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偏头痛诊疗思路探析*
2019-02-13张容超王瑞辉郭新荣
张容超,吴 涛,王瑞辉 △,王 东,杜 旭,刘 奇,郭新荣
1.陕西中医药大学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咸阳 712046)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头痛,可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而诱发[1],在安静或睡眠后症状缓解,属中医“头风”范畴,相当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病症[2-3]。偏头痛成年患者的发病病率为7.7%~18.7%[4],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环境的变迁,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偏头痛常使患者意志消沉,身心备受折磨,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对偏头痛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简、便、效、廉”的针灸疗法,其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世卫组织已将偏头痛纳入针灸疗法的推荐病谱中,成为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6-7]。笔者查阅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现就针灸疗法对本病的临床诊疗思路进行探讨和分析,供大家临床参考。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学认识 本病系由风邪、气郁或痰浊、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而发病[8]。大多医家认为头痛和风、火、痰、瘀及气血虚有关[9],《素问·风论》载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邪易袭头面,头为诸阳之会,病邪痹阻头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风寒等病邪客于头部一侧,经络不通而发偏头痛。《丹溪心法·头痛》提到:“头痛多于痰,痛甚者火多。”故有痰厥头痛、气滞头痛之分。《济生方·头痛论治》曰:“凡头痛者,气血俱虚”,提出头痛多与气血虚有关。脾喜燥恶湿,若脾虚,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内生,聚湿生痰,出现痰浊阻滞所致的清阳受遏不舒、清窍为痰湿所蒙,也可引发偏头痛。经络理论是针灸临床的理论基础,本病的病位于颞部,此处为足少阳胆经循行所过,因此本病与少阳胆经及肝胆关系密切。外邪或内伤导致足少阳胆经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则经络循行所过之部疼痛[10]。足少阳胆经为多气少血之经,其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肝气郁则易化火,若肝胆气血不和,或者气滞瘀血阻络,则引起“不通则痛”,同时肝胆经络气血亏虚,血不上荣,则引起“不荣则痛”,皆可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1.2 现代医学认识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神经、血液流变学等因素有关[8],偏头痛的发生主要是因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于机体的血管、神经,进而造成中枢神经及血管功能的失调形成的[11-12]。现代医学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关于其机制主要有神经递质学说、内啡肽系统障碍学说、血液流变学改变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学说[13]。神经递质学说认为各种因素导致机体血浆中的NO、内皮素、五羟色胺(5-HT)含量出现改变,进一步影响血管及相关神经系统的协调性,造成偏头痛的发病[14-15]。内啡肽系统障碍学说提出,机体受各种因素的刺激后造成内啡肽相关系统功能紊乱或降低,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反应降低,β-内啡肽释放下降,进一步影响到神经系统,导致其相关调节能力的降低,形成偏头痛[16]。同时,血管系统受到各种刺激后,血小板的高度激活、释放状态以及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受到影响均可能与偏头痛发病相关。偏头痛属原发性的神经血管头痛,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认为,由于各种刺激导致的三叉神经以及中枢神经血管系统相关内源镇痛系统功能的障碍或缺失引起偏头痛的发生[17-18]。
2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病证注重把握整体观和机体的个性化特点,结合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东桓十书》中提出“偏头痛”、“伤寒头痛”、“湿热头痛”等病名,将头痛分成内伤与外感头痛[19]。外感型多因风、火、痰、热等上扰清窍或情志不舒导致气血郁结而发病,患者多见于青壮年,常起病突然,发病时头胀欲裂、或头紧如裹、或搏动如刺,情绪和环境等诱因较为明显,外感型偏头痛症状缓解较快,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则易损伤正气出现虚实夹杂之证[20]。内伤型多因素体偏弱,感受风邪侵袭而引发,患者多见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或久病正气受损,或长期饮食起居不节、脾失健运而痰湿内生阻遏清窍,或先天禀赋不足。内伤型偏头痛发病时多为胀痛或空痛,疼痛部位多以两颞部为主。偏头痛的病程较长,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从临床较为常用的脏腑辨证思路入手,对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探讨。
2.1 从肝辨证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位于下焦,为阴中之阳脏,其气升发[21]。《类证治裁》“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若清阳不升则易出现邪气乘虚上行头面而致头痛,或情志不遂、肝失调达引起气郁阳亢或化火上扰清窍而致头痛[22-23]。在临床上,头痛呈紧束或有跳动感,随情志变化波动明显,伴有胸胁胀闷、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者多诊断为肝郁气滞[24];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尿黄便秘等临床表现者多诊断为肝火上炎;头胀痛,眩晕,口苦咽干,五心烦热,面部烘热等临床表现者多诊断为肝阳上亢[25]。
2.2 从心辨证 心主神明,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则扰动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记载“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同时《素问·针解》云:“调其神,令气易行”即神能导气,通过调神而使气血畅达,而针灸之调神之功尤为显著。心火盛常可导致心神不安、气机逆乱、血行不畅,日久引起瘀血阻络,出现“不通则痛”而发偏头痛[26]。 因此通过针灸调神之法“调其神,令气易行”达到调神通滞镇痛之效[27-28]。
2.3 从脾辨证 脾主运化升清,若脾虚,则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出现头痛[29]。“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脾脏主运化水液,脾虚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瘀滞而生痰,痰湿上蒙阻滞于脑络,可致头重如裹之头痛,可伴困倦乏力、嗜睡懒言等症。《金匮要略注》提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之统摄” ,脾主统血,脾虚则统血功能失常,清窍之气血不足以濡养头目,则出现“不荣则痛”而发头痛,此类患者常起病缓慢,头部隐痛,遇劳加重,可伴有食少纳呆、少气无力、畏寒体弱等临床表现。
2.4 从肾辨证 肾主骨、生髓,若肾精耗损过度,髓海空虚则可导致头痛。《素问·举痛论》提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 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30],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若肾阳亏虚,阳虚则易生内寒,血脉失于温煦,血虚则生风,虚风内动,而发头痛[31],此类偏头痛中年以上患者居多,头痛多为空痛,可伴有耳鸣、颈部僵硬、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临床症状。从肾论治偏头痛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临床上常有医者选用肾经腧穴来对偏头痛进行治疗[32]。如陈士源[33]针药结合治疗肾虚型偏头痛,选穴处方用到双侧肾经太溪穴,有效率达90%。
3 针灸治疗
3.1 选经辨证配穴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提出在针灸治疗偏头痛时,应因人而异、注重辨证取穴,辨证选穴作为主要选穴方法[34]。足少阳胆经循行于头部两侧,临床上针灸治疗偏头痛时多以胆经上的腧穴为主,同时配合辨证选穴,部位以局部取穴结合远部取穴[35]。冯菲菲[36]检索2002年~2012年间中国期刊网对针灸治疗偏头痛选穴组方规律进行研究,发现纳入的97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偏头痛使用频率排名前10位依序为风池(频次为75次)、太阳(频次为65次)、合谷(频次为50次)、率谷(频次为46次)、太冲(频次为44次)、百会与头维(频次为33次)、阿是穴(频次为30次)、足三里(频次为24次)、丰隆(频次为23次),得出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以胆经腧穴为主,经外奇穴与胃经腧穴为辅。
3.2 临床应用现状 针灸疗法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其疗效确切,体现出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李荣荣等[37]文献研究发现临床上对偏头痛针灸治疗,方法包括传统针刺、刺络放血、电针、穴位注射、平衡刺法、灵龟八法等特殊针灸疗法,且均有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佳的优点。临床上针灸治疗偏头痛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针刺疗法,针刺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发病时间、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38]。目前临床上针灸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报道较多,陈庆美等[39]针刺治疗偏头痛,取健侧足临泣、患侧太阳为主穴,总有效率达100%。
4 小 结
偏头痛的针灸诊疗理论源于《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籍。偏头痛病痛位于头颞部,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于此,在对偏头痛的辨证治疗时,以肝胆经经络辨证为主,同时结合脏腑辨证。作为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针灸在偏头痛的治疗方面体现出了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临床上在缓解患者疼痛时,常立竿见影,针到病除。针灸对偏头痛的诊疗思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创新,治疗方面,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立法选穴,力争实现临床疗效最大化。本文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诊疗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进一步明确本病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