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与美国新酷儿电影的对比研究*
——以《男孩不哭》与《想爱就爱》的异同为例
2019-02-15黄曦
黄 曦
(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20世纪90年代是同性恋电影的分水岭。同性恋电影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迎来了新酷儿电影中的新元素,在1991—1992各大电影节上都出现了一批与社会时代风尚和运动契合因而具有相当现实性的酷儿电影,引发评论界和发行商的关注,一个被称为“新酷儿电影"(New Queer Cinema)或“酷儿新浪潮”(Queer New Wave)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1]这个浪潮影响波及了其他民族国家的电影,并在不同于美国电影环境的国家产生了代表作。例如英国电影《哭泣的游戏》(1992),中国电影《霸王别姬》(1993),法国电影《野芦苇》(1994),澳大利亚电影《沙漠妖姬》,英国电影《天生尤物》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泰国和美国分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酷儿电影,如:泰国电影《人妖打排球》、《想爱就爱》(1999)、《泰国拳击手》(2003)、《爱在暹罗》(2007)、《曼谷爱情故事》(2007),美国电影《毒药》(1991)、《心醉神迷》(1992)、《石墙事件》(1995)、《男孩不哭》(1999)、《远离天堂》(2002)。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艾滋病危机之后,电影主题开始关注艾滋病,不再回避酷儿理论中所涉及的性描写,并把在对抗艾滋病磨难中对社会现实的新思维融进酷儿理论中。而同性恋也以更为复杂、多样的形象呈现,包括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异装者、虐恋等。不仅包括不同的性欲和性别身份,也有种族和民族、阶级和国别等问题。本文拟以描写女同性恋的两国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男孩不哭》与2000年上映的泰国电影《想爱就爱》作比较,剖析两国新酷儿电影的异同。
何为新酷儿电影?“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酷儿理论认为人在性行为和性倾向上均具有多元的可能性,不存在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间的性行为,以及彼一时的异性间的性行为。该理论成为所有性少数人群‘正名’的理论,对异性恋霸权模式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2]虽然从性行为上说“怪人"和同性恋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至少在理论上具备了某些鲜明的特征。要在理论上界定“怪异"仍然很难——实际上同性恋也难于界定:一般认为同性恋就是“同性间的性吸引",但是从下面两部女性间性吸引的影片中,会发现这种说法过于模糊。酷儿理论作为思维和理论新方式的战斗口号,着眼于所有性别身份都是社会构建的,旨在消解少数裔身份的自然化和病理化,保持了后结构主义者对身份范畴、职位性别和性别身份所定义流动性和非肯定的特点。
泰国电影《想爱就爱》(2000)中的T角(偏中性)金姆(Kim)是女儿身,打扮中性像个男生。刚开始女同学北北和她分到一个寝室时,百般不愿,甚至还用胶带在地上划出了三八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金姆养花、做饭、弹琴等各种优点显露了出来,北北也开始喜欢上了金姆。但是北北怕妈妈生气,怕旁人异样的眼光,在母亲面前拒绝了金姆,最后,北北还是面对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给母亲写信说明了一切,并和金姆在一起了。
美国影片《男孩不哭》(1999)中的T角(偏中性)缇娜·布兰登是女儿身,但因为有性别认知障碍,常年打扮成男性,喜欢撩妹。后来爱上了混在一群问题少年中的少女娜娜。娜娜的母亲生活放荡,娜娜13岁就给因愤怒症作案的犯人写信。后来因为超速的罚单,布兰登被关进了女子监狱,被发现了是女儿身。娜娜毫不介意。但娜娜身边的那些男人却把布兰登强奸了,并最后谋杀了她。《男孩不哭》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布兰登·缇娜本名是缇娜·布兰登,她从高中开始就以男性身份生活。当布兰登的男性朋友发现她的女性身份后,在1999年新年之夜将其强奸并杀害。”[3]影片还原了她的故事。
一、泰美两部新酷儿电影的相同之处
(一)主题相似
泰片《想爱就爱》和美片《男孩不哭》两部电影都是女同性恋主题,都通过单线叙事描写了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并通过解构性别二分法来消解异性恋霸权。将性别简单地二分为男和女是异性恋话语。它划定了一个社会界限,不鼓励人们跨性别或混合性别角色,或创造其他形式的性别表达。在巴特勒看来,她反对源于异性恋话语的性别二分法。朱迪斯·巴特勒说过“性别既非真亦非假,既不真实也不明显,既非原生,也非派生。但是作为这些属性的可靠承受者,性别也可被渲染得彻底的不可信”。根据巴特勒的理论,如果一个女人认为自己是男人,并穿上男人的衣服,正如《想爱就爱》中的金姆或《男孩不哭》中的布兰登·缇娜一样,那么“这种表现就意味着性和表征的不和谐,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不和谐,以及社会性别和表征的不一致”[4]174,这种不一致分裂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固定联系。布兰登作为有性别转化欲者动摇了这个性别标准的稳定性。不确定的性别二分法通过模糊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二分法颠覆了传统的异性恋霸权。
(二)人物相似
泰片《想爱就爱》中的金姆和北北,以及美片《男孩不哭》(1999)中的布兰登和娜娜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姑娘。她们青春可爱,充满活力。两部影片中,面对女同性恋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导演都采用了自然、健康的态度去塑造人物形象,自始至终都是善良勇敢、努力追求所爱的人。
两部影片的P角(女同性恋中的女性化角色)北北和娜娜,在得知自己爱上的人是女人后,来自道德上的恐惧(陷入同性恋的丑闻)以及周围群体给予的压力,她们都迟疑了,但最后情感都战胜了道德观念。而两部影片中女同性恋的T角(女同性恋中偏中性的角色)都是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克服了内化的恐同主义,逐渐认同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三)情境设置相似
两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家庭都不健全,要么父亲缺位,要么母亲缺位。而且P角的爱情都受到了家里的反对和阻挠。“酷儿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向社会的常态挑战,它强调性方面的多元流动性,以此来解构纯粹异性恋/同性恋的两分方法。”[5]116-118两部影片中,主人公的爱情向传统价值观发起了挑战,其中就包括了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和婚恋观的挑战。影片中人物的社会处境,从大环境上看,都是不被接受的。
二、《想爱就爱》和《男孩不哭》的不同之处
(一)结局不同
在泰片中,影片努力传达“爱,无关性别"的主题。虽然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同性之爱未尝不是另一种想象下的建构,也明知这样的爱情前横亘着强大的传统价值观,但传递了一种想象的可能。影片并未涉及任何性爱场面,而是通过朦胧的叙事传达爱情的美好。
在美片《男孩不哭》中,布兰登最后被谋杀,娜娜和布兰登最后阴阳两隔。而在泰片《想爱就爱》中,北北和金姆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们终于忠于内心,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而美片《男孩不哭》将最惨烈的被强奸、枪杀的画面呈现给观众,从而以一种直接、激进的酷儿表述向传统价值观发起了挑战。而且影片直陈女同性恋之间的性爱场面,画面愉悦美好自然,与后来布兰登被约翰和汤姆强暴的惨烈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前者在生理上都是女人,后者在生理上符合常规,但是相比于后者的惨无人道,前者的和谐美好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影片对观众有着强烈的冲击,讽刺了社会的精神实质。
(二)性格不同,自我身份认同的方式也不同
首先,布兰登·缇姆是异装癖,金姆不是。布兰登·缇娜不仅可以归为女同性恋,也可纳入酷儿中的跨性别者和异装癖。她通过穿上男性的服装扮成其他人,混迹在普通人之中,当她遇到娜娜并爱上她时,她从没想过她是同性恋,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就是个男人,一个被困在女性身体里的男人,她必须通过异装来改变她的外在形象,以匹配她的内在自我。每次当布兰登照镜子的时候,观众和布兰登本人看到的都是一个真正的男性角色,而不是一个异装的女人。她的异装方式解构了异性恋霸权。而金姆并没有通过异装或打扮成男性来混迹于男人之中。异装与否是二者的第一点不同。
第二,布兰登的性格像男性,而金姆性格更为女性化。在影片开头的时候,布兰登就开车在街上飞驰而过,后面警车紧追,由此可见主人公的性格叛逆不羁。布兰登抽烟、撩妹,而且为了保护女性可以在酒吧和男性大打出手。布兰登为了被男性认可,参与缓冲档赛车,并最终加入他们。她打扮得像个男人还因为她希望能像其他男人一样去追求女人。正如简·坎贝拉所说,“作为一个女人,他(布兰登)展现出的完美的男性气质比剧中任何一个男性角色都好。他勇敢又体贴,叛逆又顺从。他帅气但不自恋,独立却又脆弱。"[6]一方面我们看到她们英俊勇敢,亲吻娜娜并与她做爱;另一方面,她努力伪装自己的女性躯体,掩藏例假。而金姆的打扮虽然较为中性化,但她仍然住在女生寝室,而且性格也较为阴柔温婉,她怕蟑螂、怕黑,喜欢弹琴、养花、做饭。她不敢表达对北北的爱,她自身的困惑以及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都处理得较为女性化。泰国影片淡化了对金姆男性化的处理。
第三,布兰登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而金姆并没有这种念头。布兰登在福尔斯城隐“性”埋名地过着一个真正的男人的生活,她内心渴望被女人爱,也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她在裤子中放了很多卫生纸假装成阳具,梦想着有一天能有足够的钱去做变性手术,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不幸的是,她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而同性恋社会因为她的欺骗和伪造,也觉得她是个骗子。在苏斯瑞尔看来,性倒错是在某种程度上是选择创造第二种身份,外表不仅是另一种身份,也可借此通过禁止的入口进入了反的世界。服装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线索和护照。穿着异性的服装就近乎能成为那个性别的人;就可以参与那些原本会被禁止的活动。而《想爱就爱》中,金姆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她做饭、养花,比女人还细腻。她也没有想过要和女人谈恋爱,当北北怀疑她是同性恋时,她觉得无语又无辜。
最后,尽管布兰登和金姆一开始都不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是她们对此标签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布兰登的表哥说她是女同性恋(dyke)时,布兰登会愤怒地反驳。布兰登可以通过异装而“变成"传统异性恋矩阵中的男性。布兰登穿着粗糙的牛仔裤,随意宽松的棉衬衣和厚重的靴子。而且她可以撇开她的真实身份加入其他男人的活动,从而找到作为一个真正男人的归属感。而且她认为她身边的人都接受和认可了她作为男人的这个身份。而金姆在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时,她的阿姨告诉她,有的人打扮得像个男孩,但并不是同性恋;有的人打扮得中性,喜欢女孩,是同性恋。你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金姆通过确定自己对北北的爱,而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认同。
(三)社会接受度不同
泰国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宽容。影片中同学、店铺老板都觉得金姆对北北的爱很正常,而且北北的闺蜜小贞还对金姆一见钟情,并倒追她。最后,男女主角摆脱偏见和障碍终成眷属。而在美片中,T角的布兰登在撩妹时,被追打了很多次。除了男女主角本身,其他所有的人都不能接受她们之间的爱。布兰登最后也被仇同的男性朋友强奸和枪杀。
(四)取材和处理方式不同
《想爱就爱》构建出的是一种朦胧的理想化状态下的同性之爱。故事背景发生在高中和大学校园,主人公未被边缘化,也没有涉及双方的社会阶层身份的差异。而《男孩不哭》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影片通过还原真实的历史,以直接、激进的方式将悲剧画面呈现给观众,整部片子以一种阴郁的黑色气氛作为基调,以一种带有粗糙感的现实风格来描绘。尽管影片拍摄于1999年,而事件发生在不久前的1993年,但是影片却有意陌生化和距离化了这个故事,表明重述过去,实则直指当下。
三、 二者异同的原因
(一)宗教影响:基督教和佛教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全国95%的国民都信奉佛教。他们信奉“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信奉释迦牟尼,追求“自渡”,即个人的解脱。“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7]
而美国是一个基督教文化的国家,受《圣经》的影响很大。在美国,77%的公民信仰基督教。现在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是美国信众最多的三大主流教派。尽管有很多宗派,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圣经,包括犹太教旧约与基督新约,是所有基督教的经典。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的道德和价值是这个国家的主要价值观。
小乘佛教在泰国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泰国人比较注重个人的修养、自我的修炼,忌讳公开谈论和评价他人。父母在对待子女是同性恋时,如《想爱就爱》中女主人公的妈妈,是任由其自然发展,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事,与外人无关。而其他人更是觉得,连父母亲人都采取“不作为"态度,外人就更没有资格去干涉。
宗教是美国同性恋的主要反对力量。回顾历史,对同性恋镇压最为激烈的便是教会力量。基督教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同性恋泾渭分明,并称其为可耻的犯罪,是反人性的。基督教认为,“同性恋行为是阻碍人们被神拯救的行为之一。所有同性恋都注定死后下地狱。”[8]在教区内,教堂监管人们的婚姻生活。那些与同性发生关系的会被逐出教会,或被教会公开谴责。简而言之,在长期的基督教迫害下,同性恋历史是虐待、偏见、痛苦与死亡的历史。
基督教反对同性恋行为基于他们对《圣经》的解释,基督教教义坚持同性恋罪性论。《利未记》中记载着对男同性恋的绝对禁止。《创世纪》19∶5中索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毁灭源于上帝对同性恋行为的忿怒。《罗马书1》《哥林多前书6∶8-10》《犹大书1∶7》的相应段落也都提到了同性恋行为。
所以在《男孩不哭》中,人们用石头砸布兰登,强奸并枪杀她,并觉得这是正当的行为,这些是和基督教的影响分不开的。
(二)历史背景
以《想爱就爱》和《男孩不哭》为首的新酷儿电影改变了酷儿们在荧幕上的形象。过去,酷儿们经常被刻画为堕落的人、谋杀者、低级趣味的角色,或某些城市中产阶级。在新的酷儿电影中,酷儿们由更复杂、多样的形象呈现出来,包括科学家、罪犯、男妓、大学生等。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个人,酷儿社区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然而,荧幕上酷儿们的形象变化和历史长河中的酷儿遭遇也是分不开的。
第一,同性恋在人类文化中的历史。同性恋的现象在人类文化中存在了很长时间。事实上,人们从未将他们的性愉悦限制在异性恋关系中。美国人类学家克里兰·福德和精神生物学家弗兰克·比奇曾研究过190种文化中的性文化,发现了在76种文化中都有关于同性恋的记录,其中三分之一的文化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可接受的,甚至是值得倾慕的。
欧洲在黑暗时代经历过同性恋,但是同性恋者常常被视为是魔鬼的化身,应该被处以极刑或烧死。相反,在澳大利亚西部和许多其他的原始部落里,在没有女性时,可以用娈童结婚来替代“正常"的婚姻。在中国古代,当太监和宫女长期禁锢在宫中,没有机会接触到异性时,同性恋感情也会被唤醒。同样,在西方社会的监狱里或军营中,同性行为也会发生。在这些案例中,当人们没有其他选择时就会发生同性恋。
在某些时期,在某些文化中,同性恋也较为普及。同性恋曾被作为人类性行为或性取向的变量。例如,在古希腊,男性美受到高度认可,女同性恋在古希腊也很流行。有的女同穿戴得像男人,参战打猎,甚至娶了另一个女人像夫妻一样地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同性恋关系和行为在历史上有的受推崇、有的受谴责。
第二,同性恋在美国的历史。美国自1607年第一个殖民州建立以来,到19世纪70年代一直是农业社会。在美国殖民时期,同性之间发生性关系被认定为鸡奸罪并被处以极刑。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各州开始陆续建立或修改法律。在大部分州同性恋不再被处以极刑,但也仅次于暗杀、绑架和强奸罪。
“在反对社会退化运动的影响下,1938—1946年间,大约有2 000名同性恋‘罪犯’被强制接受化学阉割、睾丸素注射和前额脑叶切除手术。内外双重压力下,同性恋选择隐藏自己。”[9]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主流文化仍然排斥和鄙视同性恋。1951年,120名政府雇员因同性恋身份被解雇;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一份行政令,正式将性别倒错作为调查和解聘政府人员的理由。同性恋逐渐认识到隐藏身份并非保护自己的最佳手段,以“石墙事件"为分界点,70年代开始,美国同性恋开始争取合法权利。20世纪70年代,“石墙事件”以及同性恋非病理化的成功以后,美国同性恋的情况明显有所改善。但是1981年艾滋病的发现给同性恋运动带来沉重的打击。伴随着女性主义、性别政治、酷儿理论等思想和运动的发展,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宽容度和接受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美国同性恋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部血泪史。美国历史上处置同性恋的手段是极端和残暴的。死刑、阉割等历史处置手段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没有新的意识形态取而代之,这种手法就会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并延续下去。《男孩不哭》正是在酷儿理论的影响下,所拍摄的基于真实历史事件的影片。布兰登被强奸和枪杀的画面直陈在观众面前时,人们才会从同性恋的视角看到这是多么的血腥和残暴,以此促使大众对同性恋的境况有更真实的了解,唤起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第三,同性恋在泰国的历史。泰国社会中同性恋群体的准确起源时间尚不清楚,但是没有记录将其视作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佛教中,有很多关于同性恋的话题,记录了在性别上表现出非正统、勾引其他男性的行为。皇室也有相关记载,“拉达那葛新纪事报”中写道,玛哈泰寺僧侣与青年学生有同性恋行为,即使他们没有性行为,但只要触摸到阳具,就会被定罪。该僧被寺院除名,并被逐出玛哈泰寺。在当时同性恋被认为是社会丑闻,违背了泰国人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同性之爱自大城时代以来一直存在,但没有记录在泰国历史上。因为这种行为是非常耻辱和恶心的,如果有人是同性恋,会被认为玷污了家族血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曼谷王朝初期,皇宫中曾有一起同性恋案例,但是作为一个丑闻被遮盖,尽管有故事流传,但没有确凿的文字记录。在拉玛四世国王的统治下,僧人中的同性恋行为被记录下来,对女同性恋有相关法律惩罚,而没有记载对男同性恋的定罪。在拉玛五世国王统治时代,泰国社会沿用了许多西方法律,虽然人们对同性恋没有经验或了解,但在当时的泰国社会被认为这是不好的。在拉玛六世国王统治时期,国王发文号召人们宽容同性恋,因为他们不是对社会的严重威胁。在拉玛七世国王的统治下,整个大环境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疾病,泰国医学界也开始探索解决方案。
二战后,西方人来到泰国这个自由之地,特别是二战后联合国部队来到泰国,色情业也开始大行其道。同性恋和变性人(俗称“人妖”)通过性服务和表演吸引了世界游客。泰国每年还会举办亚洲最大的嘉年华会,设有最有活力和最开放的同性恋会所,并与新加坡角逐“亚洲同性恋之都"的称号。泰国的平面媒体在过去30年中也让大众对同性恋的生活方式、身份等有了一定了解,同性恋者也有了更多的自我认同。但是艾滋病的爆发使同性恋再次陷入困境。
从泰国的同性恋历史可以看到,同性恋者在泰国并未遭受过身体上的严重摧残,诸如美国历史上对同性恋采取的死刑、阉割等方式,所以在《想爱就爱》中金姆和北北的终成眷属,虽然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泰国社会有勇气面对这个事实。尽管初期泰国电影中的同性恋形象也几乎都是反面的,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泰国电影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酷儿电影呈井喷状态,《想爱就爱》就是其中之一,体现了对同性之爱的宽容接纳。
(三)文化差异
世界上有多少同性恋?同性恋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这一基本事实与同性恋的地位息息相关。事实上,早在社会调查广泛开展以前,就有不少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对同性恋的出现率作了调查。不止一个调查显示比例是10%左右。因此美国出现诸如“百分之十社会"这样的组织。现在,学术界基本认为“百分之十"可能比实际数量多了一点儿,但高不了太多。虽然同性恋作为少数裔在总人口中占比仅10%,但他们总数的绝对数量并不小。作为一个亚文化组织,同性恋所表现出的特色行为模式把他们与主流社会区分开来。
“美国全民观点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s)在2000年完成的一项调查中显示,1999年,美国的女同性恋人数占人口总数的2.6%。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美国女同性恋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10]
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的大众对同性恋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同性恋被边缘化。当代的同性恋理论家和批评家伊芙·科索夫斯基·西德威克指出自18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在同性恋上的立场是建立在人们的世俗和心理上对同性恋的恨或在恐惧的基础上。在美国,人们对同性恋的恐惧主要是由于许多长期以来对同性恋的传说。通常他们被认为是反常的、邪恶的和本性上不能满足的性侵害者。他们性骚扰儿童,被同性恋父母养大的孩子也会成为同性恋,如果不限制同性恋行为会导致人类灭亡。持有这类对同性恋的不理性和负面的观点和情绪的人被称为“恐同”。恐同症的表现方式是反感、蔑视、偏见、厌恶和害怕,恐同的后果包括暴力、歧视和内在的恐同。
在美国,恐同最极端的表达是谋杀被视作同性恋的人,例如:影片《男孩不哭》中布兰登被枪杀,就是恐同的极端表现。极端案例并不是经常发生,更常发生的是非致命的殴打、枪击、刺伤等等。结果,对身体暴力的恐惧在同性恋中蔓延开来,许多人搬到了郊区或同性恋社区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以及他们自己的文化氛围。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不是绝对安全,有些年轻的暴力团伙会到同性恋社区来寻找施暴对象。更普遍的是,仇同情绪通过对同性恋的歧视表达出来,特别是在就业中。
泰国是著名的同性恋之都,泰国对待同性恋问题比较宽容。公众熟悉的同性恋者有泰国的歌星、大学教授、著名主持等。在曼谷的人妖歌舞表演中,演员也都是清一色的同性恋或变性人。在泰国的旅游景点、学校等公众场合随处可见人妖。曼谷已成为世界变性中心。但是泰国人仍然将同性恋视作“命中注定",认为这些人是上辈子作了恶,这辈子的报应,在情感和就业方面,泰国同性恋还是会受到一定的社会排斥和歧视。泰国同性恋的历史是呈片段出现的,有时受主流社会压制,有时又被主流社会所接纳,如朱拉隆功时代,同性恋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
《亚洲时代》杂志曾于2001年就同性恋问题对东南亚一些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泰国对同性恋容忍的程度最高,有47%的泰国男人表示不反对同性恋,16%的泰国女性表示曾与同性有性接触。据非官方资料显示,泰国6300万人口中同性恋约有400万人,变性人有10多万。[11]
泰国电影对同性之爱表达出了温情宽容,对同性恋群体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可见度。在影片中,同性恋主人公们敢于表达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取向,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进而向传统的婚恋观发出挑战。影片多以喜剧结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传达出对同性恋的宽容和接纳。金姆的爸爸对女儿的女朋友相当满意,金姆的阿姨也一直鼓励她追随自己的内心;北北的闺蜜也是同性恋,并爱上了金姆。这些都反映了泰国社会看待同性恋的寻常心态。最后北北那番告白将同性之爱转为了公开的追求。
总的来说,新酷儿电影反映了酷儿生活的现实,因此20世纪90年代早期新的酷儿电影赢得了同性恋个人和组织的支持,反映酷儿们对权益的诉求以及促进人们对酷儿的理解和宽容。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酷儿们的强烈要求逐渐被他们对普通生活的需要所代替。之后新的酷儿电影风格变得更为保守,情感从愤怒变为温和。总而言之,当文化背景发生巨变时,新的酷儿电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酷儿电影的爆发是因为社会环境,而新酷儿电影的改变也是对社会变化的回应。
《想爱就爱》和《男孩不哭》作为泰美新酷儿电影,在酷儿角色的塑造上,给予了酷儿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故事。新酷儿电影中酷儿形象的多样性也包含在女同性恋、跨性别者等的塑造中。《男孩不哭》中的布兰登就同时满足了三个标签“女同性恋"“异装癖"“跨性别者",他们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都得到了呈现。新酷儿电影中酷儿的个性变得更多维化。与我们以往看到的酷儿影片不同,《想爱就爱》和《男孩不哭》中的主角既没有被边缘化,也没有被刻画成小丑或怪物,而是两个普通的招人爱也渴望爱的人物——布兰登和金姆,这较之以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布兰登这个角色更为特殊的是,她是个跨性别者,她异装,并在内心深处渴望成为男人。当许多人逐渐接受同性恋的存在,跨性别仍是被忽视和认为变态恶心的群体。即便同性恋群体也认为他们很病态。《男孩不哭》这部电影让跨性别者的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的成就。
从相关酷儿理论的角度,两部电影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异性恋霸权和同性恋的关系。电影作为一种表达,其发声从来都不会是中立的。这两部影片的卖座和获奖皆因它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了跨性别者和同性恋,反映了意识冲突——异性恋和同性恋。“电影的许多意义最终都是意识形态的;它们源于文化关于世界的特定信仰系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种族或性别或社会阶层观念,甚至是我们对生活最深的想法,所有这些形成了我们的认识论参照系统。"[12][57]源于意识形态的电影最终会反映意识形态。通过这两部电影的对比,可以看到酷儿们在不同社会的生存境况,挑战了传统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标准,通过质疑异性恋霸权,表达了酷儿们被社会认可和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新酷儿电影的内涵比早期的酷儿电影丰富,作品不再仅仅聚焦于边缘化的同性恋,还进一步关注了更细化一级的类似不同种族同性恋的生存状态。新酷儿电影正视恐同的历史,在影片中表现出了同性恋所受到的压迫,并探寻其历史传统以及现代的性政治。新酷儿电影在形式、内容和类型上都挑战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