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2019-02-12齐文斐黄俊卿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泻法腰部针刺

齐文斐,黄俊卿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俗称“闪腰”,常因发力不当或用力过猛造成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痉挛、水肿甚至撕裂,进而引起腰部剧烈疼痛及相关活动功能受限[1]。急性腰扭伤属于自限性疾病,1 周内自愈率超过50%[2],但若治疗不及或治疗方法不当,常转化为慢性腰痛,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急性腰扭伤多采用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临床效果一般,仅为短期镇痛,且非甾体抗炎药多存在消化道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针刺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治疗,辨证取穴,临床效果良好,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笔者在跟随导师门诊学习期间,通过针刺疗法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12月河南省中医院骨伤诊疗中心门诊诊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8~55 岁,平均(39.33±10.62)岁;病程1~36 h,平均(18.3±6.3)h。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53 岁,平均(40.17±11.91)岁;病程1~38 h,平均(20.2±7.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3]:有扭伤病史;腰肌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或可触及条索样改变;腰部活动功能受限。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能够配合医师完成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中途退出或失联者;有晕针史或自述对针刺治疗过于恐惧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者;精神障碍或老年痴呆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59,0.2 g/粒)口服,每日1粒。治疗5 d。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后溪、腰痛穴、阿是穴。患者呈俯卧位,双上肢前伸,医者取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牌,0.35 mm×40 mm),按照《腧穴名称与定位》[4]标准取穴,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双侧后溪25~37.5 mm,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直刺双侧掌背腰痛穴约12.5 mm,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直刺阿是穴25~37.5 mm,得气后给予小幅度、快速提插捻转行泻法,行针30 s。各穴以患者出现酸、麻、胀感明显为宜。留针30 min,于15 min时再次行针30 s,手法同前。每日1次,治疗5 d。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对患者日常功能活动的影响。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评定。治愈:腰部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活动完全正常;显效: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时疼痛较轻;有效:背部疼痛症状减轻,仍有疼痛,活动时明显或加重;无效:腰部疼痛无改善,活动时明显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急性腰扭伤多由主动或被动过度发力造成,其疼痛的解剖机制主要有物理压迫及炎性因子致痛两个方面。物理压迫致痛为当局部肌肉痉挛时,肌肉纤维水肿、充血,血运减少,对穿行其中的末梢神经造成物理压迫,中枢神经感受痛觉信号;炎性因子致痛为受损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如组胺、5-羟色胺、激肽类、前列腺素等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疼痛。这些炎性因子还会改变血管通透性,减少局部血运,使炎性因子在局部累积,造成局部持续性疼痛[5-6]。西医治疗常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林涛等[7]运用马来酸氟吡汀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临床镇痛效果满意。近年来西医对疼痛的物理疗法愈发丰富,如局部冲击波治疗、肌肉效能贴、红光治疗等,以改善局部理化属性减轻疼痛,促进机体恢复。

急性腰扭伤属中医“腰痛”中瘀血腰痛。“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若一有损伤,是血脉凝滞,经脉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弦,日轻夜重者是也。”《金匮要略》中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主要症状,提示因骤然发力不当导致局部气血经脉凝滞,不通则痛,故治疗该病以行气活血、调畅经脉为纲。中医对该病的干预手段丰富,如针灸、口服或外用行气活血中药、推拿按摩等[8],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大多缺乏科学有效的疗效评估方法及手段。针刺疗法通过对局部感受器的持续性刺激能达到改善血运、缓解痉挛的效果[9-10]。后溪为八脉交汇穴,位于小肠经,通于督脉,是中医治疗腰背、骨节疼痛的要穴。古时医家有云:“腿膝腰背痛遍,后溪穴先贬。”《针灸大成》也有“体重节痛刺后溪”的记载。腰痛穴是近现代多位医家治疗腰痛诸病的经验穴,疗效明显,但缺乏中医理论支撑。给予腰局部阿是穴快速行针泻法,使气滞得行,血瘀得散,配合持续刺激解痉镇痛,亦是中医治疗急性疼痛的常用方法。本治疗方案的独到之处在于远近取穴结合、平补平泻法与局部强泻法结合、辨证取穴与经验穴结合,贴合该病病机特点。但该研究也存在不足,如病例纳入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没有观察针刺治疗的中远期疗效及机体的预后转归。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疗法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效果明显,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泻法腰部针刺
护腰最多戴3个月
清明的雨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太阳穴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