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规划龙绕溪流域综合治理

2019-02-14孟祥永

水电与新能源 2019年8期
关键词:常山县流域

杨 琼,孟祥永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得到了全国上下热烈的拥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小流域是江河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在保障城乡安澜、维护流域生态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浙江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快推进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重点在于提高中小流域重点河段防洪能力,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常山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龙绕溪流域位于常山县西部,为常山港一级支流。随着常山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展开,龙绕溪流域作为常山县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河道、绿道、林荫道作为纽带将各个特色农业节点、历史文化节点、生态休闲节点连接在一起,共同展现着常山的原乡韵味。《钱塘江流域综合规划》、《常山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中对流域工程及建设效果做出了重点批示,为龙绕溪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持。

1 理论基础

1)近自然小流域理论。近自然小流域理论将流域治理的过程划分为几个层次,分别为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坡面水系统的修复、河岸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植被的自然修复、保护荒地宜荒则荒、道路的自然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2]。国家在流域治理的方面下发了很多的指导要求及意见,为保护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的国家政策和可靠的建设制度[3]。工程建设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因而在龙绕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应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来经营流域内的各个要素,使其达到接近自然的状态,在对流域内各个具体问题治理的同时,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终极目标放在首位。

2)“三原”原则。“三原”原则最早是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原则,意指按“原规模、原标准和原功能”的原则开展水库受淹专业项目(包括受淹的工矿企业和铁路、公路、航运、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设施)的迁建[4]。后来随着学科范围的交叉,“三原”原则也被用来解释区域治理时,为实现“帕累托最优”对其他地方造成的伤害进行弥补的措施。龙绕溪流域治理非朝夕能够完成,势必会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土壤、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改变,在完成龙绕溪流域治理任务的同时,要兼顾他方利益,逐步改进,早日实现流域治理与县市发展共赢目标。

2 规划思想

对龙绕溪流域进行治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科学治水思想,突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围绕“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发展目标,以流域水系格局为基本依托,以龙绕溪干流为主轴,在全面提升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及流域综合管理等能力的基础上,挖掘打造流域特色景观文化,逐步改善生态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以科学规划推动流域系统治理,从而实现龙绕溪流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旅游、休闲、健身的和谐统一。流域内,应立足解决流域防洪减灾问题,同时力争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流域供水灌溉得到基本满足,水利信息化网络基本建立,工程及管理保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湿地滩林堰坝等水景观特色得到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得到促进,服务于流域科学发展,“水美景美”的同时,实现“富民增收”,令以河流、绿道、绿化带为轴的多彩廊道,串联周边的原野、乡村、古迹等节点,形成具有独特乡韵的龙绕溪,打造成为“山水柚都、多彩龙绕”的生态纽带、绿色长廊。

3 现状评价

1)在防洪水方面。龙绕溪部分洪水重要保护区,缺少堤防保护,存在部分片区未形成有效防洪闭合圈,原有堤防水毁严重部分支流受洪水影响严重,未得到有效治理,部分现状河段堤段由于修筑的时代年限久远,经洪水冲洗时间长,需要修复加固。部分地区以天然土堤为主,抗冲刷能力弱,每逢强降雨天气,会导致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河道治理理念有待与时倶进,旧时由于小流域河道治理往往偏重于排水泄洪,为了泄洪的需要,既要保证过水断面,又要节约土地,只能直线化渠道,硬化护岸,功能单一,但这与常山县美丽乡村建设、龙绕溪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等结合程度不高。

2)在水生态环境方面。虽然各乡镇建有污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存在滥用农药、化肥现象,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全面控制;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塘库化肥养鱼现象,未得到全面有效遏制;各类垃圾河边堆放、随意丢弃仍有发生。

3)在水资源保障方面。龙绕溪供水的对象是城乡综合生活用水和沿溪两岸的农灌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然而城乡综合生活用水还存在饮用水供水体系未全覆盖的问题,部分用户依然面临着饮用水短缺、饮用水运输不及时的问题。在沿溪两岸的农灌用水方面,部分农田主则由于农田灌溉排水设施不配套导致有些农田灌输水困难,或者有些农田排水困难导致农田中积水过多和二氧化碳含量低,农作物缺少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材料因而生长不良,影响经济的稳步增长。在生态环境用水方面,河道水量与旅游定位尚有差距,由于龙绕溪具有明显的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非汛期时河道水位低,裸露河床多,导致其与规划的生态农业定位存在一定的差距。

4)在水景观水文化方面。龙绕溪流域本可以遵循“靠水吃水”的经营模式,围绕着水衍生出各种活动例如传统的戏水、垂钓、游泳,从而逐步形成戏水文化、旅游文化。然而要想通过发展水景观水文化从而带动旅游经济,就必须提高当地水景观的层次,才能在发展建设水景观时,结合龙绕溪自然生态特点与柚乡田园特点给游客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提高游客来龙绕溪流域游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4 治理措施

4.1 防洪减灾,治理龙绕溪洪水问题

常山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全年雨日大约为160天左右。极端天气时暴雨洪水来势凶猛,历时短,洪灾出现快,基本无预见期可言。为避免洪水造成的重大危害,常山县政府遵循山区性流域洪水治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蓄泄兼等、切实可行”的治理原则,采用“上蓄、中疏、分片设防”的治理方式[5]。

上蓄,通过对龙绕溪流域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注重流域上游的水土保持,发挥植被拦截部分径流的作用,进一步滞水蓄水,削峰减峰。中疏,主要是指疏浚河道,局部拓宽,疏通卡口节点。分片设防,根据常山县龙绕溪山区河流的特性,分片设防是最佳选择方式,根据防洪对象沿河建堤和护岸工程,形成闭合圈,保障防洪标准及其以下洪水不侵入。

“上蓄、中疏、分片设防”的治理措施充分考虑了常山县以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在结合其他山区流域治理洪水案例的基础上,尊重其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使其所形成的防洪效果更加显著,很大程度的改善了洪水对于龙绕溪流域造成的危害。

4.2 七个步骤:改善水生态污染环境

龙绕溪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有4个方面[6]:①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大部分仅仅经过了初步沉淀便排入了河道甚至有少部分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了河道,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②农业面源污染。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③畜禽渔业养殖污染。龙绕溪流域养殖场的动物排泄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游农田,进而渗透入河,造成了严重污染。④其他污染。

对于以上四个水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常山县政府为了全面落实“河长制”、“五禁”制度(禁采、禁渔、禁养、禁倒、禁排),实施了生态家园共建行动,推进“五水共治”。这一行动分为7个步骤:饮用水源保护、废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畜禽渔业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底泥污染治理、水质目标控制。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常山县政府人员深刻的认识到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点并不是清理,而是从源头入手,才能减少龙绕溪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多方面污染。

4.3 两个工程:保障水资源供应安全

龙绕溪作为常山县的母亲河,其水质安全是常山县总体水质环境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政府对于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作出综合分析。对于饮用水工程,基本已经形成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农村分散供水相结合的供水模式。而对于农田灌溉工程,做出“做大放小,多方联合,共同完成”的措施,对干渠进行规划建设,支渠及毛渠等联合农业综合开发及土地整理共同建设。保障龙绕溪流域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两方面的水资源,正是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水资源管理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落实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健全流域水资源监测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对龙绕溪的水资源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真正保障水资源。

4.4 如画风光:建设水文化及水景观

规划建设美丽城镇,除了基础性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科文化方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等。在对龙绕溪流域规划人文建设时,主要体现在水文化水景观的建设。建设过程需要将流域水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并采取“三步走”的形式即“梳理、继承、提升”,进一步突显河流风貌和独特的乡韵风情。

梳理——全面系统梳理流域水文化要素,挖掘龙绕溪流域关于古镇、古桥、民俗、传说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继承——将自然风光和人文因素当作一个整体,融入农家乐、民宿、垂钓、采摘、骑行等现代要素,以继承为主,新增开发为辅,打造龙绕乡韵;提升——通过龙绕溪健康休闲绿道建设,串联周边景点,构建乡村慢生活的美丽长廊。

4.5 与时俱进:推进流域信息化

5G的到来让人清晰的认识到推进流域信息化、信息整合化的重要性[7]。信息化的基础组成为五个部分:数据管理中心机构、数据监测收集、数据实体、数据交换平台、应用支撑与服务。流域信息化是一个大工程,更是一个细工程,要做到龙绕溪流域信息化,需要建立数据更新维护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建成数据逻辑集中、内容完整准确、表达标准为宜、更新协调统一、信息安全共享的水利数据中心,满足各项水利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对水利信息资源的需求,为水利管理、防汛减灾和辅助决策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一体化有助于龙绕溪流域在出现灾情险情的时候,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减少灾难损失。

4.6 持之以恒:维护长期管理系统

龙绕溪流域的治理规划除了万事开头难的起步阶段至关重要外,设施及行动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不定时对龙绕溪流域进行审查,确保规划的目标能够有条不紊的实现。譬如防洪,就应该多关注防洪建堤中堤坝的稳定性。流域治理杜绝面子工程。管理的基础是管理资金及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得切实进行检查,端正办事态度,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及时指出龙绕溪流域存在的问题。当权领导作为常山县的父母官应为百姓做实事,努力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4.7 合理预测:投资必须未雨绸缪

对于常山县来讲像龙绕溪流域综合规划治理这种大项目进行合理的投资预测是不可避免的,巧妇难成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资金链,无论描绘出的是多么宏伟多么壮观的蓝图,都缺乏可行性。投资必须未雨绸缪,而预估资金的准确是十分关键的,综合规划治理中给出的投资预估参考了以下三种相关文件:①浙江省水利厅颁发的《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规定(2010年)》等相关文件;②浙江省水利厅颁发的《关于调整浙江省水利建设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③浙水建[2013]81号《浙江省、水利工程造价计价依据(2010年)补充规定(一)》等。在投资估算时特意强调水文化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不计入投资,可以看出规划治理投资预测的精确。

4.8 综合评估:直面项目优缺点

龙绕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提升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及流域综合管理等能力的基础上,挖掘打造流域特色景观文化,逐步改善生态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实现龙绕溪流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旅游、休闲、健身的和谐统一。龙绕溪综合治理的宗旨是“系统治理、协调发展、特色升级、美丽共享”。该规划确实在防洪保障、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保障、水文化水景观、流域信息化五个部分取到了一定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龙绕溪流域居民的生活质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8]。龙绕溪流域治理后,使得百姓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创造出更加丰厚的经济价值。然而,该策划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项目工程大,采取项目分步走的实施规划耗时长,项目细节不容易确定,检查管理工作繁杂琐碎,难以全身心地进行维护工作。以及庞大的成本投入使政府机构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关注其他的一些活动,甚至成为某些活动举办的障碍。总而言之,治理后的龙绕溪流域利大于弊。

5 总结及建议

龙绕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工程覆盖面广,建设任务重,需要分步实施。根据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原则,并考虑到常山县财政收入和水利方面投资的情况,结合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工程前期开展情况等核心,提出规划工程实施计划。在进行综合治理规划的时候需时刻牢记“系统治理、协调发展、特色升级、美丽共享”的宗旨,将龙绕溪流域现在所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按照规划采取科学可行、切实可靠的有效方法对该区域的管理建设进行改造,稳步建设规划中的各个目标,只有每个方面的每个步骤都能够细致的落实到位,才能共建美丽和谐、山美水甜的龙绕溪流域,才能使居民及外来游客更安全、更有韵味地欣赏及享受当地的闲适恬静。

猜你喜欢

常山县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学生作品展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
——武当太乙拳馆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