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干性咳嗽证治体会
2019-02-13林海凤王明明
林海凤,王明明
(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331;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病症,约占门诊量的50%[1]。临床上根据有痰无痰可分为有痰咳嗽(湿性咳嗽)和无痰咳嗽(干性咳嗽)[2]。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干性咳嗽疗效较好。
1 病因病机
外感风邪。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肺常不足”,腠理薄弱,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外邪以风为主,常夹寒、夹热、夹燥等犯肺之门户,导致肺气上逆而咳。
风从内生。小儿肝常有余,金不抑木,肝热引动肝风;或因外风袭肺,肺气奋起抗邪,金盛乘木,导致木虚而生风;或外风郁久不去,风郁滞肝脉,肝气郁结,化火生风,肝风内动,摇钟而鸣则咳。
正虚邪恋。风为阳邪,易伤津耗液,肺为娇脏且喜润恶燥,故风邪侵袭时,多出现阴伤风盛症状。另外小儿脏腑娇嫩,如遇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正气亏耗,正虚邪恋,肺气不足,肺失宣肃,气逆于上,发为咳嗽。此时正气已伤,更易于感邪,无力驱邪,邪恋如故,病势缠绵。
2 辨证论治
2.1 祛风散邪,利咽开窍
外感风邪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咳嗽,初咳不剧,干咳无痰,咽痒即咳,伴有咽干、咽喉痒痛,或眼痒、鼻痒的症状,小儿常喜揉眼、揉鼻等。咳嗽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吸入冷风可加重。治以祛风散邪,利咽开窍。方用止嗽散加减。
夹寒则腠理郁闭,卫阳不得宣发,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合杏苏散加减。夹热则咳嗽以日间咳嗽为主,咳嗽不爽,伴见发热较重,咽喉肿痛,鼻流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合桑菊饮加减。夹燥则干咳无痰,连声呛咳,喉痒咽干,鼻咽干燥,大便干结,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黄,脉浮数或小数。治以疏风润燥,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合桑杏汤加减。
无论夹邪之偏颇,多用炙麻黄、荆芥、防风、桑叶、蝉蜕、炙僵蚕等疏风之品及辛夷、苍耳子、桔梗、西青果、马勃等利咽开窍之品宣畅肺气,取其轻扬透达之性,以透邪外出。
2.2 调肝理血,疏风利气
内生风盛表现为咳嗽剧烈,咳甚则胸胁疼痛,或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咽中如窒,心烦,口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细或脉弦数等。内风潜伏肝经,平时相安无事,一遇情志刺激则肝气横逆,引动内风,致内风随气妄动,干咳剧烈。内风不去,复感风邪,内外相合,病情迁延不愈,而成顽固性或痉挛性咳嗽,且持续时间长。治以调肝养血,疏风利气。方用止嗽散合黛蛤散加虫类祛风药如僵蚕、蝉衣、地龙、全蝎等,以入络搜邪,祛风解痉。肝为藏血之脏,欲疏其风必先理其血,故在调肝疏风过程中必加理血之品,可用丹参、赤芍、桃仁、当归、川芍等以助风邪的消散,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使风邪散、肺络通,而咳嗽止。
2.3 益气养阴,息风止咳
正虚邪恋表现为持续的轻咳,干咳无痰,但迁延不愈。此时辨证为本虚标实,正虚风恋,治以益气养阴,息风止咳。如偏于肺脾气虚,则咳嗽无力,气短自汗,神疲懒言,形瘦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合止嗽散加减。如偏于肺肾阴虚,咳见干咳或咳痰不爽,面色潮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咽干燥,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或指纹淡红,则用麦味地黄丸合止嗽散加减。辨证基础上加用僵蚕、蝉衣、钩藤等,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3 验案举例
花某,女,6岁,2018年5月6日因“咳嗽1个月余”就诊。1个月前因调护失宜出现咳嗽,发热,自服抗生素、退热药等治疗,5天后症状加重,就诊后查全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未见其他异常,予清肺口服液、小儿止咳口服液、阿奇霉素、兰苏等口服,先舒、炎琥宁静滴,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咳嗽阵作,为痉挛性咳嗽,遇特殊气味及情绪激动则咳嗽明显,咳甚则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咯痰,咽痒,性急躁,不发热,无鼻塞流涕,无气急喘促,纳欠佳,寐尚安,二便尚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小儿干性咳嗽,肝肺郁热、风邪留恋证,治以调肝理血、疏风利气。药用炙款冬、蒸百部各10g,陈皮各6g,荆芥10g,炙麻黄5g,杏仁10g,桑白皮10g,炙僵蚕、蝉衣各10g,平地木10g,黛蛤散8g(冲)。每日1剂,服药3剂咳嗽减轻,未见呕吐。继服2剂,咳嗽明显缓解,每天仅见晨起声咳,进食渐佳,原方加北沙参10g、白术10g,再服3剂咳止,随访4周未反复。
4 结 语
小儿干性咳嗽咳嗽临床上非感染性因素较多,抗细菌和抗病毒治疗往往无效,其他诸如化痰药,镇咳药用之不当,常导致病情迁延难愈。小儿干性咳嗽病因以风为主,病初外风袭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中后期肝热生风或肝郁化风,风郁肺络,咳嗽不易恢复。后期正虚风恋,或复感风邪,虚实夹杂,使咳嗽迁延难愈。由于“风”贯穿于小儿干性咳嗽的病程始终,故祛风需用于病程的各个阶段。病之早期宜疏散外风利咽开窍,病情迁延则调肝理血、疏风利气,同时注意益气养阴,息风止咳,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