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保林治疗Chiari 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验案

2019-02-12李丽君杨保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络脉肾精黄柏

李丽君,杨保林,李 杰△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Chiari 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主要是小脑扁桃体经枕大孔疝进入颈段椎管内,造成脊髓内管状空腔的形成。管状空腔不断扩大压迫并损伤脊髓神经组织,造成节段分离性痛、温觉丧失,以及病灶支配区的肌肉萎缩无力、感觉麻木、疼痛等。《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证治准绳·杂病》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杨保林教授认为,脊髓空洞症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借助现代医学诊断技术认识该疾病,并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1 病机

1.1 肾虚精亏髓减为本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能化生真阴真阳。脾为后天之本,统血主运化,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先天亏虚、后天失养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布则肢体失于温煦濡养,故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肝主藏血,在体合筋,肝肾同源,肾精不足,肝血无以化生致筋脉失养,故见肢体萎软无力。本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在四肢末端,虽然与肝脾功能关系密切,但究其根本病位主要在肾。

1.2 邪阻络虚不荣为标

络脉从经脉别出,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内灌脏腑外濡腠理的生理功能,并加强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病邪一旦侵入络脉则伤及血分,其病位深、病损重,故有“久病入络”之说。络脉不畅亦可出现肢体麻木不仁或疼痛。《素问·举痛论篇》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督阳匮乏,温煦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脉络;或肾阳不足,津液不化,聚湿成痰,痰湿阻络;如湿邪与热邪合而致病,湿热痹阻筋脉,亦可致络脉失于濡养从而痿废,使其缓纵而失于约束;或寒邪外伤脊络绌急,导致瘀血阻滞,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脊髓空洞症患者可有异常疼痛感觉。肾虚精亏,督脉空虚,气血阴阳皆不足,邪阻络脉,络脉不畅,失去濡润充养即络虚不荣,则表现为四肢末端痛温觉丧失,多伴有肢体麻木不仁。综上可见,脊髓空洞症以肾虚精亏髓减为本,邪阻络虚不荣为标。

2 临证特色

2.1 填精益髓以治其本

杨保林认为本病病位在肾与督脉。肾藏精,精生髓,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依赖肾精之充足,髓及督脉需得肾精充养方可发挥作用。先天之肾精充足则胎儿发育无畸形之患,后天之精得先天之肾精充养则脊髓充实,人体生长发育旺盛并无疾患之忧。如若先天之气未充精血虚衰则胚胎失养,后天之精不足则脊髓失充,督脉失养,髓减督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故有脊髓空洞症发生,并有肌肉萎缩、无力之变。先天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发育异常是本病的根本原因。“治病必求于本”, 因此脊髓空洞症治疗的根本在于填精益髓,补肾充精,补督脉之虚,从而使精充髓生、督脉充实。髓依赖肝肾精血充养,督脉之温煦,阴虚精亏,阴损及阳,阳微失用,可见肢体萎软、麻木不仁。故多选用补肾精、温督脉之品,如杜仲、续断等,既有滋补肝肾之能,又兼有温养肾阳、督脉之效。阳虚为其本,阴虚为其化,阳虚无以化阴,阴虚无以化阳,故用生地、玄参等意在阴中求阳,补阴阳之品共用之取效明显。

2.2 祛邪通络以治其标

本病除肾精亏虚之外,邪气侵袭、脉络郁滞是其发病的另一原因。外邪侵袭致气不畅达,血不盈脉,湿热阻滞,瘀血内停,痰瘀互结,经络阻隔,营卫气血失和为本病之标。杨保林认为邪当辨其性,在补肾治本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用药。如肢体绌急、疼痛较重,可治以祛风解痉、温阳散寒;肢体绌急较重,可用全蝎等解痉通络之品;如遇寒疼痛加重可酌加桂枝、羌活等温阳通络之品;抑或络虚不荣、肢体麻木不仁,当选当归、鸡血藤等活血通络、通达四肢;如若湿热阻络则选用秦艽、黄连、黄柏等清热燥湿之药,临证用药使气血充足、经脉通畅、肌肉筋脉得养则病邪得祛。

3 典型病案

图1-2 术前

图3-4 术后3个月

图5-6 术后9个月

图7-8 术后20个月(中药5个月)

患者樊某某,女性,46岁,2017年11月3日初诊: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左侧肢体温度感觉异常,自觉左侧肢体发凉,曾于2016年7月25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查头颅MRI。图1、2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2椎体水平以下脊髓空洞,颈椎退行性变为椎体骨质增生,C6-7椎间盘突出,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精髓空洞症,入院后采取后正中入路寰枕畸形减压术手术治疗。图3~6显示,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及9个月查头颅MRI,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 mm,双侧对光发射灵敏,咽反射正常,听力无减退,颈软无抵抗,左侧肢体发凉怕冷,左上肢有麻木感,右上肢浅感觉减退,双手精细动作减退,无肌肉萎缩,无关节挛缩畸形,余肢体感觉正常。双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双侧Babinski征(+),Romberg征(+)。刻下症:神清,精神一般,营养较好,语言流利,面色晦暗,口唇暗淡,腰酸软无力,双下肢走路如踩棉花感,月经量少且色黑挟有血块,睡眠不佳,烦扰多梦,纳可,二便可,舌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中医诊断痿证,证属精血亏虚、湿热阻络,治宜补肾填精益髓、清热祛湿通络。方药:生黄芪30 g,西洋参12 g,合欢皮30 g,茯神30 g,生地20 g,玄参15 g,丹参30 g,乌药10 g,秦艽15 g,羌活9 g,黄连6 g,黄柏9 g,当归15 g,赤芍20 g,川芎10 g,川断15 g,桑寄生15 g,炒杜仲15 g,川牛膝15 g,鸡血藤20 g,葛根15 g,夏枯草20 g,桂枝6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二诊:药后患者头晕明显减轻,左上肢麻木感好转,双下肢稍有力,舌红略有齿痕,苔薄白,中根部微厚,脉沉细。继续原法治疗,前方中去秦艽、羌活,加茯苓30 g、炒白术15 g,续服14剂。三诊:头晕基本消失,左上肢麻木感明显减轻,肢体温度觉略改善,近日睡眠欠安,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于上方去夏枯草、黄柏、葛根,加茯神30 g、生龙牡各15 g,再给予14剂。患者经治疗月余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明显好转,左侧肢体已无麻木感,温度觉基本正常。图7、8显示,头颅MRI复查示脊髓空洞较术后3个月及9个月均缩小。

4 体会

综上所述,脊髓空洞症与肾、督脉关系较为密切,可见 Chiari 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属于“痿证”范畴。“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出自《景岳全书·痿证》,指出肾精不足可致痿证。《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阳失于温煦,故见畏寒肢冷,督脉空虚,脑髓失充则会出现眩晕、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等。因此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根本在于补肾填精益髓,精充髓生则督脉充实。杨保林选用川断、桑寄生、炒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填肾精、温督脉之药,既能益精生血又可温养督脉;葛根善走督脉,具有通阳解肌、养阴舒筋之功;生黄芪、西洋参补气养阴;生地黄、玄参补肾滋阴。杨保林在填精益髓、充养督脉治其本的同时,更重视祛邪通络以治其标。此患者自觉肢体发凉,酌加桂枝、羌活温阳通络之品;肢体麻木不仁、络虚不荣,选当归、鸡血藤配伍,活血通络,通达四肢;秦艽、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黄柏为补肾治痿之要药,甘草制黄柏之苦,全方共奏补肾益髓填精、清热祛湿通络之功。杨保林选药组方以辨证为本,因人制宜,临证化裁,权衡病变之轻重,活用通补兼施之法,以求确实疗效。

猜你喜欢

络脉肾精黄柏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关黄柏及川黄柏差异性研究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美丽的黄柏山
一包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