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效果探讨
2019-02-15徐春梅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曲靖655000
徐春梅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期间抽取本院收治的接受消化内镜诊疗患者200例,将其以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比对照组的79.00%高,P<0.05。结论: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以“五常法”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更佳。
消化内镜诊疗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随着近年我国内镜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选择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逐年增多,人们对内镜诊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本次研究中将纳入对象以单盲法分为两组,并予以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旨在对接受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实施“五常法”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期间抽取本院收治的接受消化内镜诊疗患者200例,将其以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为20~62岁、平均(35.83±5.16)岁;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为21~64岁、平均(35.65±5.07)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施以各项基础护理,主要是进行科学的诊治前各项诊疗操作知识宣教,患者接受诊疗的过程中要及时予以辅助护理,遵医嘱实行各项护理操作。
纳入观察组患者接受“五常法”护理模式干预[2],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及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这5项工作:①常组织。常组织是把已经完成的工作必需、非必需物品分开,使得必需品使用数量尽量减少,且使得必需品放置合理容易取拿,标识明确;②常整顿。强调需要用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明确避免实际工作中需要花费时间寻找所用物品;③常清洁:内镜诊疗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放置。不能拆下的仪器设备用消毒毛巾擦拭,能拆洗的设备必须清洗消毒吹干备用,分类放置,符合标准;④常规范。要持续坚持上述各项内容的实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探讨;⑤常自律。工作人员务必根据规章制度展开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其按规定办事的意识,注意要为其建立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
1.3 效果评价
选择本院自制“五常法”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调查量表评价护理质量:内容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这5各方面,每方面赋予分值20分,得分高与护理质量佳呈正相关。
选择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提示分值为90~100分、基本满意提示分值为80~89分、一般满意提示分值为70~79分、不满意提示分值为<60分。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比较 ±s,分)
表1. 护理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常组织 常整顿 常清洁 常规范 常自律观察组 18.04±0.65 18.50±0.26 18.47±0.36 18.31±0.24 18.23±0.35对照组 13.67±0.34 13.11±0.57 12.95±0.46 12.72±0.47 13.04±0.58 t 8.9052 8.6145 9.5231 9.3773 8.501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比对照组的79.00%高,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五常法”内容强调的是常组织、常整顿及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这5项工作,通常是机构改善工作环境及强化员工自律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各项工作效果与安全性,可使得内镜中心工作能够持续改进[3]。通过应用该种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按“五常法”将药品归类,按标签放置后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及时补充,避免浪费,且人人按设计规范从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物品摆放有序,急救仪器均处于备用状态,取用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急救取用设备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五常法”便于护士长按护理管理分工检查护理质量,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得到及时追踪督查。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的“五常法”护理内容为:①常组织。内镜中心的消毒间以及胃肠镜诊疗室中的所有物品严格清理,期间要把不需要物品直接报废,过期与不用药品、物品按要求处理掉;内镜诊疗涉及到的诊室均有着不同的特点,故而要严格确定必需用品与其数量,物品要按规定摆放,标识明确。每天都要严格清点诊疗室中的物品,不用的物品要直接处理掉,确保无菌物品无过期,再者是及时补充需要用品,放置时要根据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内镜附件应每天详细检查1次,将存在的损坏附件标识清楚,及时维修,备好备用附件,标识清楚。且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内镜检查室中内镜编号的印象,使其将编号都熟记于心,每天登记内镜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作轮流制度及管理细则等;②常整顿。给消毒间张贴清洗消毒流程,确保日常工作中的消毒清洗工作以出示的流程为标准,洗手间要张贴6步洗手法,各项重要的检查注意事项在每个诊室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治疗车中的物品固定摆放,明确标识,根据使用的频率分层摆放,明确标识,避免使用中错乱;附件柜中的物品也务必分盒固定,标识明确无误;急救车按五定一及时规范摆放处理,其中的急救药品与物品每天都要严格检查,确保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明确;③常清洁。用消毒抹布每天擦拭设备仪器,及时将污渍处理掉[4];每天清洗消毒间,并对清洗槽严格消毒;各项检查工作务必详细登记,检查室内的仪器、治疗车、电脑台面务必详细擦洗;卫生工作务必责任到人,每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1次大扫除,确保环境及卫生符合标准;④常规范。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探讨,总结出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再根据各项国家级规定标准核定措施是否有效可行;⑤常自律。要自觉遵守国家、医院中的规章制度,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5]。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比对照组的79.00%高。
综上所述,“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