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
2019-02-12贺伟强骆卢佳
贺伟强 盛 瀛 陈 凌 骆卢佳
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
贺伟强1盛 瀛2陈 凌1骆卢佳1
(1.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环境分院,浙江 嘉兴 314036;2.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种植业推广总站,浙江 嘉兴 314000)
总结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涵盖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时间、原料准备、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玉米栽培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采用这一技术可利用70%玉米秸秆、30%稻草作为生产大球盖菇培养料;而大球盖菇栽培后的菌渣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玉米,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和生态环保的优点。
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1, 2]。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3-4]。大球盖菇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不加入任何杀虫、杀菌剂,且鲜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5]。
大球盖菇栽培易成活,管理粗放简单,业内人士称其为“懒汉菇”。属草腐菌,可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等进行栽培,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大球盖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多糖等大分子营养物质,生产后留下的大量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6]。因此,大球盖菇非常适合与产生秸秆的农作物实行轮作,具有节约生产成本、确保食品安全、高效利用土地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优点。
目前已有大球盖菇与水稻、甜瓜等农作物轮作的报道[7]。作者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年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天火村进行了大球盖菇与玉米轮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1.1 栽培时间
为了充分利用当季玉米秸秆、稻草和稻壳资源,根据玉米和稻草的收获时间确定大球盖菇的栽培时间。本试验选择在2017年11月下旬开始种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5~36 ℃,最适温度24~28 ℃,嘉兴地区春节前后一般达不到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因而菌丝生长期延长,到次年3月下旬至5月出菇。
1.2 原料准备
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可采取就地选材的原则。试验采用当地玉米秸、稻草和稻谷壳作为主要培养料,玉米秸和稻草晒干、打碎,配方为玉米秸(粉碎成2~3 cm)70%、稻草(打碎)30%,稻壳用于接种后覆盖在菇床表面。播种前,将新鲜干燥的玉米秸和稻草用清水冲淋,根据原料量加入1%的生石灰。每天用水喷洒15~30分钟,连喷3天,中间需翻料1~2次,使在播种时的原料含水量均匀达到65%左右。
1.3 铺料播种
大球盖菇菌种采购自河南省虞城县金隆菇业种植推广基地。播种前将培养料平铺在畦床上,畦床宽60厘米,高25~30厘米,畦床间留宽40厘米的排水沟。播种时将菌种掰开成蛋黄大小,采用梅花状点播的方法播种在培养料中,深6~10厘米,菌种用量为每平方米500~600克。从畦沟内挖土均匀覆盖在菌床表面,厚3~5厘米,再覆盖一层稻壳保温保湿,稻谷壳覆盖量以看不到土层为准。
1.4 发菌期管理
(1)水分管理。播种后定期查看培养料,使含水量保持在65%~70%。播种后20天内,不宜直接向菇床喷重水,可采用喷雾器少量多次喷洒,既保证培养料一定的含水量又不能让底部原料渗水过多。如遇连续下雨,可在菇床表面铺设黑色地膜,并在地膜的两边扎孔保持透气。
(2)温度管理。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因素,发菌期间料温高易导致烧菌,料温低则影响菌丝萌发生长,推迟出菇时间。
日均气温低于5 ℃时,夜间可在菇床上加盖稻草或薄膜保温。培养料温度高于30 ℃时,要及时掀开覆盖物,并在培养料上扎孔散热。
1.5 出菇期管理
在适温条件下经60天左右,菌丝即长满培养料并爬出料面,此时应进行出菇管理,重点是保温、保湿和通风。露天栽培须及时少量多次喷洒出菇水,保证菇床周边湿度在85%~90%;大棚栽培则应适当增加光照和通风时间。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25 ℃,料温低于13 ℃时很难形成菇蕾,气温超过25 ℃,刚长出的小菇蕾易死亡。本试验在次年3月上旬开始陆续出菇,到5月共出3潮菇。
1.6 采收
当菇蕾长至半球形,尚未开伞时及时采收,采收一般在早上进行。采收时手法要轻,一只手按住周围的菇,一只手抓住要采的菇轻轻旋转拔出,切不可带出周围菇蕾和培养料。若在菇床上留有坑洞则要及时用培养料填补。采收结束后,需对菇床培养料洒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2 玉米栽培
2.1 茬口选择
大球盖菇在2018年5月中旬基本采收结束。田间遗留下的菌渣可作为底肥,用翻土机翻埋在土中。根据市场行情,避开主流播种期,提高鲜玉米的销售价。本试验的播种时间选择在2018年8月上旬,种植密度为每亩(667平方米,下同)3 300~3 500株。
2.2 品种选择
玉米种购自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为优质、高产的“浙甜2088”。
2.3 科学施肥
在整地时利用栽培大球盖菇后产生的菌渣作为有机肥,每亩用菌渣1 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20千克,直接翻耕在农田中。幼苗定苗期每亩施复合肥15千克,以促进根系发育。在玉米生长到喇叭口期时施攻穗肥,每亩施复合肥和尿素各20千克。施肥时在玉米株旁10~15厘米处开穴,同时进行培土和除草。吐丝授粉后结合植株生长情况适当用“广增素802”进行叶面喷洒[8]。
2.4 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证玉米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病虫害。播种前用高巧60毫升加莠锈·福美双80毫升兑水1升拌15千克玉米种,可以防治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降低玉米黑穗病的发生。喇叭口期以后主要是防治玉米螟,可选用Bt苏云金杆菌通过喷雾法杀灭,每亩用药量为400~500毫升,在玉米螟危害严重期施1~2次,每次间隔4~5天[9]。
2.5 适时收获
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2~26天采收,此时的玉米籽粒新鲜饱满,甜度高,口感好。采收后待秸秆晒干,用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秸秆,经粉碎后用于大球盖菇栽培。
3 总 结
大球盖菇与玉米轮作栽培模式,利用当地的稻草和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下脚料作为培养料,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和生态环保的优点,生产的大球盖菇绿色安全、肉质细嫩、滑脆爽口。
大球盖菇栽培剩下的菌渣直接还田,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大球盖菇与玉米轮作是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完全符合“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1] 李汝芳, 陈勇光, 林友红. 大球盖菇免棚栽培与加工技术[J]. 食药用菌, 2011, 19(5): 32-33.
[2] 曾绩.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4): 116.
[3] 张闽春. 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7): 112-113.
[4] 胡传久, 魏海龙, 赵中山, 等. 大球盖菇熟料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 2013, 21(4): 243-244.
[5] 李正鹏, 李玉, 周峰, 等. 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技术[J].食用菌, 2018, 40(5): 49-50.
[6] 陈生良, 姚其民, 张岚, 等. 大球盖菇-水稻轮作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1): 88.
[7] 夏建平. 大球盖菇-单季稻稳粮增收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4(1): 54-55.
[8] 宋立伟. 甜玉米浙甜2088主要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2013(5): 517-518.
[9] 甘书信.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南方农业, 2018, 12(9): 3-4.
嘉兴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7AY33033)
贺伟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hwq2005003@163.com。
S646
B
2095-0934(2019)02-1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