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绿萼
——浅谈紫砂作品“大成系列”的创作
2019-02-12范建华
范建华
紫砂壶之所以魅力无穷,变化万千,源自于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加持,紫砂壶分为光货和花货两大类,前者以几何形态为构造主体,后者则以自然形态作为表现形式。在学习制作紫砂花货之前,首先要对花货制作所选择的题材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花货并不单单是紫砂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形象借助于紫砂制作工艺的具体表现。绝大部分的紫砂花货题材,都是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其中“梅”就是其中常见并较为经典的其中一种。
松竹梅在我国的传统文艺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创作题材,三者被合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品性高洁的象征。只要是中国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熏染,也会自然而然的对这些形象有着笼统而模糊的认识。虽然并不一定会深入了解,但大多能了解这些形象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有着普遍而共同的形象认知。借用这种认识,成就了众多文学、艺术创造的基础,紫砂作品“大成系列”就是以其中的“梅”作为装饰主题创作而成的。
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带有非常广泛的寓意,当梅跟紫砂结合以后,就等于是将这些寓意加持在了紫砂壶之上,所以了解梅,才能够更好的在紫砂壶上运用梅的装饰。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谐音文化,如梅有五个花瓣,所以就有了“梅开五福”之说,梅在冬日盛开并花期延续到春日,所以还有“喜梅报春,十全十美(梅)”的说法,更不要提还有“梅开二度”等等贺喜纳福的说法,梅除了是“岁寒三友”还是“花种四君子”,品梅的文化传统就是优良的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之一,对我们来说,梅的形象融入工艺创作之中以后,就代表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等宝贵的精神品质。所以在具体到梅的塑造时,结合传统紫砂壶古朴素雅的壶身结构,梅的装饰并非是繁复的贴花,而是自带简洁属性并相对独立的锦上添花。在作品“大成系列”中,作为装饰主题出现的梅,都带有十分明显的独立风格,那就是不依托任何事物,自成脉搏,即便是将承载其装饰形象的壶身舍弃,仍然可以从梅的装饰本身中,品味出上述种种的味道。
作品“大成系列”对于梅花装饰的应用以传统技法中的贴塑法为主,梅花的形象立体,风格统一却造型各异,延续了传统紫砂花货的装饰方法,以壶把塑作梅枝,利落蜿蜒上端较粗,下端较细,瘤节分布并不规律,但遵循把内圆润,把外形的做法,这是传统花货中基于实用性的考虑,在这一系列的茶壶作品中都得到了贯彻,目的是增加持握的舒适感。在壶把尾部,延伸生长出来的梅枝重新向上蜿蜒,并一步步进行分叉,每一个梢头上都盛开着梅花,在制作这一步的时候需要注意,由于梅枝与梅花同样采用贴塑的方式附着在茶壶表面,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画面的立体层次的问题,在传统国画的构图中画梅是构筑一个平面,但在紫砂壶上,贴塑虽然也是相当于在一个平面空间上施展,但却并非是单纯的平面,更类似于壁画上的阳刻浮雕装饰,所以梅花于梅枝之间的搭配要有变化,要体现出相互遮掩的动态视觉感受,同时也需要注意,这种相互遮掩的视觉塑造尽量在梅枝生长的根部或中间段落来进行体现,而在梅枝生长延伸的尽头,那是属于梅花这一主题展示的舞台,越靠近枝头的梅花塑造越是具体而形象,甚至出现单独一朵梅花的表现形式,跟下方复数生长的梅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成系列”用梅作为装饰的主题,在装饰部位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展示空间,可以看到每一把壶在壶面最显眼的位置空余了出来,让梅枝能够尽情的生长和延伸,除此之外,就是壶流、壶把以及壶钮的对应联系,三者互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光素几何壶体对于流、把、钮、身的比例掌握在这里同样适用,因为梅的主题与光润的壶身并不冲突,即便除却梅花的元素,这些壶仍然是比例得谐的几何精品,而“红梅绿萼”各有不同,梅作为装饰主题在这里是为了锦上添花,让单纯的紫砂壶形体获得文化意蕴的加持,让单纯的形体变化染上更多文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