线密切结合为着力点,以创新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实际方法为途径,才能切实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坚守立校之本,必须使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为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进入本科人才培养层次以后,学校更应该克服传统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避免走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误区。积极吸收开放办学和协同育人的理念,探索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和产教融合等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参与,吸纳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多种结合。例如,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企业案例相结合、专业实训与真实项目相结合、专业实习与生产岗位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技术员工相结合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深受社会欢迎、面向一线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重庆工程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只要将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就能牢牢抓住自身的立校之本,在本科之林站稳脚跟,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三、科学制定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
毫无疑问,新建本科院校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3]。就重庆工程学院而言,最首要的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人才强校。在其他办学条件初步具备的情况下,能够使学校迅速强大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而学校建校初期最缺乏的就是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且不说近年崛起的香港科技大学一起步就广揽世界英才的例子,仅从我国近百年的高等教育史说起,在20世纪初立校的若干重点大学群体中,为什么唯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究其原因,这与建校初期主办者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大有关联。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广揽当代英才。先后聘请了当时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史学系教授,当时的新文化巨匠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大文豪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著名大家马叙伦、徐悲鸿、杨昌济等到校任教,为北大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80年,朱九思被任命为华中工学院院长,强力实施人才战略,广揽世界英才加盟学校建设,为后来的华中科技大学跃进全国十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资源。那么,谁能拥有人才?答案十分清楚,只有那些真正认识并落实了以人为本的高等学校才可能真正地拥有人才。最近刚刚获教育部批复设立的西湖大学,也正在面向全球招揽人才。
以人为本。我国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管仲在《管子卷九》“霸言”中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把人放在一切发展因素的中心位置。以人为本,更是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指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高等学校的以人为本,是指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有机结合。以教师为本,就是尊重教师,理解、关心和爱护教师,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教师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觉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教师的口碑就是学校的声誉。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就是“为教师端茶送水”的后勤服务员。以学生为本,就是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多渠道促进学生在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在人文关怀氛围中,才有可能实现人才强校的构想。
人才强校。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某种能力或素质极佳的劳动者。所谓人才强校,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在办学中的作用,以快速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就重庆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同时着力:第一,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对学科、专业带头人,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负责人等高水平教师,以及与企业一线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坚持以外聘为主。站在先进兄弟高校的发展平台之上,或企业生产发展一线,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用人机制的灵活性;第二,以“求贤若渴”的精神状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广揽“各方”“各类”英才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以积极招聘、选拔优秀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青年教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队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人是万物之灵,要使重庆工程学院等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得到社会认可,逐步屹立高校之林,就要制定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集聚优良人才,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