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述评*
2014-04-03宗金莎李雪平
宗金莎李雪平
史料记载,我国汉朝就出现了女同性恋现象[1]。《汉书·外戚传》记载说:后又挟妇女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然而,女同性恋者为社会边缘人群,一直被人们所忽略与漠视。随着21世纪的到来,对于同性恋的话题变得缓和和开放,女同性恋者开始浮出水面。近年来,我国女同性恋群体数量呈现上升之势。由于艾滋病与男同性恋者密切相关,在防治艾滋的大旗下,学术界加大了男同性恋问题的研究力度,而对于女同性恋的研究却很少涉及,较早的李银河教授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2]书中突出一章谈到了女同性恋的性和感情,其它都林林散散出现在一些报纸杂志中。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存在,重视对女同性恋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因此,通过对我国近10年女同性恋相关文献的综述,找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女同性恋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1 女同性恋问题概况
1.1 文献的分布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2003—2012年这10年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以全文、主题、篇名和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女同性恋”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搜索,分别发现文献依次为598篇、41篇、35篇、23篇文章。剔除与国外女同性恋研究的5篇文章(《英国议会通过女同性恋人工受孕法》、《西方女同性恋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发展》等),实际以“女同性恋”为篇名的国内期刊30篇,加上6篇优秀硕士论文,共计36篇,相关论文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3-2012年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论文学科分布
由表1可知,36篇文献中,我国女同性恋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占50%,其次是心理学和医学共占30.6%,这3个学科的研究占整体研究的80.6%。女同性恋问题本身就是当前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学尤其关注女同性恋现象,更倾向于女同性恋的研究;而心理学则对女同性恋的具体的症状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调查,在具体的成因和心理压力上对同性恋问题有较多研究;医学对于同性恋的研究更多偏重于女同性恋健康问题与治疗上。其中社会学多一些,心理学其次,而医学相对少一些。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方面涉猎更少。这是由于国内对女同性恋接受度低,受到歧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她们的权益问题仅仅还停留在研究上,尚未落实到现实层面。
表2 2003-2012年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论文数量分布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每年有关女同性恋的研究一直很少,各年度的研究分布有上升的趋势,但普遍相对平稳,除2011年度的研究明显增加之外,其余历年的论文数量基本都在5篇以下,这些表明国内女同性恋的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该领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忽视,尚未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2011年度,研究有所增长,源于娱乐界人士孙海英公开反对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让女同性恋的关注度得到了提升,但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看,2011年度的增长只不过是个暂时的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持续的关注。
1.2 研究的方法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研究方法来看,36篇文献中,12篇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理论思辨为主,其余28篇都采用了个案调查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或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以实时数据为基础,为论点提供依据。其中6篇硕士论文,基本都采用两种以上的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如:杨玲《“女儿国的世界”-北京拉拉人类学调查》[3]采用深入参与观察与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古龙梅《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地区80后为例》[4]则以网络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还有8篇关于女同性恋的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如:王婷《后现代视野下的女同性恋现象》[5]、李静《关于女同性恋现象的几点思考》[6]、曾春娥《中国女同性恋历史》[1]、《我国女同性恋者的健康问题及其对策》[7]等。总体来看,学者更倾向采用实证研究,通过对女同性恋生活的田野调查近距离接触得到更客观的资料,为当前女同性恋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1.3 研究的路径关于国内女同性恋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分析探讨。第一,对中国古代女同性恋的历史记载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分析,认识到女同性恋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从古至今都存在这种现象,为我国女同性恋现象寻找历史依据,如:《中国女同性恋历史》[1],第二,针对女同性恋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当前现状、找出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如:女同性恋的生存现状、社会支持、身份形成、身份认同等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三,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形成个案辅导报告,例如《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大学生女同性恋个案辅导报告》[8];第四,全方位的分析,对女同性恋的历史、内涵、成因、态度、社会支持各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例如:《“女儿国的世界”-北京拉拉人类学调查》[3]。
2 女同性恋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女同性恋内涵的研究关于同性恋的内涵,学术界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了专业的界定,但女同性恋作为同性恋的一个分支,它的界定还未达成定论。李静[6]认为,女同性恋者是指终生或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显著、持久且唯一受到女性性吸引,对女性有性渴望和性反应,寻求女性性活动并从中获得性满足的女性个体。杨玲[3]认为,女同性恋的界定是生理性别为女性,并认同自己是女性性别,性取向指向同性的人,她们有没有性行为并不重要。王婷[5]认为,女同性恋者是一个头戴毡帽,留着短发,系着领带的女人,她的男人外貌仿佛表明荷尔蒙的某种反常。纵观以上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李静的观点更为具体、全面。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拉子、蕾丝边及LES(Lesbian)等,是指生理性别为女性且具有性别认同但不喜欢男性,长久受女性的性吸引,寻求女性性活动并从中获得性满足的女性个体。
2.2 女同性恋的现状据张北川估计,中国现有女同性恋的数量约在1000万左右[9]。当前国内女同性恋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关于女同的具体数量尽管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人数在不断增加。国内女同现状的研究分为两种:女同性恋群体的现状研究与女同性恋者相关问题现状的研究。
2.2.1 女同性恋群体的现状36篇文献中,有两篇论文以女同性恋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女同性恋群体加以研究。杨玲[5]就北京地区的女同性恋社群、组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麦子[10]就西安的女同性恋群体进行了调查,均发现女同群体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组织相对比较松散,多为临时团体,以网络或酒吧聚会的方式联系。
2.2.2 女同性恋者相关问题的现状所谓女同性恋者相关问题的现状研究就是着力于对女同性恋某一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如:华中师大的曾春娥突出调查了女同性恋的健康问题;刘亭亭[11]和栗晓红[12]就女同性恋的性别认同与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古龙梅[4]对女同性恋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研究;曾序春[13]对女同性恋的性行为与社会心理压力进行了现实的研究,
女同性恋群体的调查研究仅局限在同性恋聚集的少部分城市,且调查人群太少,还未形成全国女同整个群体系统的调查研究。女同性恋相关问题的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女同性恋的性别形成认同及身心健康问题,研究的视角相对狭窄,并不全面,且目前已有的视角研究也很少。
2.3 女同性恋的成因关于同性恋的成因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学说:①遗传学说;②后天学说:成长经历、教养方式等;③遗传、后天发育、社会文化综合作用[3]。有关女同性恋者的成因,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杨玲通过实践调查以例证的方式就家庭环境、儿童玩伴和游戏爱好、是否受到性骚扰的影响这3个方面对女同性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当前虽然在女同性恋成因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形成定论。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很少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经验理论来推导。从找到的参考文献中仅6篇论文对女同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可见,对女同性恋成因研究很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4 对女同性恋的态度及社会支持纵观历年的论文,关于社会对女同性恋的态度及社会支持研究不多,仅古龙梅[4]的硕士论文对女同性恋的社会支持进行了独立研究,发现女同性恋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利用度并不高;网络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社会对女同性恋提供的信息支持较少且无效;女同对其他类型的支持认同度比对工具性支持的认同度要高。其他多出现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进行女同性恋态度或对策的探讨。如:李萍[14]提出同性恋伦理评价的3个原则:自愿原则、隐私原则和不伤害原则。陈伟[15]在此基础上指出对女同性恋实行道德关怀,多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观看同性电影,正确认识女同性恋群体,以一颗平等心去对待女同性恋的现象。王婷[5]认为大众应正确对待女同性恋者及行为,加强包括性道德、性心理、性健康、性知识、性卫生在内的科学的性教育,加强对女同性恋者正当权益的维护,异常心理、行为的咨询服务工作,社会交往活动的引导。李静[6]提出对于对于女同性恋群体媒体不应夸大其词、过分渲染,教育部门也不应置若罔闻、事不关己。学术界应拿出科学、公正的学术态度来对这个群体进行研究,整个社会也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来关注她们、深入了解她们。王苹[16]则认为,从与异性恋人群的诸多相似之处出发,正确认识同性恋现象,从与男同性恋人群的诸多不同出发,给予女同性恋更多关注,逐步减少社会对女同性恋的排斥。虽然国内重视这方面研究,但对女同性恋起到建设性帮助作用的很少,大众对于女同性恋的偏见还未真正得到消除,也很少涉及到女同性恋心理咨询与治疗,对国内女同性恋处境的改善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3 对我国女同性恋研究的评价
3.1 关于女同性恋研究的不足从2003年至今的研究成果看,关于国内女同性恋的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研究的成果还是很少的。因此,学术界应该加大对国内女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力度,开辟这块研究领域。具体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
3.1.1 侧重单一学科的研究,多学科综合研究较少我国女同性恋的研究视角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方面,反映出女同性恋问题作为独特的社会现象,受到社会学的广泛关注。同时,女同性恋者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相对独特且复杂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其身心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得理解与接纳女同性恋人群。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几乎很少涉及女同性恋问题研究。因此,女同性恋合法权益一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当前学术界应该加强女同性恋法学领域的研究,加快女同性恋的立法进程,让她们受到合法保护。
虽然我国女同性恋的研究涉及的学科门类已经很多,但研究基本停留在某一个学科,单独从一个研究视角看问题,或从社会学,或从心理学,综合两门以上学科的女同性恋研究很少,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未来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是女同性恋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多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努力,才能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女同性恋问题。
3.1.2 侧重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结合历年的研究,我国女同性恋的研究越来越偏向实证研究,学术界关注某些地区女同性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等研究,未实现国内女同性恋实证研究的结论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现实要求,忽视了女同性恋的理论丰富。具体而言,关于国内女同性恋的成因实证研究很多,但女同性恋的成因要不借鉴国外的研究,要不众说纷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总之,国内女同性恋的理论体系亟待建构和完善。
3.1.3 侧重区域抽样研究,缺乏总体取样研究有关女同性恋实证研究的论文中,研究对象的抽样基本只局限于某些地区,如:北京、上海、四川等女同性恋聚居地。对于整体性的、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几乎没有,然而很多地方性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推广性或代表性,未来学术界应联合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性的调查,对中国整体女同性恋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系统和透彻的统计分析很有必要。
3.1.4 侧重现状描述研究,社会支持策略研究较少国内女同性恋的现状研究占了大部分,如:曾序春等《深圳市女同性恋者性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压力研究》[13],麦子《女同性恋现状和女同运动面临的困境-以西安为例》[10]等,而对待女同性恋者态度与社会支持研究很少,一般在论文最后一部分的讨论中笔者会提出一些策略,且集中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女同性恋,给予道德上的关怀,减少歧视上,实质性的支持策略很少,特别是有关女同性恋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更少。
3.2 关于女同性恋研究的展望基于女同性恋研究的不足,今后将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研究:一是扩展女同性恋研究的视角。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入手,研究国内现实的女同性恋现状与存在问题。同时,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视角,尝试从多个学科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交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二是扩大女同性恋实证研究对象的范围。国家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国的女同性恋基本情况及总体趋势进行普查,为更好保证我国女同性恋的权益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注重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女同性恋者存在健康问题、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我国大众对女同性恋的态度研究及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对缓解其身心健康意义重要。学术界应积极思考,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四是要加强女同性恋的理论研究。在当前众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要进一步探讨女同性恋群体的深层次问题,并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如撰写女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等,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女同性恋研究理论。
总之,对国内女同性恋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仍需更多的专家学者耕耘探索,不断丰富完善研究成果。
[1] 曾春娥.中国女同性恋历史[J].中国性科学,2005,14(4):35-37
[2] 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204-222
[3] 杨玲.“女儿国的世界”-北京拉拉人类学调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4] 古龙梅.女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地区80后为例[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2011
[5] 王婷.后现代视野下的女同性恋现象[D].贵州:贵州大学,2009
[6] 李静.关于女同性恋现象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2,54(29):87-89
[7] 曾春娥.我国女同性恋者的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性科学,2004,13(3):39-41
[8] 苏碧洋.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大学生女同性恋个案辅导报告[J].儿童发展研究,2011,22(2):42-46
[9] 张北川.同性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676
[10] 麦子.女同性恋现状和女同运动面临的困境-以西安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1,18(1):70-72
[11] 刘亭亭.青年女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21(12):80-87
[12] 栗晓红.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16(5):6-9
[13] 曾序春,张玲华,刘惠,等.深圳市女同性恋者性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压力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8(9):529-531
[14] 李萍.同性恋现象的伦理分析[J].河北学刊,2004,24(3):48-52
[15] 陈伟.当代中国女同性恋生存状态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09,10(2):24-28
[16] 王苹.女同性恋非规范性世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