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效果观察

2019-02-12河南省巩义恒星骨科医院451200赵振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部肩胛肩胛骨

河南省巩义恒星骨科医院(451200)赵振宇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治的85例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剖析重建接骨板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骨外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通过症状、X线或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为单侧闭合性骨折[1]。其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38例;25~66岁,平均(46.2±3.8)岁;合并锁骨骨折5例,合并肋骨骨折2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7d,平均(3.8±1.3)d;骨折情况:肩胛体骨折76处,肩胛胫骨折43处,肩峰骨折10处,肩胛冈骨折16处,喙突骨折7处。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取重建钢板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根术前均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情况,对合并伤进行积极处理,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相应手术入路进行操作,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①以肩胛骨外侧缘作为手术入路,行侧卧位,患侧朝上,对患侧常规消毒、铺巾;自肩峰后缘沿着肩胛骨外侧缘作8~12.5cm长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直至肌肉层,然后切断附着在肩胛冈切口下的部分三角肌,妥善分离小圆肌、冈下肌间隙,使肩胛骨颈、体部充分暴露出来,在此过程中要保护好腋神经、旋肱后动脉;然后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满意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将预备好的重建接骨板进行塑形,然后妥善放置在骨折断端,在两端用3枚以上螺钉进行固定,完成后检查牢固度,充分冲洗术腔,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②以Judet手术入路,行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自肩峰起沿着肩胛冈下缘作切口,直至肩胛骨内侧缘转往肩胛骨下端,切口呈“L”,然后逐层切开皮肤到肌肉层,将三角肌后侧纤维妥善切断,分离小圆肌、冈下肌间隙,使肩胛冈下端骨部暴露,直至肩胛骨外侧缘及颈、体部、肩峰基底部以及盂缘后端骨折处,将预备好的重建接骨板进行塑形,然后妥善放置在骨折断端,在两端用3枚以上螺钉妥善固定,冲洗术腔,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所有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2~3d;术后2周需用悬吊带固定,在术后3周可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术后12个月,评测患者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日常活动、主动活动范围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佳;并同时,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骨愈合时间。效果评价:根据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均呈正态分布,以t检验,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接骨板松动等并发症;骨愈合时间为7~13周,平均(8.11±0.38)周。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改善,术后评分为(90.12±5.07),优于术前的(18.76±4.55)(P<0.05),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55%。

3 讨论

选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切口,从肩峰后缘肩胛骨外侧缘走行做切口,可充分暴露肩胛颈、肩胛体等,术野较广,创伤小,可减少对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但是此入路相对偏外,会影响内侧骨折块的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难度。选择传统Judet手术入路,即后方入路,就是从肩峰沿肩胛冈下缘到肩胛骨内侧缘再转向肩胛下角作切口,通过该切口能够充分暴露盂缘后部、盂窝、肩胛颈部、肩胛骨外缘及肩胛体等骨折部位,但其偏往内侧,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2]。且大多数病例存在手术适应证,不需广泛暴露,即便是严重肩胛体骨折,经肩胛骨外侧缘复位固定,也有确切效果。本组85例患者均行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入路,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随访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55%。与上述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而言,对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接骨板治疗,效果确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预后理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体部肩胛肩胛骨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动态旋转体部伽玛刀辐射剂量学蒙特卡罗模拟研究*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