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布利特用于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9-02-12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452370苏喜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布利帕酮普罗

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452370)苏喜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5例。甲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2~75岁,平均(54.12.7)岁;乙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8~76岁,平均(56.8±4.2)岁。50例患者均符合心房颤动临床诊断标准,经患者同意,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此次试验研究。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治疗方法 甲组:为25例患者给予伊布利特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伊布利特(国药准字:H20080337,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按照患者体重给药,对体重大于60kg的患者,注射剂量为1mg,在10min内静滴完。视药物效果决定是否再次给药治疗,如无效,静注相隔10 min后再以相同剂量静脉滴注。对体重小于60kg的患者,首次注射剂量为1mg,二次剂量均为0.01mg/kg[1]。

乙组:为25例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患者静脉滴注普罗帕酮[国药准字:H44020249,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基本剂量为1~1.5mg/kg,或者将70mg普罗帕酮加入到5%的葡萄糖液中进行稀释,在10分钟内向患者静脉缓慢注射,根据药效情况于10~20min之后再次向患者静脉注射一次,确保总量在210mg之内。如静注效果较好,将其改为静滴,静滴速度为0.5~1.0mg/min[2]。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 有效:患者心房颤动现象出现转复,经检查,患者治疗后心率为正常窦性心律。无效:患者治疗后心房颤动现象未出现转复。分析患者治疗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心电图转复情况,统计患者转复平均耗时。

1.3.2 安全性与平均转复耗时情况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室性早搏、低血压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x2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甲组患者转复成功率为88%高于乙组患者的转复成功率64%,且甲组患者转复平均耗时(32.4±2.8)min少于乙组患者的(58.9±8.6)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甲乙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甲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乙组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低血压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x2=2.0000,P=0.157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采用的普罗帕酮是一种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细胞膜,通过竞争性β阻断作用,可以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间的功能。此外,该药还能够作用于心房、心室以及兴奋传导,从而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心律失常症状。但是,该药在使用过程中禁忌较多,患者服用后不但会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而且还容易对患者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等部位造成不良损害。而伊布利特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为患者静脉注射之后,能够对心肌细胞产生一定的阻断作用,通过对患者钾通道的激活功能,就会大大延长动作电位的时间,进而会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而发挥出抗心律失常的功效。且患者静脉注射用药能够使药物迅速抵达患者心脏等部位血管,药物覆盖率高,浓度大,能够在用药一小时之内迅速起到治疗效果。国外相关报道也显示,伊布利特对心房颤动的转复率高达30%~75%。本实验研究表明,为患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取得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患者不仅仅转复耗时少,而且成功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伊布利特对心房颤动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患者转复迅速,且转复成功率较高,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也较大。

猜你喜欢

布利帕酮普罗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魔杖就绪 魔法世界回归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诡辩获罪
诡辩获罪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布利丹效应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