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在肺部感染预防方面的价值研究

2019-02-12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任慧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脑缺氧控制率分泌物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任慧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抛硬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患者年龄32~58岁,平均(43.5±5.0)岁;观察组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患者年龄30~59岁,平均(42.1±5.1)岁;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于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治疗,对照组则于伤后24h后行切管切开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行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生肺部感染者,需及时行痰液培养及药敏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给予患者敏感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对两组感染控制率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

1.4 判定标准 肺部感染标准:①患者气道分泌物显著增加,且体温超过38℃;②白细胞计数超过15×109/L;③可见呼吸音明显增粗或啰音出现;④可见脓性支气管分泌物[1]。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的处理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差方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部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27.7%(18/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39/65)(P<0.05)。

2.2 两组感染控制率对比 观察组18例肺部感染患者经有效治疗后11例得以有效控制,控制率为61.1%;对照组39例患者中经治疗后12例得以有效控制,控制率为3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1,P=0.030)。

2.3 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对比 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最短4d,最长11d,平均(6.5±1.0)d;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最短8d,最长18d,平均(15.5±2.2)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026,P=0.000)。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极易受病情的影响而产生昏迷、呕吐、误吸等现象,从而极易引发呼吸障碍,而呼吸障碍的发生则极易造成PaO2降低、PaCO2升高,甚至可引发吸入性肺炎。且气管中分泌物可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正常呼吸造成阻碍,进而影响患者的肺通气情况及能力;此外,较细的支气管被分泌物堵塞还会造成痰液在肺及支气管内聚集,造成致病菌滋生繁衍,从而极易引发肺部感染。而上述病理改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血氧流动情况及交换情况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发生脑缺氧缺血症状,促使脑水肿症状加重,造成脑血管循环障碍及脑代谢紊乱,进而造成二次性脑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纠正脑缺氧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早期气管切开处理则可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促使呼吸无效腔减少,并可显著提高氧的利用度,促使血氧饱和度增加,进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脑缺氧症状,这对纠正患者酸碱平衡状态、减轻患者继发性脑损害有重要帮助,并可为抢救患者提供有效的条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感染控制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林国柱[2]等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能够及时解除患者呼吸障碍,改善同气情况,从而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脑缺氧环境,对减少脑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有重要帮助。且早期行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程度通常较轻,易于控制,可显著减少严重缺氧现象发生。但笔者认为,在给予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同时还需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避免因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防御屏障消失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肺部、引发院内肺部感染。故而,为预防外源性感染发生,在给予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后还需及早封闭气管插管,并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咳痰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可显著减少肺部感染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缺氧控制率分泌物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病人尼卡地平或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时脑缺氧的发生情况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