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9-02-14罗海燕
罗海燕
摘 要: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为此小学的课程之中加入了小学音乐这门课程。小学音乐课程的加入,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课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效性
小学音乐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除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旋律感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性,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过我国大部分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大家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超出音乐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会更重要一些,不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养成、品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等的培养。学校的音乐设施,如钢琴、音响等设备更是缺乏,一个录音机便是不错的音乐教学设备。这种不重视音乐是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音乐的教学不像语文、数学等这种主要的文化科目,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学目的,无法按照小学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只是单纯保证小学教育中存在音乐这个科目,这样就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过低,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没有效果,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质量较差。
3.教师存在单一评价和主观评价
教师是学生成绩的认证官。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部分会根据学生的分数成绩来定义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潜力。这种片面的评价考核方式,容易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无法起到促进效果,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果的策略
1.转变学校和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当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和学校依旧采取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点,那么其他条件即使再完善,也没有办法改善小学的音乐教学状况。因此,必须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传统观念。教师和学校要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将音乐课程的教学和文化课的教学摆放在同等高度,遵守相关教育部门的规定。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为音乐教学投入资金,购置基本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2.引入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目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如今的学习过程中,仅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加入,极大地便利了音乐教学活动,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制作PPT,节省板书的书写时间,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从视觉和听觉来保障学生的学习。
3.通过课堂的小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几乎都是采用“授-受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台之上滔滔不絕,讲台下的学生要不就是听不懂,要不就是没兴趣,真正能够将知识吸收的学生寥寥无几,导致课堂的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想要改变这种效率低下的课堂环境,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的看法,充分发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很多学生对音乐课没有兴趣,但是对流行歌曲却是十分热衷。为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听曲识歌和流行音乐问答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在教室内,学生处于安静听讲的状态,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导致他们的主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思想无法得到延伸和拓展,为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带领学生多多参与一些和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例如音乐合唱比赛、校园个人独唱比赛等,还可以在学习地方音乐的时候,音乐教师带领学生伴随着音乐跳舞,如扭秧歌、二人转等,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三、结论
小学音乐在当前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也是教育部门要求必须设立的课程,其目的就在通过学习音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蕴含的美和艺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过目前的音乐课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注意,只有将新课标规定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才可以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芳.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B),2013(5):141.
[2]蔡萱红.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海峡科学,2009(4).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