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83例

2019-02-12潘宁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印堂卫气营卫

潘宁君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199)

我院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8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3例,均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门诊收治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1],排除因一时性情志因素或生活、工作环境改变所导致的暂时性失眠,以及因消化不良和贫血等慢性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失眠。男39例,女44例;年龄16~25岁7例,26~40岁21例,41~65岁49例,66~74岁6例;病程3个月~8年10个月,其中3个月~1年13例,1~5年51例,5年以上19例;有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史15例,偶尔服用过镇静催眠类药38例,未曾用过镇静催眠类药30例。均无刺法及推拿禁忌症。

2 治疗方法

毫针刺法:主穴,取印堂、内关(双侧)、神门(双侧),用平补平泻针法。心脾两虚证配心俞(双侧)、脾俞(双侧)、厥阴俞(双侧),用平补平泻针法;阴虚火旺证配百会、肾俞(双侧)、太溪(双侧),百会穴用平补平泻针法,余二穴用补法;痰热内扰证配丰隆(双侧)、太冲(双侧)、公孙(双侧),用针刺泻法;肝郁化火证配肝俞(双侧)、膈俞(双侧)、太冲(双侧),用平补平泻针法;伴头痛头晕配风池、太阳、神庭、头维、悬颅、上星;伴耳鸣耳聋配耳门、听宫、听会、角孙。针刺留针30min,每隔8~12min行针1次,得气后及出针前各行针1次。每日1次,每周6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推拿疗法: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督脉及其两侧的膀胱经,双侧下肢后侧膀胱经及其外侧胆经,重点穴位为夹脊穴。沿经脉循行路线施以滚法,叠掌按法、揉法,拇指按压法与弹拨法等常规推拿手法,每次20min左右,每日1次,每周6次,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每晚夜间睡眠时间达6h及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每晚夜间睡眠时间增加3~6h,睡眠深度增加。有效:伴随症状减轻,每晚夜间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26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6例,临床痊愈率31.3%,愈显率74.7%,总有效率92.8%。1个疗程临床痊愈3例,2个疗程5例,3个疗程11例,4个疗程7例。

5 讨 论

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缩短、睡后易醒,多伴有头昏眼花、纳食乏味、精神萎靡及心悸健忘等。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阴阳不交、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2]。《灵枢·大惑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卫外,行于阳不得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阴,阴气虚,故目不暝。”指出失眠的病机与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失调、阳不入于阴有关,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失调会导致卫气不能循常道运行,夜晚不能行于阴,故而出现失眠。《诸病源候论·大病后不得眠候》说:“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营卫不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指出脏腑功能失调和营卫不和是失眠的主要病机。失眠病机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但以心神不宁为主,其本在心。治疗应以宁心安神为法。印堂在脑部,而脑为元神之腑,针之可以镇脑安神;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刺之可宁心安神,神门穴是心经原穴,而心藏神,刺之能安心神。赵越等[3]通过分析针灸治疗失眠近现代文献的针灸处方选穴及配伍规律发现,在所有穴位中,神门穴选用频次最高。背腰部背俞穴、夹脊穴对于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调整脏腑与平衡阴阳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穴位较多,因此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更为便捷,推拿手法与针刺疗法配合使用能优势互补。

针刺印堂、内关、神门为主,并配合推拿背腰部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印堂卫气营卫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论营卫与气血关系❋
王新志教授论张仲景营卫观*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